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金融] 月抛千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到底够不够

[复制链接]
月芽儿 发表于 2015-9-5 2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的报道占据媒体头条,过去两周连续抛售1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更是引起资本市场骚动,抛开大规模抛售的原因,中国现在3.6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保证了正常外贸支付和清偿后,到底还有多少家底,这些家底够不够如此规模的抛售?
3 L! [( ?6 B1 \5 J2 ]# C2 m2 V. D, k+ Q. f
中国现在拥有3.6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几乎占世界的1/3,其中2/3是美元资产。中国拥有的美国国债数量也是世界第一,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总是显得过于庞大,以至于国家都在想办法为它瘦身。9 z, k  E5 o/ u

/ O- ^. k; P* R+ ]5 M但是,真的是太有钱了以至于“花都花不掉吗?”为了回答本问题,我们先从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角度分析。
& \) U, l6 J  }2 X. j* k* [2 k" u2 u
中国的外储仅仅为适度 不及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0 n0 D8 ]1 j+ [0 Z- _3 b9 n
2 R3 @4 h1 _) }
中国外汇管理局总经济师黄国波曾表示,衡量一国外汇储备是否合理规模的标准,各方有不同的认识。但“一般来说,需要考虑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条件,经济开放的程度、利用外资以及进行国际融资能力、经济金融体系的成熟程度等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8 R+ v& ~+ X3 g" F) L% W+ k4 m0 _6 x' S9 ?, s3 M! [8 E
黄国波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一揽子综合指标,相对比较合理。该指标认为,一国的外汇储备应相当于该国的30%的短期外债、10%-15%的证券投资(比例大的适用于固定汇率制国家)、5%-10%(5%对应的是浮动汇率制国家,10%对应的是固定汇率制国家)的出口和5%-10%(比例大的适用于固定汇率制国家)的广义货币(M2)总和的100%-150%。2 {8 V5 O! [6 H3 N1 Q" [- o
9 Z4 Z3 Q) s+ [) b
即如果设X=一国30%的短期外部债务+(5%-10%)的出口+(10%-15%)外部组合负债+(5%-10%)的M2,且X≤一国的外储规模≤5*X,那该国的外汇储备是充足的。(图1)
* Q, i$ k9 ~  o1 K/ B, O# v7 d4 W- K8 a; j7 S9 i

+ X( C6 y" J: L! J* R
; ?, k* D& E) e$ u% q5 p) X; F图1:中国的外储较符合IMF的充足性要求- V7 w  y2 z, N+ W' ?' c: z  k
# n; E- l! C, N

# F! s% g& t# y! X7 @; ?. d花旗银行根据这一指标计算得出,中国央行应该拥有至少2.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中国现在的外储规模为3.69万亿美元,接近上述X的150%,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还是相对充足的。* Y* h4 J: }/ {+ _9 O, J, N
! Z5 P- Y5 v, V  x! l; s# e
但是,花旗指出,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中国外储的充足性是比较低的。在花旗的测试中,中国的得分只高于南非、捷克和土耳其。(图2)
9 t$ K5 y1 E' P6 ~( f* s/ @6 ~0 P- W. g& h' |
4 M: r7 |7 e  L( T' z% ]: `" }7 v: \

7 H( ]8 D0 B) C" H' ~& j
( v5 R* X  I4 o* V# Y" v1 x  L( V2 E# S1 ~/ M7 h) z
图2:中国外储的充足性依然低于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
1 ^# `3 v1 R# ^- l3 U; Z
; J9 H* I1 T& D6 d% C! l# a* d9 I' _; ]2 V2 x3 k; j& H
法兴银行也根据IMF的标准进行了测算,法兴称,中国外汇储备相当于其实际所需外汇储备的134%,换言之,有近9000亿(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储备都可以在不威胁中国外汇持有头寸的情况下进行汇市干预。
; M6 ^: {/ D( _, N) x  T0 B! c5 w0 I  c: V
如果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且按照之前的每两周1000亿美元的幅度减持的话,那么中国还可以继续干预18个月。
! N  v( ?- v$ W7 _5 n* X4 V) Z! u* J5 l% J2 q8 C
第一财经日报也曾报道称,横向比较看,如果以外汇储备实际规模/IMF适度规模下限比例来衡量一国外汇储备过量程度的话,中国为161%,低于巴西的183%、俄罗斯的172%和印尼的166%,在大型新兴市场国家中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h5 p7 L, n" O% m5 {. u# A( ?
5 v- o( R, E: M
可以看出,中国的外汇储备真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也不是外界所渲染的“盆满钵满”。1 x- j* I+ [* ^$ b
( V$ e3 w' X$ V- u9 I- H+ I
危机时期 外储的保护伞很重要0 B1 V# Q& N; B0 c, j; g! t

4 e; h/ K5 z8 K4 C, C以上是从外储本身的指标来讲的,在正常时期,外储的作用就是用来国际贸易支付和清偿的。但外储真正发挥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在金融危机时刻,因为在危机期间,面对大量资本的“外逃”,为稳住货币和国内市场,国家只能拿出真金白银的外汇储备来购买本国货币,干预外汇市场。( c1 |, O* n8 k# u- z: i
- u  Y# z" y! B5 m& C( R0 y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回声仿佛还“言犹在耳”。90年代的东南亚国家固守本国汇率却又敞开资本项目交易,因此当国际资本大肆做空本国货币时,脆弱的经济体制和单薄的外汇储备根本无法抵抗,以至于货币“一泻千里”,经济受重创。因此在危急时刻,外汇储备对一国的保护作用异常关键。4 f. V9 c2 a: ^3 @

# E: {3 B+ P9 k% d  h( C/ k2008年的韩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当时的韩国持有26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于6个月进口、26%的GDP和1.4倍的短期外债。从传统指标看,韩国似乎大可高枕无忧。但当金融危机诱发的资本外逃愈演愈烈,国际投机力量大肆做空韩元之际,韩国央行被迫入市干预,外储一年内缩水近1/4。  i1 Z6 S& q. e7 |% T
0 b4 c- g4 Q+ L: j' S1 w# |+ s1 j
后来美联储通过双边本币互换向韩国“放水”,稳住了韩国市场信心,否则韩国极有可能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 l! n1 Z' ^" n. I+ ?
+ i5 l, t# p2 k
因此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也都吸取教训,大力积攒本国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1998年至2015年6月,较有代表性的泰国 、马来西亚、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分别增长大约5倍、6倍、12倍、24倍和23倍。
! \% n( W" U+ |8 Y' g/ S4 @5 |4 K7 G4 C
我国创新性使用外储 不能“任性”
3 ^; h& ^! W: Q7 J. E* Z( V5 s4 F. _! G' ^+ L2 G8 S* V
我国一直在提倡创新性使用和投资外汇储备,因此可以看到外汇储备身兼数职的功能,主要有三类:政治性项目,如坦赞铁路,一般报国务院审批,直接动用外储;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的丝路基金,目前外汇储备已经注资65亿美元、为亚投行实缴近60亿美元、为金砖银行实缴100亿美元;助力企业走出去,如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掷930亿美元注资国开行、进出口行,并于去年成立外管局委托贷款办公室,以协调商业银行外汇资金不足的问题,帮助企业走出去。
$ Z, x, x$ E) ~6 o+ @: P& b2 |' M" F3 \2 S; C4 x9 ]  }% q9 N
但这些项目对外储的投资也构成极大挑战。如有些政策性项目中因规划欠缺、战乱频繁等因素十多年收不回本息的情况。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动脉坦赞铁路的修建,最初就由中国提供了9.88亿元无息贷款,发运设备材料近100万吨,走过了“一事一报”的特殊路径。而如今,这条铁路已近废弃,年运量不足50万吨,每周两趟客车,设备老化失修,经营难以为继。
$ [2 u1 j' S+ s
1 R* X2 W) |. I& S1 H2 C7 z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一些基建投资项目更倾向于回报周期、投资规模大、地缘政治更复杂的特点,而一旦投资亏损过大,就会对RMB币值造成较大影响。! ?  I# n3 D% m, F% n
8 U0 I' v% v* n$ |( o, v/ j6 C
国家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也强调,外汇储备投资管理,首先保障的是安全性和流动性,其次才是保值增值。所以,即使中国有近3.7万亿美元的外储,世界第一,但花销不能任性!
  x% m: ?3 D( R$ O5 G8 |
/ Q- L, I" Z; H) w,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表示:“不能过分依赖创新运用。外储是公共资源,应该拥有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一分都不能浪费”# f" j. Q9 [( z: N  H7 O! `

0 p" p) I% D!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he999 发表于 2015-9-6 08: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10-3 08:38 , Processed in 0.022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