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美国] 美报告13例新型“超级病菌”感染病例4人死亡

[复制链接]
小妖 发表于 2016-11-6 08: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报告13例新型“超级病菌”感染病例4人死亡
* m0 t+ W0 B5 {1 W+ ]. f  \9 N5 D0 j* L% Z
新华社华盛顿11月4日电(记者 林小春)美国卫生当局4日报告说,美国出现了一种叫耳道假丝酵母菌的新型“超级病菌”,已造成至少13人感染,其中4人死亡。: r7 M1 P( ?; a* [3 Z
5 _* C. a+ \( J0 b! W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当天发表声明说,耳道假丝酵母菌可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真菌感染,通常对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声明指出,这种耐药感染已在全球多国出现,是一个“新出现的威胁”,美疾控中心为此已于今年6月向医疗机构发出警告。1 m' B+ v3 ?. q! r4 }/ t" T8 V

( z* g% O& c" n  P! o% [" c美疾控中心说,在这13名病例中,有7例是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之间在纽约、伊利诺伊、马里兰和新泽西4个州发现的,研究人员已对他们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研究。另外6例是在这之后发现的,目前仍在调查中。
5 O! P" }" H* I6 s; ^; n2 O3 d, C! O& }. R. ]& b1 U
- o+ b$ K/ p: a  c4 v

4 }. `  K$ j  \" p7 q) R在这前7例病例中,所有人本身都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恶性血液病、急性呼吸衰竭等,平均住院18天才被诊断出感染耳道假丝酵母菌。虽然有4人死亡,但尚不清楚感染这种“超级病菌”是否是他们死亡的直接原因。) v) d) ?. G$ M
+ M2 v/ d5 ]: R( J9 G: |3 e
研究人员发现,耳道假丝酵母菌可能具有传染性。上述7人中,有两人曾同时在新泽西同一家医院不同病房接受治疗,他们感染的耳道假丝酵母菌几乎完全相同;另有两人曾在伊利诺伊同一家医院看病,也感染了几乎完全一样的耳道假丝酵母菌。6 F  R9 r3 k2 Y

9 J4 b1 u/ d) }研究还显示,耳道假丝酵母菌感染需要使用专门的检查方法,因为它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另一种假丝酵母菌感染,上述7人中有5人就曾这样被误诊。
- t& I6 n# w& ?: k7 P5 k
8 K- r( @3 s5 M5 ~, D此外,在这7人中有5人感染的耳道假丝酵母菌对一种或两种主要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而在其他国家发现的一些耳道假丝酵母菌会对全部三种主要抗真菌药物都具有耐药性。$ S8 H/ P6 h1 c/ j$ s

2 |6 H  [4 {- l9 M4 m0 w9 _  z实验室检测还显示,美国发现的耳道假丝酵母菌与南亚及南美发现的耳道假丝酵母菌相关。但美国疾控中心说,这7名患者都没有去过南亚与南美,或与这两个地区有直接联系,所以他们认为其中多名患者都是在美国当地感染这种“超级病菌”。$ G& N9 \; @" A; e8 U; D

% i$ u# M9 f6 [4 l. t. _( d! k美疾控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说:“我们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更好地了解、控制与阻止这种耐药真菌的传播。这是一个新出现的威胁,我们需要重点保护易感人群。”
5 C% X( y+ q( W2 A/ q# Z1 P; {" G5 _1 N
耳道假丝酵母菌是2009年在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首次发现的。自那以来,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南非、肯尼亚、科威特、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英国等至少12个国家报告发现了耳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病例
! f: j: }7 N. O6 R& x0 t; G( x4 p% C# u1 o6 S#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lo817817 发表于 2016-11-6 22: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3 08:38 , Processed in 0.0210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