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纳粹德国首先开发出了V-2弹道导弹并将其实用化,在当时没有任何技术能够拦截这种武器,战后,美苏获得了V-2导弹的技术,并成为各自弹道导弹的技术源头。苏联第一种实用化战术弹道导弹就是大名鼎鼎的SS-1“飞毛腿”导弹,在海湾战争中被美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击落,被击落的原因除了其弹头与弹体不可分离之外,主要就是一旦发射后,其固定弹道可以很容易的被解算出来。
/ x( {6 S4 L D9 Q+ c" |' ]' I& T/ ^* I; M
( {) Q# f1 X4 O8 w. k& o0 }& D 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教授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一种助推,滑翔式弹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弹道”,
( g( j) B: ~& w1 n) m
$ N, z6 V {3 H6 m" N% J2 J2 G Z' M/ }
使用这种弹道的飞行器,沿大气层边缘飞行,再入大气层后,会启动自身动力装置,将自己推出大气层,形成一种打水漂的效果,由于其大部分时间是在大气层边缘飞行,速度可以达到7-8倍音速,测算这样的弹道是十分困难的。从公开渠道获知,中国在2015年正式公开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就使用了 “钱学森弹道”,导弹以弹道导弹轨迹飞行数千公里再入大气层后,能在大气内进行滑翔机动,并在最后阶段开启弹载搜索系统自主捕获攻击海上舰船,这绝不是科幻小说的虚构情节,中国进行的四次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都得到了美方的证实,中国宣布其中三次获得圆满成功。
& k3 @6 `3 M' e! _6 l4 w2 M' I. z! G- E2 U: K
. G9 D" ^% R% Z, i" C7 |* m6 {2 O- i
1 s' {% C. V, |
* n! K" s( R& `. \8 ~+ N* |0 V; _8 d 然而这不是故事的结局,近日从国内学术权威部门获知,中国正在论证多枚洲际弹道导弹携带高超音速飞行器间隔发射,同时到达目标区上空的论文,该文章详细阐述了使用东风-41或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在射程一万两千公里内,完全覆盖整个太平洋和美国大部分陆地,从不同角度,以间隔一分钟从不同方向发射7枚弹头,对目标大型船只实施同时到达(误差在0.25秒内),同时攻击同一目标的数据分析,并列出了大量已经试验过的数据图表,结合最近中国为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团队颁发科技进步奖来分析,中国的水漂弹很有可能已经装备到了最新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上。, _2 _8 B, K+ |
1 z' G; m' i: b
# h' S- C- B* o9 z
1 K( B* E/ ]( P- n; V. W" M# x7 ~+ u' N y* }, ]. j. I- K( \8 x
如果说在二战时代,德国的V2导弹是难以防御的绝对大杀器,那么中国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配合高超音速武器的顺利部署,将是制衡美国,掌握战略主动权的绝对砝码。(作者署名:军事天地)" _4 ~; A& @ _7 l) B: @$ a
# |% D) e&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