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选择》月刊10月号发表题为《东倒西歪的美国“太平洋霸权”——奥巴马外交的负面遗产》的文章称,就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四天后,《纽约时报》上豁然出现一篇题为《就是现在,我们掌握了太平洋霸权》的文章。时年35岁的记者詹姆斯·赖斯顿写道:“太平洋上的‘力量均衡’已经不复存在,至少眼下,只有美国拥有由具绝对压倒性优势的海空和科学力量的集合所支撑起来的‘力量优势’。”
% q/ k, W8 V* _, e) `5 c6 g) q' y7 J0 x* n/ ~7 m
从那以来,无论国际环境如何变化,美国的优势地位基本上可以说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对小布什政府持批评立场、一直对使用武力极为谨慎的奥巴马政府却留下了巨大的负面遗产。被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称之为“综合了强化军事力量和扩大经济机会两大战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能否在奥巴马任内获得批准还是未知数。假设批准了,但共和党的特朗普和民主党的希拉里这两位总统候选人竞相“反对”TPP的罕见一幕已经在美国出现,这难道不会导致太平洋上的平衡被打破吗?) @ ^4 r5 l8 m: Q8 v8 }5 j
) d# f9 j! p, g- f5 b
力量均衡已被打破
, Y. a2 [5 q( ]4 S
, m) U! A7 l/ x- ]3 ~评判奥巴马政府八年亚洲政策的成败可能为时尚早,但眼下朝鲜不断进行导弹试射和核试验、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强势都是事实。所以如果TPP也发生变数,力量均衡将就此打破。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安保上依赖美国的亚洲各国的摇摆已经愈发明显。9 r# z3 f# ?1 C# Y0 _# d S( E* W
. P5 H3 u" e. F+ E- B: d9月26日开始的日本临时国会上对TPP的审议以经济学家就作为下调或者废除关税对象的不同产品的得失为主要辩论内容。曾经指TPP是“美国阴谋”的论调甚嚣尘上,甚至出现了一旦加入TPP官方语言就要变成英语、日本的文化也将消亡等极端论调,但是对于美国自己目前出现的反对TPP的论调,那些日本国内的反对者又当如何理解呢?% i3 X9 [2 S! ~. M1 f% d4 E
4 R0 n0 Q3 D* {) X
在美中关系的发展脉络中,有一篇专栏文章对TPP具有的攸关美国国家存亡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易懂的解读,直击了问题的本质。这就是《华尔街日报》9月7日刊登的专栏作家威廉·高尔斯顿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说,“奥巴马总统的‘重心转向亚洲’战略与TPP同时遭遇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反对,在国会也是仅靠一根细线勉强串在一起,如果最终未能通过,美国的信誉将遭受沉重打击”,“如果特朗普当选事态会进一步恶化,正因为如此,共和党的外交政策专家们才会彻底放弃他,甚至一部分共和党人还跨越党派藩篱,以希拉里致力于推行诉诸美国传统的重视军力的外交政策为由,宣布投票给她”,“一直以来美国虽然有过很多失败,但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可靠捍卫者。如果我们不出手,天下将大乱。对全人类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了”。# l$ T C0 z3 R( W" w: Y& V1 Y
8 U0 C1 `, M, [* a1 D
但是,正如我们后面要说的,由于希拉里已经公开宣称反对TPP,决定要给她投票的共和党当权派们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 h* X8 d$ r9 U# L2 Q" {4 u
; A9 D' l! z9 m7 |! u& ?) Y: N/ z回头看的话,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战略是在2011年11月以夏威夷为起点展开的。奥巴马总统在当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和火奴鲁鲁召开的TPP九国首脑会议上掌握了最初由新加坡、文莱、智利、新西兰四国倡议的TPP的主导权。经过多轮谈判终于在今年2月举行了日本、美国等12国加入TPP的签字仪式。就在TPP九国首脑会议举行的同时,美国明确提出了将小布什政府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政策重心转向亚太的战略。从火奴鲁鲁飞抵堪培拉的奥巴马总统在澳大利亚议会发表演说,称过去十年正当美国在中亚和中东损失大量人员和钱财的同时,亚洲局势已经为之一变,所以在与盟国和友好国家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奥巴马提出“核心原则”,“美国准备发挥更大和更长期的作用”。作为“核心原则”,奥巴马明确指的是国际法、国际规则、航行自由。
2 c5 }) o3 C& O/ x8 K" M# J! {6 L% |- H: y: P/ p. D! Q( z, g
“特朗普现象”受关注
. @; k9 e& x' x" c x0 A M8 z+ [7 O. h3 E/ k, ]* ^, J
以将美国海军60%的军力部署亚太为前提的“转向亚洲”战略的实际状态究竟怎么样呢?奥巴马总统在堪培拉宣布在达尔文设立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轮换基地。澳海军还对美海军在南海实施的“航行自由”行动给予协助。受到中国南海活动直接威胁的是越南和菲律宾。将越南也包括在内的“转向亚洲”战略的代表性事件恐怕就是奥巴马总统今年5月对河内的访问以及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美菲之间,基于现任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前签署的美菲军事协定,将有多处军事基地可供美军使用。在东北亚,美方也在做工作,此前在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上对立的日韩关系也出现好转动向,并且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军于去年10月27日、今年1月30日和5月10日分别实施了三次“航行自由”行动。
- w' E# E( e+ x6 K* Q' F1 J/ G3 x* ]% V5 x3 a9 s
但严峻的事实却是,最近朝鲜进行了导弹试射和核试验,中国则完成了在南海的大规模填海作业。这无疑是中国无视海牙仲裁庭否定其在南海行动判决结果而进行的示威。' W( w+ x( d) T$ J: P7 ^& @+ }' I
; I+ e, N V& r3 E' F5 Z在质疑“转向亚洲”战略效果的声音出现之前,(中国)就已经制造了很多“既成事实”。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支持共和党的学者、研究人士、前政府关系人士才发出了对奥巴马的激烈批评和对两位总统候选人近乎绝望的悲鸣。仅举一例,即在日本也很出名的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问题专家迈克尔·奥斯林。他所发表的公开意见的中心思想是,“总统只是反复批评中国,非但没能迟滞对方在南海建设基地的进程,甚至东南亚的实力均衡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警告说,如果美国不能批准TPP,美国的影响力将进一步下降,盟国也可能仿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开始反抗美国,谄媚中国。2 p/ Z9 S, V1 a4 t
( v3 P) S& t$ C. C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特朗普现象吧。打造有着自由贸易主义金字塔之称,横跨美洲大陆、大洋洲、亚洲的广大区域,但目前只有12个国家参与的巨大自贸区的构想倏忽之间就变成了“威胁美国就业的罪恶之源”。随着选战的日趋激烈,反对TPP的声浪日盛。
% P# e$ `# a% w! l% N# H: w4 p% {2 T7 z. @4 q) `- Y
曾经担任小布什总统经济政策顾问的托德·巴克霍尔兹在其《繁荣的代价》一书中指出,侵袭美国的疾病的根源在于出生率下降、贸易全球化、国家负债增加、职业道德沦丧、多元文化国家中爱国心的淡漠这五大因素。他解释说,一直感到自己成为牺牲品的中产阶级对中央统治阶层的不满引发了“特朗普现象”的产生。特朗普本人也在煽动这股势头,皮尤等机构的调查显示,认为“自贸协定对美国不利”的受访者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被证明是特朗普的支持者。
: \. L3 e$ u6 z X* A/ P7 {7 X1 X
, i7 P1 `& w J. i0 ]% |5 \美存在感难以复活
- |1 @ k$ V {8 z$ J
7 m0 }9 m- T. Y2 j- P7 _9 j对特朗普的言行抱有危机感的50名共和党国家安全专家8月发表严厉声明说:“如果特朗普当选,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鲁莽的一位总统。”这些人包括前国家情报局前局长约翰·内格罗蓬特、中央情报局前局长迈克尔·海登、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等。尤其是佐利克,5月17日和8月7日《华尔街日报》两次刊登他对特朗普的批评,并详尽解释了TPP对美国经济和安全保障具有何种意义。佐利克有过担任美国贸易代表积累下来的经验。2005年9月,他发表了著名的“佐利克演说”,表示希望中国在“和平崛起”之后成为(美国的)“利益攸关方”。虽然是美国主导了亚太规则的制订,但他提议最终希望中国和平地加入到TPP中来。
\6 _1 L" i- V- @- g" v# K
! Z' `: E7 L& V' T9 O0 }, N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佐利克所代表的共和党知识分子,这些人期待希拉里一旦当选总统将会修正自己的观点转而对TPP持赞成态度。但是希拉里8月在密歇根州斩钉截铁地说:“我反对TPP,选举结束后也依然反对,即便当选总统也会反对。”9月26日的两党候选人首次电视辩论中,被批评为“叛徒”的希拉里仍然直言不讳地表示反对。
' n5 [( ^9 x* w0 }4 `' J5 n: _# g/ n; [1 [2 w6 N, X. S
作为外交、防卫政策的最大遗产,奥巴马总统仍然在对国会做工作,谋求在其明年1月任期届满前批准TPP。9月12日,掌握国会主导权的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保罗·瑞安,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米奇·麦康奈尔,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等人被邀请到白宫寻求在TPP问题上的合作。瑞安议长重复了他此前的意见说:“从两党议员的动向看,现阶段即使表决也无法通过。”或许国会与白宫之间的磋商仍需继续。已经出现这样的揣测,即政府方面将体谅国会的意愿,通过追加附带条件等方式争取在会期结束前夕谋求通过。即便达成了某些妥协,下届政府上台后TPP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待遇呢?
% \2 }! Q7 e7 G# P/ Z. a/ r9 \4 |+ O
) p% f- m* Z6 c: s, R( V8 U5 R在9月的杭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东盟系列会议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是,出于对中国的顾忌极力避免提及南海问题和判定中国在南海的行动违法的仲裁结果。考虑到既依赖中国的经济实力又想在军事方面仰仗美国的亚洲国家的特殊情况,TPP的成败将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带来不小的影响。美国在太平洋的存在感是否能够在下届政府上台后复活呢?4 K2 @) x8 V0 [/ C. T$ D
( u: s/ h6 l/ b5 Q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