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英国政府批准240亿美元的“史上最贵核电项目”欣克利角项目。该项目属中法合资项目,据欧盟执委会估算核电站总投资额将高达245亿英镑。中国广核集团确定为这个项目出资60亿英镑,占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持33.5%的股份。
: v* V% }! F3 {' H+ Z& o- A/ D6 X7 Q5 N9 J( F4 y% H. i
% q5 T9 ]6 [* o 虽然批准了该核电项目,但附加了新条件,即英国政府能在核电站投入运营之前和之后、在法国电力出售控股权时进行干预。同时该项目后,英国政府将在未来所有核电项目中持有特别股份,保证在政府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况下,重要股权不能出售。9 _7 r# n! g0 z% b. |; d g
V; |' e- e9 Z4 _* u6 Q/ h M
7 O2 d d8 {+ [: v+ G 今年7月28日,英国新政府突然宣布,将英中法三国合作建设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的签约推迟到秋天才做决定。 e- ^: n( t, K( z4 n2 X6 ^
: Q" v7 g" p4 y0 G# b
5 {( s/ Q. Q9 u+ L$ e' M 8月9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金融时报》刊发《相互信任是中英合作的基础——欣克利角考验中英互信》的署名文章。对此,外媒多解读为“中方对英发出警告”。
1 f0 A' b6 d6 H/ c( S
! _+ W0 ^" j" R3 R8 A/ [* m& n$ {" `8 U4 L7 v0 H! a
在此前甚嚣尘上的关于核电站安全的问题上,刘晓明犀利地指出:“我们从不担心外国公司会控制中国的核电站。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国际合作成就了中国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 z% u6 u' \$ N! J. |$ O B3 H
# c# V6 c2 }9 l. \4 {; K& ^4 ^/ i: u
英国政府发言人随后强调,因成本效益问题,英国政府对于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的开工进行推迟,这并不代表对中国的热情已经冷却。& `- C, c* y: l2 r* u: i7 m/ \
! ?8 |( c3 {: _1 y6 }/ D2 i) q
& h$ X3 w% `! B 英国的反复行为招致了法国不满和其他游说群体反扑。在工会压力之下,法国执政的社会党在当地时间8月9日发表声明称,对于法国在此项目中继续参与持保留意见,并表示对于法国电力集团(EDF)的计划持“结构性忧虑”。
9 x8 \3 e; E6 L
: h3 h% S' @. ~% u( E: q7 L
# N/ {7 A+ i* d [) i" c 英国政府忙灭火
2 \. h7 y. g- F: d( p% \4 J0 `: ? l# L( i
+ E3 Z5 f6 d9 d9 Z
在署名文章中,刘晓明提出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不是临时起意、仓促上阵的,而是英、法、中三方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精神,经过深思熟虑达成的重要成果。
' \$ Y2 f( n% G$ S" p, B' z" u, u' j* t# H
. c' A6 T/ k6 h7 N
刘晓明指出,在英、法、中达成合作协议前,英法两国有关部门和欧洲委员会均对欣克利角项目进行了研究论证和审批,相关企业和媒体也就项目的投入产出成本、施工工期和技术安全性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
5 [/ d% {) ]& \2 a$ H- m
6 Y% @" ]# d$ _8 B. Y. ^6 N! H, u( o) j2 a# k# X0 x/ I- N
“正是由于英国的开放,中国已成为英国在欧洲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亦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过去5年里,中国对英投资超过其在德、法、意的投资总和。”刘晓明在文章中对中英贸易和投资往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这些成绩的取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英双方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果说英国的开放是中英合作的条件,那么相互信任则是中英合作的基础。”
) t" h$ n# C% i3 y1 D2 z6 ~% E2 D/ Q2 k3 I
$ j A# D, f7 K2 ~. x( ~ 刘晓明在文章中呼吁:“希望英国继续对中国开放,希望英国政府继续支持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尽早做出决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5 @9 J' k' k7 ^3 n# i0 H
4 n& K5 M+ x; |7 u$ t+ h \2 Z8 t" @8 O$ ?# L( {) U6 H, `, c
对于刘晓明大使的文章,英国政府发言人紧急回应:“中英仍在一系列广泛领域进行合作,从全球经济到国际事务,且我们将继续寻求同中国维护强劲的关系。”还表示:“该决定关乎这一巨大工程,因此,新政府对此仔细斟酌是正确的。”
/ \- H, Z8 V0 W/ W5 L, G8 M: }5 O/ @$ O" ^* T$ O2 i# w
1 z! w2 S1 C) S, c 据《卫报》报道,英国财政部消息人士也指出,刚刚访华的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对于中国对英国投资的承诺不会输于他的前任奥斯本。: m# w# h( {4 p$ o' @: s
) n I5 b' ^. O {1 ]. d
3 B8 g8 O/ q5 @5 W
哈蒙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称:“英国将始终维护同中国的全球战略和经济伙伴关系,在英国脱欧之后,我们同其他欧盟外伙伴的贸易关系将比以往更加重要。……我们同中国的关系为两国人民带来实质好处。英国是中国在欧投资最多的国家,英国企业也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 |. f2 H! J6 W# h
9 R: b. Q* m6 y5 v. R* K"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