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公布了一些细节,但并未提到任务要求的飞行速度,不过,根据远程、大载荷,以及成本限制因素,B-21很可能是一种亚音速飞机。至于B-21飞机的尺寸、隐身要求、结构、发动机数量和类型、以及机载传感器,这些都是机密……* J- s- N, `% ]9 `& }: i2 T
, T1 @, S: K) L3 k. v! O7 t
8 f, B9 a' @$ j' R& n1 ?0 c
真是大写的尴尬,让国会老爷们怎么讨论嘛!说起来,这样的保密程度,大概只有当年的“曼哈顿”工程和B-21的“亲爹”——B-2隐身轰炸机研制的时候曾经享受过。3 W2 s/ P- G9 \$ z1 d
" j5 L' P8 ], @) |" \$ h. s6 B! e3 t$ S0 B0 e6 W
所以目前唯一可能作为讨论依据的就只有美国空军公布的一张设想图 c8 D7 |5 Z; Q( o* ~
% T% W0 A9 v1 A! i. g& P
# s# `4 ^ C6 ?% D. K' L: r- U 不过,根据5.5亿美元的这个单价上限,我们倒是也可以大致推测出这架飞机应该不会像B-2轰炸机那么大——那家伙的单价可是21亿美元。, `3 o0 F9 v5 q
: D7 K% o) x4 j1 z, P) Q1 I1 r
7 V0 ~& I( s+ C8 W
尽管美国空军对B-21如此高度保密,但我们还是可以试着通过现在极其有限的消息,对全身机密的B-21来个“悬丝诊脉”:
5 \5 f) e$ _' t
) U" k$ J0 y& ?$ D) k% Y
, [7 Y8 D& I I( D/ A+ j 波音公司根据X-47B“折线风筝”气动设计放大而来的LRS-B方案,早年曾被认为在B-21竞争中有较大优势6 k5 x6 J) F( T U' k$ \( ~
1 u/ e% G$ p" C, R3 _; y6 o( g" @3 P' }, K, B
可以推测,B-21的尺寸比B-2小,载弹量也相应要小一些。
+ I5 B, j* F9 E1 P
3 B ?% P% M1 ^* u# |( A* i; ]4 z% |0 _7 x
从诺斯罗普公司的传统来看,该机采用飞翼构型应该是可信的,只不过由于想象图上细节几乎全部隐去,因此还无法确定其发动机数量和类型。但推测应该是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 a8 |# x/ N8 W9 p Y, p5 H0 i, a; f/ S0 M+ a9 R+ c% |
, v2 @) W6 w _7 _ 机载传感器方面,推测会与B-2类似,在机翼前缘安装大尺寸的相控阵雷达天线。此外还可能安装新的光电传感器,因为该机强调信息搜集能力,光电系统仍是目前识别地面、海面目标的最佳选择,而且装有光电传感器的B-52在阿富汗执行近距离支援作战的能力,应该也是B-21未来要求实现的能力之一。
% m/ J; V- b0 f$ d" l! Q0 C9 K, A- I. U$ E! v
6 p) a$ e3 D9 j- ?0 x0 }/ t% N1 P
从现有信息我们可以推断,B-21的总体载弹量或许会在20吨左右,也就是和“逆火”类似。不过由于采用飞翼外形,并且是一种亚音速飞机,其载荷航程特性应该会非常突出,其航程可能能达到一万公里以上,作战半径起码4000-5000公里,足以从关岛起飞不经加油飞到中国沿海。( @5 U1 O7 H/ {9 a. h, A) ?
6 h- b; ?$ ?1 n7 d; y( a; F1 j3 e
0 X3 J4 g7 r- L, G i B-21的隐身性能应该起码不亚于B-2,B-2的RCS据传为0.0014平方米,足以突破冷战末期设计的各种雷达防空系统。- G) I4 x- B) _. T0 @+ ~5 |! J0 b
7 E, f' q9 t3 |! ~( s2 l+ A2 Q2 G
+ J; h# k+ l! a" ~0 p 诺斯罗普公司早先提交的模型看起来细节和B-2有更多的关系+ x+ V3 I+ v H) Y$ ?" `! o
$ H) N8 x) b4 K3 g% o# ^; O$ H: c
6 {! K- L& A+ F+ s7 \ V8 o 不过,由于近年来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即使是如此隐身的飞机,也很难突破严密的国土防空网,如当年B-2设计的时候那样,能深入敌方领土上空搜索攻击对方机动式洲际导弹了。
% i' D1 n1 q; ?1 A# u7 F& X K! U2 ~+ C
( o7 ~4 t u+ D" X
0 r" Z+ M ^9 X4 l 从目前流传出来关于B-21的设计要求来看,该机除了执行攻击任务,更重要的是它的情报搜集能力。以B-21的隐身性能,如果不深入敌方防空雷达网,还是可以在太平洋上空比较安全的飞行的。
7 s. d) R9 h! t" X1 k- p) P! h+ l. y0 }: |, N+ @3 \6 \
+ W* i4 C) T- g4 r- I, @) }" V 此时它就可以利用机上的雷达、光电系统和电子情报搜集系统大量搜集战场信息。对于进入隐身时代的未来战争而言,B-21的可以在相当安全前提下实施信息搜集行动的价值恐怕不亚于其打击能力。+ G% g$ u; a j& ~
: l0 w$ ^5 [: v1 ^+ C2 r
/ y) Z1 Z2 g4 }" g
至于打击能力,B-21一方面可以在对付除了一流强国的对手的时候继续“高来高去”,获得在敌方上空任意飞行的自由,另一方面在面对强大对手的时候,则可以大幅度缩短敌方探测打击的距离,在敌防空网薄弱的地方或者距离敌方本土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获得安全飞行自由,从这个空域,不论是发射远程打击弹药,还是使用其他未来的先进武器实施作战,都是完全可行的。
4 Q2 |$ l7 l5 l, l: R" V
5 T7 I. t8 H- p
3 g2 F- X0 L& m! y& |! o) Q3 Y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B-21设计意图是立足于针对技术上不亚于美国的强大对手的作战。其不再像传统美国战略轰炸机一样,首要考虑的任务是用核武器猎杀对方的核武器。
' j; m" {0 x% i% x# j, i+ E8 X8 {- Q8 c t; Y. y4 `4 {
0 H& S' Y& q% P! j( k6 m 这也可以从国会关于B-21的简报中看出端倪,按照计划,B-21将在实现初始作战能力之后两年才进行使用核武器的评估。
% @2 I& S1 Y! C5 m% z$ b. f4 ~# ?6 J
- X* J% u) g% X0 b7 q
5 m `1 Z4 M/ a- B 此外B-21设计特征中还专门提到,该机未来也可能变成无人机。此前美国海军研制UCLASS无人机的时候对该机的主要要求除了执行现在B-21预计要执行的信息搜集任务外,还要利用其隐身性能,去攻击对方先进防空战舰。7 z l2 s- y: J( {1 @3 |
5 Q% L i! T* c' W; Y
: f! k/ K4 G) x5 p 其实海军一直都想要一种类似空军B-2那样的,具备强大对海对地搜索能力、隐身能力和打击能力的远程舰载机,冷战结束前的A-12,后来的UCLASS都是对争取这一能力的表现。当然,最后因为资金和无人机技术上的难题,UCLASS变成了“黄貂鱼”方案,其性能重点要求也从侦查攻击变成了空中加油。' e& p) F+ E2 p }
% X6 U1 C6 ]( h5 @7 i8 O, ^2 ^% S$ f, {1 B- K6 I" i
作为和美国海军在国会争夺拨款的“老对头”,空军实际上同样希望前沿侦察监视打击敌方高性能防空舰的任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看,B-21未来的定位就呼之欲出了。毕竟,在现在这个阶段,不论是执行侦查还是打击任务,有人机还是比无人机要靠谱的多。
" ~3 ]8 i& T7 C+ N; Z, Y" r/ H! q$ ~; M6 x9 d
$ G( v" |% }4 r4 G& n
当然,目前的这些推论都是在现有关于B-21的图片和说法是真实的前提下做出的。
8 Y5 L( r+ o7 s3 O H: F1 f$ r6 O' Q+ A& [& Z# Q4 a
) @5 x4 x) l$ ^# M; s
- g' u1 a1 a, B" Q+ P
# V1 M+ a3 j4 C6 K 万一诺斯罗普最后突然想起来把当年的YF-23放大当做轰炸机,那全世界军事观察者可能都要趴地上找眼镜了……
2 L" H: _+ u. a, W E w8 R% @ x
+ j" P# B- C9 W$ E& V
万一现在美国公布的B-21照片像当年公布给媒体的“F-19”照片一样完全是掩护革命性全新设计的烟雾弹,那可就没办法了……; C H# r! V" o3 t
' |( P7 a7 V- T* g- G
5 N% v% @; h2 i( e7 q( L# _
当然话又说回来,以美国现在的总体投资情况来看……我们只能说,这不像假的。
7 G1 r' K8 m" ?) f6 @: }% t( T' m; i5 V
/ ^( X- j' h3 p. P+ H% S5 t 按计划,B-21轰炸机将在2020年开始进入生产,制造数量可能超过100架,而且其设计指标针对中国的特点已经很明显,那么中国如何破解呢?- l" s" H$ W& C) Z) i
/ p0 p' x$ { Z- N& B6 H$ A
' V$ L2 B# \; a' T 一方面,我们当然需要继续加强自己的反隐身技术的研制。此前,我国曾宣布成功跟踪朝鲜半岛和太平洋上飞行的F-22战斗机,未来要在远离己方密集防空探测系统的地方对付B-21这样的具有更强隐身能力的B-21,自然也需要更新的反隐身技术。从当前信息来看,高性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能是一个方向,不论是 055大型驱逐舰、未来的空警XX大型预警机,还是歼-20战斗机,这些平台都可能成为对付B-21的重要装备。0 r: {& R% B. u& Y. E! i
: J- @5 b# G V* @: o) j, D! V
) A) N' q: K [+ ^% a
另一方面,敌可往,我亦可往。在当前对先进隐身技术尚无“特效药”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远程、高度隐身打击轰炸机,直接攻击关岛机场,把B-21的“巢穴” 端掉可能是更好的方案。在双方都难以对付B-21这样的轰炸机的前提下,只有一个关岛基地可资利用的美国自然更容易被打败。除非B-21的航程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可以从夏威夷起飞,甚至从本土起飞,不经空中加油轰炸中国,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那时候,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常规洲际弹道导弹或许就是进行反击的考虑之一了。
2 i6 s& V# T% A& h/ J: j
1 o5 A; l" Q; i" c% l
+ {1 k4 m" Q; t4 k 不久前,我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表示,中国也将研制“远程打击轰炸机”,用网络流行语说,这句话意思是:“来啊,互相伤害啊”……, [& K9 t- D, j+ f: R
( V4 W( ?; j9 V$ B! I
8 j$ W% Z% ?8 u 其实,美国在亚太地区难找立脚之地,这也是美国不敢和中国进行全面冷战的重要考量之一。关于中美两国关系,笔者觉得还是那句话“打不败的敌人,就是朋友”,从这个角度而言,针对美国的新武器,发展针锋相对的对抗手段,这是中美“斗而不破”关系的重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