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卫报》26日试图以报道的方式触碰中国密级最高的军事机密,该报援引“中国军官”的说法称,中国军方已做好向太平洋首次派遣战略核潜艇的准备,并称这种搭载着核导弹的潜艇开启巡航,将令中美在南海(专题)本已紧张的战略僵局变得更加动荡。* }9 _+ S4 {7 |
3 }8 N2 J* }' |
# _) C8 v7 @" B& _
在美国舆论场,“中国开始战略核潜艇巡航”是被人传了多年的“狼来了”般的警告,光五角大楼在其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预言“中国可能在今年某个时间开展首次战略核威慑巡航”都不止一次,本月公布的2016年版亦是如此。图为网友海边偶遇094战略核潜艇。+ ]+ B! Q. v3 b, i, G' K
0 T u0 \. d7 _8 n7 f/ T) [: d; m; C6 k* {; \1 j6 w- V( o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卫报》26日试图以报道的方式触碰中国密级最高的军事机密,该报援引“中国军官”的说法称,中国军方已做好向太平洋首次派遣战略核潜艇的准备,并称这种搭载着核导弹的潜艇开启巡航,将令中美在南海本已紧张的战略僵局变得更加动荡。在美国舆论场,“中国开始战略核潜艇巡航”是被人传了多年的“狼来了”般的警告,光五角大楼在其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预言“中国可能在今年某个时间开展首次战略核威慑巡航”都不止一次,本月公布的2016年版亦是如此。而对于近年来多次出现的类似传闻,中国军方并未予以证实。西方舆论为何对中国战略核潜艇动向如此敏感?本质上是因战略核潜艇这种“国之重器”的行动能力,决定了一国在危险局面下能保有多少核威慑力。俄《独立报》27日暗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有中国尚未证实进行展示国力的“威慑巡航”。
* y7 h9 ]6 ^" A3 w2 T) l8 ]* w# X; S0 ]: b
( t% S% Y- ^: y “五角大楼的沉默”; u8 [- e ]' k
0 ?+ M& t q2 G/ U* E
% S" D. F2 D9 K' n1 B: n 博格的“独家”见报后,《每日邮报》、《泰晤士报》等多家英国媒体转载或报道。美国FOX电视台也说这是中国的“危险之举”。《泰晤士报》称,中国此举势必令中美亚太紧张局势升级,中国过去从未把核弹头部署到海洋。该报还向美国五角大楼“要说法”,一个“五角大楼消息源”回复称,“我不认为除了报告(‘2016年中国军力报告’)内容,我们还有更多评论,我可以肯定,我们不希望谈论中国人和他们的意图”% k1 X: R1 x: k+ G, E' }6 a% {
* h$ f3 I# e0 ]+ i* a) X5 _
) H! n2 X. V6 G! ?& }
: i6 @8 u4 o( O2 C! q7 u 在2016中国军力报告“年度更新”章节中的“中国海军”部分,五角大楼宣称,中国海军将潜艇力量提升当做重中之重,中国现有5艘攻击核潜艇、4艘带有弹道导弹弹头的战略核潜艇(即北约所说的 “晋”级,中国称094级)和53艘柴电动力攻击潜艇。资料图:中国战略核潜艇。" B, P: S! r: o7 g( D! O7 {
" C4 {: z0 H, J) Y
3 s9 t" I" @; G0 U- ^7 K- M1 z 在2016中国军力报告“年度更新”章节中的“中国海军”部分,五角大楼宣称,中国海军将潜艇力量提升当做重中之重,中国现有5艘攻击核潜艇、4艘带有弹道导弹弹头的战略核潜艇(即北约所说的“晋”级,中国称094级)和53艘柴电动力攻击潜艇。在2020年前,这支力量可能提升到拥有 69至78艘潜艇。报告称,未来十年,中国可能建造一艘095级搭载巡航导弹的核潜艇,并继续制造可搭载“巨浪(视频)-2”核导弹(射程7200公里)的094 级战略核潜艇。“中国有可能在2016年某个时间开展首次战略核威慑巡航”。( X" S; s5 L5 w% S
" c' }6 W- K- x
, v$ L8 S( D5 j 不过连英国《泰晤士报》也说,美国情报机构警告“北京将开启战略核潜艇巡航”的时间已有一年多了。五角大楼“2015年中国军力报告”中也预测中国会在2015年某个时候开启巡航。美国核安全专家克里斯滕森称,美国太平洋司令部2014年就曾预测中国开启战略巡航,但最终并未实现,于是他们改口说会发生在2015年。特别关注中国军力动向的美国记者比尔·戈兹去年12月在《华盛顿时报》撰文,援引美国情报官员的话称,中国已进行首次战略潜艇巡航。
* T1 v* F0 r- Y8 z6 G
9 K$ a7 [7 Z1 F8 N1 q9 @6 w- r4 U; V* k+ x
据中国军事专家介绍,核潜艇可以被大致分为“攻击核潜艇”与“战略核潜艇”两种,虽都使用核动力,但前者并不搭载核导弹,而后者因搭载核导弹,且出航下潜后难以被发现而愈发成为检验一国“二次核打击(即遭受核打击后实施核报复)”能力的标尺。2009年2月,分别搭载着核导弹的法国“凯旋”号战略核潜艇与英国“前卫”号核潜艇在比斯开湾的深海相撞。并未造成人员或核装备损伤。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人们意识到英法两国的核潜艇噪音已小到难以探测的地步,更让外界意外的是,原来英法这样的盟国,也会把本国战略核潜艇的动向视为最高机密,不会知会对方。$ j/ s" @0 K0 P w7 @
' N! ]' s( `( o* K4 K4 T# h( |6 w, f6 y+ k; E3 c6 ?+ g" q: c& Z
; a6 Q3 W" E$ D
《泰晤士报》说,美国情报机构警告“北京将开启战略核潜艇巡航”的时间已有一年多了。五角大楼“2015年中国军力报告”中也预测中国会在2015年某个时候开启巡航。美国核安全专家克里斯滕森称,美国太平洋司令部2014年就曾预测中国开启战略巡航,但最终并未实现。3 r8 j* D2 s3 [; W$ ^! d
0 P0 l4 x& l: b6 S6 ?+ X 据中国军事专家介绍,核潜艇可以被大致分为 “攻击核潜艇”与“战略核潜艇”两种,虽都使用核动力,但前者并不搭载核导弹,而后者因搭载核导弹,且出航下潜后难以被发现而愈发成为检验一国“二次核打击(即遭受核打击后实施核报复)”能力的标尺5 D. ^1 Z5 N& ^6 Z! v7 |6 D" O
# |! ]6 I+ I4 ?1 {, m- Z* [0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