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正试图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之际,中国在南海岛屿上部署了地对空导弹。舆论认为,中国正以强硬策略迫使美国决定,是否以更激烈手段阻止北京在南中国海的作为,但无论美国是和是战,可能都无法改变已经造成的既定事实。
! y/ | i2 K+ `* t, P: W% ?& ?8 h* ]/ ^- ~
在奥巴马(Barack Obama)召集东南亚国家的十位领导人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峰会结束一天后,中国导弹出现在南海永兴岛上。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2月17日称,中国在南海“有争议岛屿”的军事化活动证据充足,这违背了中国不对南海进行军事化的承诺。8 x- k; c1 {: |& G& z* l$ G; T
: ]# B. \/ E0 R) U4 o 美国舆论对西沙永兴岛上出现疑似“红旗-9”防空导弹反应强烈,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John McCain)发表声明,呼吁美国军方调整日常管控措施,“提高北京行为的代价”。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和防相中谷元也配合美国发声,表示“不认同”中国的做法。 N* r+ O& g) h/ m! r# t) e
2 U0 Q% y# X, `
《金融时报》称,美国军方部分官员担心中国军事力量在南中国海岛屿和人造岛上的不断增长,可能是为中国政府宣布在该海域建立防空识别区做准备,从而试图对该海域领空施加控制。《新苏黎世报》称,“用导弹来说话”,中国在南海上制造了既成事实。6 U0 l% |9 @& I% k7 X2 q9 M7 D
5 Y0 S/ f9 A- V: F, F8 T 《简氏情报评论》(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表示,依照部署的“红旗-9”防空系统型号而定,该系统的射程范围介于125至230公里之间,这将是目前部署在南海岛屿上最先进的地对空导弹系统。美国《外交政策》警告,这显示北京在和美国的对决中进一步加码,表明它不会从现有的立场退缩,也不会停止在争议海域填海造岛和建设岛礁的活动。
" s! G' r' g" C, i3 i: k8 Y/ k i; y. i0 V; B
+ I8 M! a% Y( K9 w' t3 L T* Y. l- U: a, L# {
/ y! k) l9 }" z4 M+ ^$ f+ }) A( Q; ?$ \. F1 Y! o' t2 x2 o
中国外交部表示,南海部署“红旗-9”导弹合情合理合法
$ v3 [. v+ P2 I0 x4 o5 Q9 k" ^8 m& X) U0 P
! ^8 f& n1 E4 U" u D 《纽约时报》称,中国的所作所为令人担忧,因为它显然是在加大自身的监控能力,也在增强维持远超原有势力范围的存在的能力。不过,美国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表示,即便北京填海造岛,巩固它在南海大部分海域的主权主张,美国很可能还是会谨慎行事。美国一直未曾对这些领土主张表明立场,目前也不想就此与中国产生军事对抗。况且,对于应该以多大力度阻止中国的扩张行为,亚洲各国的意见也并不统一。
" x2 a( W+ C" W6 m5 P1 R6 {; S3 Y0 V" w. i; @7 b T
日经中文网认为,很难否认美国奥巴马政权的对华“软弱”外交让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部署了地对空导弹,中国看透美国希望倾向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美国对华外交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的,地对空导弹一旦被部署,就很难被撤去。时间的流逝将演变为对中国在南海的实际控制袖手旁观,将形成中国占优势的局面。《泰晤士报》则认为,中国本来是在“自家后花园”展现实力,不过却也令邻国警觉并投向日美等“中国对手”的怀抱。
0 D: d$ h2 [8 Q/ L7 F& x) S4 S3 ^, y
8 p! f) J$ d) C' }' D# K. R% ? 中国《环球时报》指出,“红旗-9”是衡量美南海军事威胁的尺子。中美在南海的交锋面临进一步升级的可能,建议中国民众冷静、坚定,做好与美在南海长期博弈的准备。射程仅200公里的“红旗-9”防空导弹属于典型的防御武器,西沙不仅是中国固有领土,而且长期处于中国实际控制。美国军舰军机近年不断前来南海骚扰,炫耀武力,它们有向中国施压的清晰意图,美国官方对此直言不讳。4 S7 [) A! w0 \" e
2 u) a% n! N# u7 m; I- Q* O- k 解放军在南海岛礁上部署多少武器,建立、保持什么样的防御水平,大概取决于美国等域外军事力量造成什么样的威胁。美国派些小船和无进攻能力的侦察机,中方的防御部署是一回事;美国大型军舰闯岛礁邻近海域,进攻性作战飞机前来耀武扬威,解放军的军事部署想必将是另一回事。如果美军做出实质性威胁,南海有发生军事冲突的严重迹象,那就是逼解放军更强大的武器系统上岛。2 b) F. i2 d. X6 D: N" J
' _8 H& X, \- I' A# \/ d! E 中国不希望在南海升级中美摩擦,但一定要让美国确信,它的每一步挑衅计划都会面临反制。如果这样的互动意味着南海终将发生中美严重军事对峙甚至直接冲突,这一前景决不会成为中国后退的理由。* `# T' ]3 [7 d; g( A8 Y2 c
3 y- J" U! O4 w- ^$ n' f& X 南海今后的主要风险来源于中美博弈烈度的不确定性,菲律宾等国也需了解,中美摩擦的升级只会殃及它们,而不会给它们的国家安全加分。相关国家应同中国加强沟通缓和争端,“拉美制华”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没有什么在南海遏制中国的实际有效手段,现在最拿手的是对华舆论战
2 Y) b" m1 ^7 ?1 `( d
5 z. r8 @& f$ ^( d4 R(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