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近日宣布允许所有夫妇生二孩。作为史上最具争议的生育限制措施之一的独生子女政策由此走到了尽头。
2 y' r' B+ W' a( W E# `
' b* @' l) d1 z) v: { 独生子女政策于1980年开始执行,旨在限制毛泽东时代的人口爆炸式增长。该政策及其执行造成的后果可谓形形色色。该政策把抚养老人的重担丢给了独生子女,还加剧了性别失衡。一些研究人员还表示,与有兄弟姊妹的上几代人相比,新一代独生子女——又被称为“小皇帝” ——更悲观、竞争力也更差。4 B# |5 S. c1 V
$ _8 ^+ @& j8 B' J r' ~ 当前,中国政府改弦易辙,旨在抵消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防止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 U) v9 ?6 T3 B6 J0 I- C+ b
" s) O1 {! `, m: c2 { 就独生子女政策及其发展过程,《华尔街日报》采访了原记者、《独生子女:中国最激进实验的过去和未来》一书的作者方凤美。该书的精装版将于明年1月出版,数字版已于11月3日面世。以下是采访录节选。 m! ^, O6 o8 t1 O
0 R9 l+ R7 d7 b
问:很多夫妇都说,尽管政策作出调整,他们不会生二孩。政府怎么做才能促进生育呢?2 M- t/ g. R3 U d9 @. @) v
/ q4 ^! n% b& g8 F. R 答:据最近一份互联网民调结果显示(就是否希望生二孩这一问题在中国新浪网站对18万受访者展开调查),43%的人不想生孩子。但人们的言行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很多人都想生两个孩子,这样就能有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了。
+ u% F7 |$ {: O$ i
$ P$ h' J, |2 m1 j 问题在于,独生子女政策并不是人们过去和现在不生孩子的唯一原因。对城市居民来说,只要一个孩子的观念已根深蒂固。这是一个带有社会和经济性质的决定,要想让人们有其他想法就需转变人们的观念。
1 F4 C: u0 r: c, O7 F6 N5 ]* V+ ~: S C% O' n+ Y2 B3 e
人们认为,从孩子身上转移资源几乎就是不负责任。人口学家蔡勇(音)说过的一个问题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即人们当前对要孩子这一问题太过理性了。
9 n( N/ S3 p) @' S E9 N& b
2 J( ~! o: i% j$ K# S% L8 E4 m7 I 问:哪些人有可能还会生孩子呢?
& ]& o8 R$ S/ F0 o6 w$ n1 o, {1 y6 i" m: d1 F3 q+ U$ e3 v. o! o
答:富人会再要一个孩子。一直有很多富人去美国,一是为了生孩子,二是为了获得美国护照,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类人的规模有多大。我知道上海有一对夫妇去美国生了三个孩子。! o# _8 m: G5 c# ?0 T. a6 f
' h, t2 M; ^9 r( `1 G3 ~: c5 e8 i* r
但中国的事情很难一概而论。中国很大,大家都有身边有人要两三个孩子的经历。5 e5 H) r3 Q: v$ F
0 r4 h7 R, W H0 W. i 问:几年前公布过一份研究报告称,与有兄弟姊妹的人相比,中国的独生子女——也就是“小皇帝”——的竞争和移情能力都较差。您认同这种变化吗?2 P& u, i6 E2 v _7 w
" r2 p) ?4 N" H9 \% G 答:我对此有点儿持怀疑态度,因为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很多。但毫无疑问,独生子女似乎确实给他们自己贴上了比较悲观的标签。) t' ^! p! z& N# h/ o' C! C) A
; I, ?' q0 l2 R! d
期望造成的压力与这种情况有一定关系。我曾在南加州大学教过一个班,班里有很多中国学生。我问他们认为自己五年后会在哪里。很多人的回答都显示,他们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我担心,中国小皇帝们的梦想会很狭隘。
, I7 M3 T4 A7 a; x: S. w4 _* E, \( n3 a- e* x5 f
我认识到,在中国国内进行实验的机会非常少。你会觉得你有你的职责,你必须扮演好你的角色。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经常会给你带来惊喜。0 c9 z6 V8 W5 i" O! V4 h& S- U
9 |8 Y$ Q7 s9 B- I3 x 问:二孩政策是否会对男女比例起到平衡作用,是否会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 J) @* S; ~ b+ p: f H8 x
% D5 ?! J/ T0 _ 答:性别偏好会有所下降。当你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时,他们就不会那么在乎性别了。
; O# `( b+ X! x/ K- Y' \' m# W5 s
( V$ K: _ N) p; U8 o' L; C 老龄化也改变了性别偏好。因为中国当前处于老龄化阶段,该国可能朝着偏好女性的方向发展,因为据认为,女性一般都更顾家
@4 @* n# l x& G4 V2 y' N" b k% Y4 {4 y+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