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0月31日文章,原题:美中核政策存在关键差异,尤其是在核威慑方面 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在赶超美国。但就核武器而言,这两个重量级国家不太可能很快发生交叉,这是两国的战略政策差异使然。
4 G8 A1 }5 z: ?# m: x) e
2 m6 z$ j% a2 m- e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明确指出隐藏在两国核决策背后迥然相异的思维和安全范式。“有关差异并非只是源于不同的安全环境和军事实力,它们还反映出不同的基本思维。因为两国都已在实施自己的安全政策过程中形成各自的核哲学。”该报告称。以下为报告列出的几个关键区别。
, O8 S0 L: [* _( @8 E5 q+ e" w' {2 T; D, d- L( q! a" y6 l
意在防止敌方攻击的威胁报复,即威慑力,是美国而非北京的基本核原则之一。“长期以来,美中两国的核专家都对彼此的核威慑策略差异迷惑不解。美国学者认为核威慑是正当的,而中国学者往往认为这具有强烈的胁迫意味。”该报告称。) r; d$ z U. v' x
/ @9 p/ H7 f, c. B+ d# s此外,“美国认为核武器数量是全球领导力的象征之一”。但中国并不寻求利用核武器确立霸权地位。该报告称,中国拥有核武器的决策是建立在核弹头精简但有效的基础上,且从未与其他国家展开军备竞赛。“精简但有效意味着中国选择合适的核技术和部署措施,以使其核武器能充分威慑核攻击。”该报告写道。
- w) G" a& X$ T# G3 S! A: g+ G9 e L
% @- v g( Q$ l G( Y1 R8 F' I在何为安全隐忧而言,两国亦有不同定义。对中国来说,在经济、科学、技术和军事领域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就为决策者带来一种安全挑战,因为这导致国家容易遭受攻击。+ J3 Y% G4 m& }& _1 T8 B" r' I
7 A+ b1 g* k5 `/ t8 s8 Y- W
该报告称,为避免陷入这种无助境地,北京意欲掌握最新科技创新,但未必将其用于武器之中。“然而,美国学者并不能完全理解这种思维方式,中美两国还几乎从未就此展开过任何认真对话。”▲(作者妮什卡·钱德兰,丁雨晴译)
" K$ N' ?; B/ A* b( ^, n% u( \) n, [8 R#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