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日媒说美国航母进南海是为了给中国教训

[复制链接]
樱花樱花 发表于 2016-3-7 05: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产经新闻》3月6日报道,美国向南海派遣的是核动力航母“约翰·C·斯坦尼斯”号,及导弹巡洋舰“莫比尔湾”号,还有宙斯盾级驱逐舰“长富”号和“斯托克代尔”号,此外还有给这些军舰提供补给的补给舰“雷尼阿”号;这个庞大的舰队给南海这块“圣域”平添了几分危机感;而美国对中国南海军事化的方针虽然是防御性的,但状况瞬息万变,也永远是无法预测的。% `: w( b& T9 m/ s: @
: O& Z, ~+ z5 F* b* E: p
  美国航母舰队的派遣虽然还是以通常的巡逻为名,但是如此庞大的规模已不是“巡逻”所能解释的;美国打出的信号就是“中国若不马上停止在南海的军事化 动作,与其相伴的就是意想不到的结果”。美国舰队出发的3月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在圣弗朗西斯科发表演讲,强调了对中国在南海进行遏制的思想。
( T- ]" ]: g* l; d- w9 D( H, B: X
. h  `$ C/ N# {! u( O% y4 H  [  曾参加过2007年同样的派遣南海任务的核动力航母“约翰·C·斯坦尼斯”号的舰长霍夫曼表示,“中国军舰就在我们附近”;他解释称美国航母舰队进入南海将在中国海军的监视中;而中国聚集如此之多的军舰,霍夫曼称是他过去所从未看到过的;此言凸显出经过10年的南海局势和先前已大不一样。
+ ]( x% S3 d8 [$ L7 W
. `6 S! _4 p6 J8 E: k0 N" W  报道称,美国智库的美国战略国际问题研究所(CSIS)在2016年1月的报告中也提到“南海到2030年将成为中国的内湖”,给美国敲响了警钟。而美国在此前一直对中国在南海不遗余力的军事化建设没有进行有效遏制;2014年5月中国顺利在南沙群岛各岛礁上进行了填海造陆和机场建设就是一例;而中国进而在2016年1月在上述岛礁机场又成功实施了飞机起降。8 e9 v3 G5 u2 {9 w: ~9 ?# u
1 q9 _& p; `, d3 T6 u/ Z
  美国国防部2月对中国的上述军事设施进行了侦察确认;而时隔不久,中国又在岛礁上部署导弹成功;中国的战斗机也顺利进驻机场。美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完成了这一系列军事部署;但最让美国所不能接受的,中国还要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圈;美国太平洋部队司令哈里斯曾在2月25日表示,克里国务卿已对中国明确表示,不要在南海上空设立防空识别圈;而中国即便设立美国也不会承认。1 n6 w4 D% v" z% V8 g0 o
* V6 B1 v0 N  Q% s6 r$ J+ I
  对于雷达和防空导弹及战机的部署,实际美国以前已经得过教训,在2013年11月中国在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等地区的东海上空就设定了防空识别圈,但是美军当时派遣战略轰炸机B-52,并在事前不通知中方的情况下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该防空识别圈内。! }/ w$ z4 j8 t& T" o" j. [# ^
, o# o9 J9 M" v3 r2 x' I6 n1 h
  而中国虽然自己说通过雷达掌握了飞入的B-52,但是其实不然,B-52的来去自如正说明了中国没有配置雷达和防空导弹等防空兵器;因此,南海无异于当时的东海,中国为了捕捉和迎击美军空中兵器,就必须要在部署完备雷达和防空武器后来上这么一手。5 l( j) a+ {8 @# p$ \) f. D: Y

( A- x9 I, L3 }9 ]  美国实施的“航行自由”作战,不可避免地要和中国进行“碰撞”,围绕南海的角逐还将持续进行下去$ }# \  j9 S& Q2 {5 S* X$ I8 [
* {1 `! l# h( B;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威弟 发表于 2016-4-18 2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5-21 13:37 , Processed in 0.0279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