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明报 超过一个世纪前英国皇家海军航海记录曝光,证明中国渔民不仅在南沙群岛各岛礁间进行季节性捞捕,并曾经常年居住岛礁之上,此项发现从独立第三者的角度印证中国渔民多个世纪以来的说法,为南海的主权争端注入人文因素。而美国海军在上世纪初的文献中,也有相同记录。
* U' j; ]3 f& O1 B4 `8 w, ]美国军舰近日逼近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新建岛屿,南沙群岛以至整个南中国海的主权争夺突风起云涌,中国渔民一直声称,过往千百年来,一直在南沙群岛(Spratly Islands)水域捕鱼生活,可是中国渔民的说法大都陷於口头传述,不一定有文字记载,而被其他声索方视作「一面之词」。( f4 g4 \+ m! v
2 n* [4 Q4 q- C; i" D
0 ?8 o& J3 r. ^/ i
; x5 b# [' {6 c; K, ]3 X但本报翻查英国皇家海军以及美国海军尘封的航海记录,让相关证据重新曝光。当时英美海军都没有参与南中国海主权争夺,以独立第三者的身分,印证了千百年来中国渔民的口头传述。( a! c- ]# C6 S' g9 L
& u: H; _& e7 G2 O
英国商船在1637抵达广州,叩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300多年以来,英国人留下大量的航海记录,其中包括穿越南中国海各岛礁浅滩的航行记录,这些记录都显示,只有中国渔民遍布南中国海各岛礁。
2 e3 V- I; D- ^0 O- ?% w3 I
9 J, h3 ~# _9 O8 N8 v3 Y英国海军的航行记录也间接解释为甚麽只有中国渔民在只有风帆动力,没有冷藏设施的年代,仍然远涉南沙群岛。这些记录显示中国渔民的渔获不仅用来自给自足,而且将海产处理晒乾,供应中国大陆庞大的海产乾货市场。; W, W1 X4 W% ~( {5 o) m1 C
7 p, n- ^: E; n4 n. o
中国渔民以采集海参龟壳为生
6 R7 Q0 @, N# Y" \9 h
6 v2 T/ o8 G* g' K$ _& T2 G. f8 a- q比如是1879年出版英国海军的《中国海航行指南》(The China Sea Directory)第二卷(Volume 2)第65页有关「郑和群礁」(TIZARD BANK, with REEFS and ISLANDS)的章节中,提到船苹停泊的问题(anchorage),并在其注脚中写道∶「海南岛渔民(Hainan fishermen),以采集海参(trepang)以及龟壳为生,在大部分的海岛上都可以遇到。部分人在岛礁(reefs)之间居住时间数以年计(years)。来自海南岛的中国帆船(junks)每年都会前来这些岛礁,并供应大米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用以交换海参以及其他物品,并将自己的利润汇寄(remit)回家。这些中国帆船(junk)在12月或1月离开海南岛,等到西南季候风吹动之时便立刻返航,在太平岛(Itu Aba)上的渔民的生活更舒适。该岛水井的水质比其他地方为佳。」
) h+ n! y: @, K- W- l1 E
( ?( S' Q/ L6 {: w. R+ \0 H1879年版《中国海航行指南》第二卷第69页提到中业岛(THI-TU REEFS and ISLAND)中的North Danger Reef。- @/ \) W O" V- q& N& g2 Y
! Z0 N6 A$ X/ W" \
中业岛目前由菲律宾占据,但根据该《指南》,该水域有两个沙洲(cay),两个沙洲附近经常遇到「来自海南岛的中国渔民」(Chinese fishermen from Hainan),采集海参(beche-de-mer)、龟壳(turtle-shell)等水产。「他们从东北部一个沙洲(cay)中心的水井取水。」内文完全没有提到菲律宾渔民。
! d7 G; T7 ], i+ d+ P& g6 q# M
; d+ m2 \# o# l1879年版《航行指南》也提到,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英语名称,其实来自海南岛渔民,比如是Lan-keeam Cay。
1 c3 S' x$ S! k
7 a; X' g# Z( B2 O5 Z, a; c+ a, E除了英国海军尘封记录之外,美国海军上世纪初的航海文献也证实,中国渔民常年居住在「南沙」岛礁之上! V; p3 q' h* A8 f; A& v0 E
- k% K, |2 a; K Y+ `6 e% Y
1925美国海军水道测量署(US Navy Hydrographic Office)出版的《亚洲水域航行指南》(Asiatic Pilot)第4卷(Vol 4)第118页,有关郑和群礁(Tizard Bank, with reefs and islands)的章节内,也说到∶「在大部分岛屿之上,都可以发现以采集海参(trepang)与龟壳(tortoise shell)为生的海南岛渔民(Hainan fishermen)。他们有些人在岛礁之间逗留多年(years)。来自海南岛(东京湾)的中式帆船(junks)每年都会探访(南)中国海岛礁,供应大米以及其他必需品。作为交换,这些渔民会交出海参(trepang)以及其他物品;这些中式帆船(junks)在12月或1月离开海南岛,并在西南季候风起风时便立刻离开。在太平岛(Itu Aba Island)上的水井水质优於其他地方。」" ]* t8 c1 H5 E5 @6 l1 H9 Y
o; O+ ]' W' i! P! g
一百年前的美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争议保持中立,其身分也算是独立第三者。$ Q1 j% `) P' w' M$ u' v, I
" {$ s% j) ~& |4 ?19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加快侵略步伐,南中国海无可避免,也是战云密布。当时盘踞越南的法国先下手为强,在1933年4月开始,派出军舰,逐一吞并南沙群岛9个岛礁。根据当时美国驻西贡领事馆的秘密报告,中国政府曾提出抗议,法国军舰在一些岛礁上也发现中国渔民居住。$ |# Y Y# X! Z; _6 x* J7 e3 H: \
V6 ^3 [0 l/ m
1939年,日本侵略部队登陆海南岛。其後不久,日本便宣布拥有南沙群岛主权,更名为「新南群岛」。* }& E$ b9 D( l
# D' u: H' _! D& t/ j" M1939年4月11日的新加坡《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第12页的报道,13名中国渔民乘坐一艘35英尺长的中式帆船(junk),经过23个昼夜的航行,抵达新加坡。
# K# N# }4 u8 B) q0 ^, d
0 x4 f5 R6 y; N6 w5 n「渔民声言,在海口市对开海域捕鱼时,发现日军军舰靠近,为了不想在日本统治下生活,决定逃亡新加坡。」
1 \1 [, Y( u4 R
& i& e( ?' i- E/ K# m这段报道也从侧面证实,中国渔民有能力行走整个南中国海,可以由近岸作业转而远洋航行
* S) E; R( j8 S# k( Q
~3 M" r3 u4 U6 x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