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对美首次国事访问圆满落下帷幕,不仅给半年来沸沸扬扬的中美关系质变论画上了句号,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正面预期,并成功管控分歧与危机,给亚太乃至世界和平稳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 `0 i! J/ l5 L r4 Z" t4 @$ q+ b) Y+ A2 M) E
151002060918_xi_jinping_barack_obama_976x549_ap_nocredit
m0 K6 M$ W/ {/ y1 Q6 e% ?! |, y' l
习近平和奥巴马在白宫玫瑰园联合记者会上。$ ]" z: o) U$ V9 E8 i5 I/ U
* X" k# J8 n: k- b
这再次表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能、可行、可期,其建立之道,由此也可见端倪:
. a. z& C& h( F0 O/ \/ {+ h+ V, @: X& e: f8 \
——以下博上。美国的精英,尤其战略精英,对华忧虑重重,存在唱衰中美关系倾向,而州及民众层面较少受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问题干扰,发展对华关系积极。习主席对美国外交故而特别强调省州合作与做民众工作,探索中国梦与美国梦相通之道。0 n3 N. x1 T/ E0 r
, W0 m2 z7 D V( Q( n
——以存量博增量。中美双边贸易额年均达60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美投资规模达2000亿美元。对美外交,就是不断深挖经贸合作潜力,做大压舱石。中美投资协定谈判(BIT)因而为各方所看重。9 q1 c1 i' ?$ E& ?1 ]: F6 Z6 v% G
1 |; i! r5 W- O. r' ]: }
——以大同存小异。中美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国,利益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相互尊重,遵循不冲突、不对抗的原则,求大同、存小异。比如此前炒得沸沸扬扬的网络黑客问题,异的是窃取商业秘密的小案件,同的是网络的开放、和平与安全大的规则。把握这一趋势,通过举办中美互联网论坛等活动,推动网络合作成为习主席访美成果亮点之一;通过达成中美气候声明等共识,为年底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为世界所称道。$ c4 M+ c3 N6 G( t
. t: r; Z: o& n: ]- h' |——以过程博结果。美国方面对中国另起炉灶、动摇现有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忧心忡忡,体现在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疑虑等方面。习主席适时强调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合作共赢,化解美国对国际秩序变天的焦虑。习主席访问的成果之一,美国承诺贯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配额和治理改革,这将给中国在这个国际金融机构中更大的影响力,同时美国承诺支持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对正在努力使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来说,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就以提升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能力建设而成功化解了人民币国际化、亚投行挑战美元秩序的结果。' W; d" y& s" ^: j6 L9 k2 U1 v
6 T6 A9 L8 s" G4 u' i, f
习近平主席启程赴美访问前夕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看待中美关系,要看大局,不能只盯着两国之间的分歧,正所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结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应该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c2 J* E' ~8 m' t9 Z
: i5 E1 ^+ d+ ^% }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之道,是不断探索的。习近平主席访美,是这种探索的成功之举,引领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也为21世纪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做出了表率: g" K0 }5 b+ Q6 a
: g, q7 w) F8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