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仍被中国目前社会各方广为热议。10月 5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部长会议上,经过多年紧张激烈的谈判,一场重塑亚太格局的协定达成。同样,1945年8月15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美日两国代表在“日本投降停战书”上签字,长达4年之久的太平洋战争落下帷幕,亚洲揭开了和平的新篇章。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会议上,一则审议表决的通过,中国这个当时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式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分工框架当中,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8 M* k& r7 F+ u( e* D% [' E0 n2 v, M' N$ L% x( \$ c
可见,一项国际协议的达成、甚至几笔小小的签字,在无形当中改变着无数个人乃至国家的命运。这就叫做规则,或者也可以称之为程序。其实,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成日里无时无刻在和这些规则程序打交道。然而,生活在当下的大多数人们,却认为这些离自己太过遥远。
- G0 F8 N% @7 \8 X: Q$ }
2 V* ~% W+ @* Q7 t" G! V! y# ^) `4 s) [# \
+ l/ O9 Y0 a( f4 l8 v) R9 H8 g& Q. H! Z, }1 P' J; i
奥巴马谈TPP& z# s+ V8 \' ^4 B
/ ?2 D6 M* D0 }% B5 |7 ^ }+ j0 c7 J4 L/ U1 @$ ` b; w1 C
当然,相比个人来说,各国政府深知这些规则程度的重要性。伴随TPP协定的达成,中国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10月8日,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TPP的影响,中方将根据有关方面公布的协定案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并称,中方和TPP主要成员一致就各自进行的自贸谈判保持着顺畅的信息沟通。中方愿与美方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就全球贸易规则制定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
! e& G; x7 r. E* J, i- g' V, }
- ?. O' ^# ^8 [ 从官面文章上看,中国商务部长的态度很诚恳,认为加强和美方合作是关乎到经济未来发展的大事。这和很多呼吁重回“计划年代”、“闭关锁国”的人士观点截然相反。同时,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俊、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肖明,通过系统研究(并结合模型模拟)后得出推论:如果中国不加入TPP,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7 O {" U$ q- n* p9 D: `
) q" H' k: @! i 由此可鉴,无论中国政府还是权威学者,均试图力促中国被TPP所容纳,参与到新的贸易合作和分工协作框架当中。那么需要思考一下,究竟什么事贸易?从本质来说就是互通有无。由于各国资源要素禀赋分布不一,各国只有加强贸易来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丰裕的物质基础。一部经济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国际贸易史。通过各国之间贸易交往,才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更促进了各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变革。
' t: k: X, x- q2 g- M5 ~% Y: }3 `) l4 V8 ]7 ~; c
不容否认,早期的国际贸易虽然创造了西方各国物质的繁荣,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充满着暴力、血腥和杀戮。大西洋的奴隶贸易、美洲印第安人、亚洲和大洋洲殖民历程,这些均构成资本主义发展进程难以抹去的“原罪”。可以说,贪婪的冒险家、残暴的雇佣军、邪恶的非洲土著酋长、原始保守的印第安人,各方交织在一起,为人类上演一出航海殖民时代下的“人间惨剧”。为此,人们抨击这种罪恶的行径理所应当。但与此同时,也正是这一幕幕现实当中的悲剧,加速了各国民主制度建设的进程,通过制定各种律法、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 k B* g4 i/ N' F
# e" J+ D- k, V' L0 N$ H 所以说,这个世界并非人们理想当中的伊甸园,充满了富足与友爱。同样,也并非一些人想象当中的炼狱,充斥了邪恶和屠戮。毕竟,这个世界是由不同文化、制度下的个人组成。是人既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有贪婪和丑陋的一面。关键要遵循道德和律法的制约。同样,在进行经济行为的时候,也要遵循相应的游戏规则。如果人人犯规,那么势必将破坏掉整个经济环境,那么市场经济也就无从正常运转。
( p" a- G2 K& w
; q( v- o# n( L5 g3 w; J" s 中国加入WTO后,整个国民经济转变了原貌,并一举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本质上说,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根源在于政府意志和政策的驱动,而缺乏市场竞争环境下“人”的势能。由于经济资源和社会财富过度向政府和国有部门倾斜,必然形成二元经济格局。社会财富分配朝扭曲道路上愈行愈远。中国拥有13亿庞大规模人口,这既是宝贵的资源,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如果财富分配合理,中国不仅将成为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更有可能成为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也是当初中国成功被纳入WTO的重要因素之一。毕竟,在美欧日各国看来,中国劳动力和潜在市场意味着利益(利润)。& k9 D3 f+ I9 S- n9 i
; J' u1 C5 v, B% G, r Z2 U3 C
然而,十多年过去,中国这个具有巨大市场的潜力并未释放出来,相反,由于国企垄断、高企的税赋、资产泡沫、各种市场准入限制、金融信贷歧视等,不仅让众多中国民企举步维艰,而且也让外资企业生存艰难。并且,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尤其人力成本和要素资源价格上涨,进一步压缩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这直接迫使众多企业不是参与资产泡沫投机,就是无奈之下撤资,无论钱荒潮、跑路潮、还是众多外企撤资潮,均是例证。 c0 o. u3 k, p2 Q0 s. J2 k
$ X( s1 {2 X) L3 p8 Y
1 y& @0 r' {6 g6 a
6 G9 S: ^# z* ~" e5 g2 ] O# n7 Y! U, n& Y$ J5 p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C7 ?% `( s9 h( F# s& w, }6 S, A# d
, p& E! t( _, H$ \1 N/ t$ r& ~
: r# j7 n5 Y4 K; Y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制造业主要面向出口、没有多少附加值高的产品,也没有强大的国内市场。如果中国希望保持过去20年的经济增速,就必须开放本国市场,必须提供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必须停止给予国有企业补贴。中国政府要有许多不得不为之的行动。”10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农业部和企业领域会谈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而如果看到所有邻国都按高标准行事,相信中国最终也会适应TPP制定的规则,不会因为中方制定了有利于过去那种经商模式的规则,就让美国去适应那类规则,否则就被那些市场拒之门外。
) j& U; A8 y0 _: e( }* M: c2 E, `+ W
通过奥巴马的一段论述会想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大谈特谈阴谋论、国家至上主义、民族主义等空洞的东西,但如果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整个世界经济是朝向更为高端、文明的层次上发展。的确,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充斥各国政府、组织乃至社会间的激烈博弈,但终究仍然抗拒不了这一历史的进程。中国是一个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人才和民间智慧的国度,如果政府顺应历史潮流,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潜在经济的潜力,无疑将逆转当下困局,前提是需要政府自身的勇气和魄力。
7 O' N, Q2 |) j+ q: i" M
! _4 ~. e5 W/ [9 u4 N0 G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问世,为古典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在此后几百年中,很多理论学者和社会名流对其大加抨击,但他理论思想至今仍然享誉世界学术界。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均参与到他笔下所论述的分工和贸易协作框架当中。你可以攻击他,可以披露他,但不能无视他,因为他通过思考为人类展现这样一个伟大原理:通过分工合作和自由竞争,能够创造物质更为丰裕的社会。, W, L; x |2 F# ]3 X
* e2 h& j! q9 M
随着TPP协定的达成,从长期看,亚太经济格局必将经历重大调整,亚当斯密时代或将悄然来临,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游戏规则当中,中国何去何从呢?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n* a P G4 c4 h4 x3 \/ m1 m
% ?& I) ?- |+ D2 l1 t2 H7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