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年,美国国会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提高新兴市场国家份额和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似乎终于“想通了”。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国会于17日决定在18日就是否批准IMF改革方案进行投票表决,美国《华盛顿邮报》18日晚些报道称,美众议院已通过包含IMF改革在内的拨款法案,参议院当天也将就此表决。《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一直对华警惕的美国因担心被IMF“孤立”而做出了妥协。
" p: X" Z5 [& Y3 x: b- S5 j0 V: i$ G, _4 ^( L& \
根据2010年出台的份额与治理改革方案,IMF份额将增加一倍,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转移6%的份额。改革后,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IMF“第三大股东”,投票权从原来的3.8%提高至6%。美国的投票权从16.7%降至16.5%,仍有一票否决权。能实施改革方案的条件是,拥有85%投票权的3/5成员(目前共188个成员)批准,目前英国、法国、日本等144个国家已经批准了该方案,但IMF最大股东美国一再拖延,致使原本计划在2012年全面实施的改革无法推进。
8 B! R4 w, a+ O' k [: y
* x$ q/ S" F5 h" N2 z* j 共同社称,美国两党官员已将IMF改革相关费用写入2016会计年度拨款法案。规定政府预算用途的上述法案如果不能在22日前通过,美国政府可能“停摆”,包括IMF改革在内的拨款法案预计将在两院获得通过。《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此前,以美国在野党共和党为代表的一些政客和专家对中国有很强的警惕思想,认为中国通过诱导人民币贬值给美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IMF受欧洲债务危机等影响,近两年在增强资本方面“无计可施”。同时,IMF存在一定危机感——如果不加强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其存在基础将发生动摇。! x8 l6 F$ X! H1 @, ~. T" ?; [" _
; F3 _$ j( k7 }7 ?: w2 u 对于美国国会可能通过IMF改革方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7日表示,国际社会一直期待2010年IMF改革方案得到落实。希望有关国家尽快批准改革方案,这事关IMF有效性和合法性,事关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稳定。8 g7 y5 H% C) d* t: R' h, q
/ u0 V ]" U8 S8 I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国在IMF投票权比例高,它一批准就相当于改革方案可以付诸实施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不过接下来各国还要就具体怎样落实方案等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协商。6 o, ?, m: y" H6 t5 C5 D5 Y" N
( o& P. ~' Y7 W- ^4 b$ u, L3 Z$ _
宋国友表示,美国国会之前没有同意有两个原因:第一,该方案是扩容,以新增的钱来获得份额的增加,美国国会不想多出钱;第二,就是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增加了。为何现在考虑批准了?宋国友分析称,美国最近两年财政赤字下降较快,改革方案对它不构成较大的财务负担。另外,迟迟不批对美国国际形象是比较大的伤害,损害了其国际道义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主导性
5 N( |) k$ s; c0 I7 u; s5 m$ O3 t/ j& g3 q7 W3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