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新网
: S/ v* M) q: F( T! c, g4 _1 Z) K9 x l4 Q+ I9 c$ @
6 k8 g( E- Q. _7 a. W1 W
美国女孩德青看起来瘦瘦弱弱,蓝眼睛、黄头发、深邃的眼窝,说着一口流利的藏语
$ E8 t* n3 `, T1 O. A$ k0 v
J5 C: W6 j0 H4 {% @& p10年前,23岁的美国女孩德青带着弟弟第一次来到甘肃甘南,从玛曲草原买回2吨牦牛绒,经过简单清洗,辗转尼泊尔带回去,给钟爱纺织品的母亲做研究,从此结缘甘南草原。
7 t5 i( ~1 F! t# w& n& m* a7 B ]& n, G0 r5 i) d, n, V
德青的母亲是美国人,在法国生活。“母亲很喜欢藏族传统手工制品,她始终相信草原上独有的牦牛绒能做出世界一流的作品。”德青说,这可能源于父母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草原,她的父亲是来自中国四川的藏族人。
7 O/ e u1 U, m* ^6 [, `; _% y( G; O+ N0 E- V( R. i
转眼10年过去了,德青在距离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29公里处的仁多玛村建起了牦牛绒生产基地。120多个工人都是附近的牧民,他们穿着藏袍,有的织布、有的洗绒、有的浸染,有的正在认真跟尼泊尔师傅学习缝纫。房子里飘着酥油茶和咖啡的清香,牧民的小孩就在院子里玩耍。 G9 c' o: e6 j8 ?) a" D
& x4 ^! H% R9 e
德青看起来瘦瘦弱弱,蓝眼睛、黄头发、深邃的眼窝,说着一口流利的藏语。2008年,接力父母心愿,漂泊在中国藏区寻找创业机会的德青和甘南藏族小伙子依旦杰布成婚,如今33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除了每年冬天带着孩子回美国居住外,她几乎没有走出过甘南草原。2 P5 ?. o( i% ~
- ^* t/ N; x5 m" O/ P& F/ ]9 s通往仁多玛村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分布在草原上,极容易迷路。沿路草场肥嫩,牛羊遍野。这里还没有游客,车辆也很少见。每一个迎面而来的牧民都会认真指着身后告诉记者,“诺乐”就在前面。) I. I* |* g* ^8 }7 N# A3 j
" x* p. f; d0 n5 o( `5 K" ]
“诺乐(Norlha)”是德青自创的品牌,主要有牦牛绒手工制造的围巾、毯子、手包以及时装,今年开始在美国纽约投入市场。( b! F/ j: Y# m4 t. C: d
& h/ t, M k. B$ ]% u5 ~
德青和丈夫亲自设计样品,并在国外推广,先后派员工驻法国、瑞士、香港、上海等地营销。“我们想让世界上更多人知道藏族传统手工文化,希望藏族时装品牌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她说,目前产品已建大数据库,国外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诺乐完成采购订单。3 x( y2 Z& U1 R' j' `
2 y9 j3 n6 W6 [2 _+ B# C* V- k: c7 g& R+ G
草原深处的藏式院落里精致的欧式装修,摆设着所有样品。一个黑色的牦牛绒围巾柔软、轻便且保暖。销售经理多吉介绍,这是供货给爱马仕的产品。
+ d+ T* ?( x- f1 |. C
, O$ i: G( d3 [ d近年来,德青的牦牛绒制品陆续供货给世界多家知名品牌。“我们想做自己的牌子,诺乐是牦牛的意思,也是财富的意思,这个财富不仅指钱,还代表藏族人知足常乐的精神财富。”德青说,甘南草原就是她的家。. K8 C) B4 @8 V* Y
$ T, w, _0 F" P0 I" v德青夫妻还在著名藏学府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县桑科草原开创了“诺尔丹”品牌,主要经营旅游产业开发,包括帐篷酒店和咖啡馆。
: l* ?. J# ?& X1 X+ a% Q$ K) y0 ^7 S) N
帐篷和小木屋都搭建在半空中,四角支有铁柱,离地面约一米距离,房子下草色青青。帐篷酒店内饰全部是牦牛绒产品。从美国请来的厨师做出地道的西餐,很多欧美背包客慕名而来。
: Q7 j4 C/ H8 f
w+ V% ^4 \4 M7 \9 ?' E" ^- t
$ Y$ {/ ]+ M. P+ y/ p0 U# q9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