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媒体称之为“历史修正主义者”的安倍晋三首相,8月14日傍晚发表了一个“谈话”。15日翻翻日本主要报纸,除了有自民党机关报之称的《读卖新闻》外,主流媒体没有哪家认为这个谈话有发表的必要。
7 w9 f6 e; a/ T% c
& E6 Y* Q- ]$ w L- k 打开日本的电视,新闻的热点还是靖国神社。自民党的大臣、党的重要(女性)干部身着黑色丧服,鱼贯而入。自民党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谈“向英灵表示感谢”,英灵何以战死、何以魂归靖国神社?日本为何发动战争?整个身体被黑色丧服紧紧包裹的大臣们,对此一言不发。“310万二战战死的军人中,230万属于被饿死的。”8月14日的《每日新闻》在社论中说。就算不去和日本国民谈战争性质,让国家优秀青年穿上军装,最后饿死在战场上,这样的战争,政治家真的反省过吗?去反思过发动这样战争的政治责任吗?
( F5 W8 O, K5 J* q% p4 l* ^% z3 r+ r# B4 z N6 E- |" R
15日正午,在只为日本战死者祈祷的“全国战没者追掉式”上,安倍有个发言。和14日的谈话不同的是,他完全不谈日本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者责任,让人们心中刚刚开始感觉到的那点安倍内阁希望与亚洲和解的意愿,忽然又飞到九霄云外了。这无疑在说,前一天傍晚发表的安倍谈话,不过是个嚼舌、没有任何必要的废话而已。至少安倍两天的言辞大为不同,孰是孰非,真真假假难以辨认。
/ L/ M; g; P" F1 k; j' m' e* y
* b( O! @3 j+ J! I, j+ O 比“村山谈话”倒退了十万八千里
* k t, U5 z: j, I7 q( R
7 U' `1 r. W0 b! z 日本媒体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安倍谈话中是否会加入以下4个词:1)侵略、2)殖民地支配、3)反省、4)道歉。
- O5 h* h: p1 z# ?5 _* ~! \" v( a' p- p( |* E& T
咋一听,8月14日晚的安倍谈话,这四个关键词全都用上了,应该是全面继承了1995年8月15日村山谈话的主要内容。
4 ^1 D7 C2 ~5 A8 Y, a3 p! I4 F# v' {6 b$ S9 h9 z
但在安倍谈话发表两小时后,原首相村山富市接受了日本媒体的采访。媒体问到对安倍谈话的总体印象时,“完全搞不懂!”这是91岁的老首相最直接的表述。
9 Q: g) ^0 V/ e5 b; b, Q( z: }" U) @$ b( l3 m3 ^3 n, Q
听话听音,的确在安倍谈话中,四个关键词全部出场,这似乎已经表明安倍与日本右翼势力、在历史问题上一味主张开倒车的政治家划出一条界限。但让老首相大怒的原因,不是有没有使用四个关键词,而是谁在侵略他国,谁对周边国家实行殖民统治?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家该反省、该道歉?安倍谈话中这些问题的主语无一存在。人们不知道主体是谁,至少日本国民听起来,侵略、殖民地支配和日本无关,反省道歉也不是安倍等日本政治家的事,那是一个宇宙中存在的抽象问题,和日本发动的那么多的战争,造成那么多的伤亡,留下如此惨痛的结局,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3 \6 g; s# o' l
! |) W8 u" b( n! u* d 安倍谈的反省、道歉,“只是将历届内阁表明的内容作了间接的陈述”,8月15日《朝日新闻》社论一针见血地这样指出。该报认为,安倍谈话已经退回到村山谈话之前的状态。# n! C' a! T- T+ k Y. [' j
. V. X, m$ v# R% V/ Q
这种倒退让日本失去了在战后70年的时候,与亚洲各国“和解”的机遇。当然,安倍内阁也无意在历史问题上与亚洲国家和解。日本太多的民众认为,通过保有 “集体自卫权”,让日本具有参加战争及发动战争的资格,是安倍内阁最重要的政治目标。有了这样的政治目标,去反省过去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及殖民地支配,为这样的行为作出道歉,这在逻辑上是一种矛盾。让日本回到战前的体制,该是不少日本政治家的重要行动目标。这不仅仅是从村山谈话倒退的问题,是日本到底与亚洲国家“和解”还是“对峙”的问题。再嚼舌,这个问题绕也不过去。+ q( w" q2 Q' k9 V- `- f( h4 Z) }
7 u: U l/ m1 y$ N9 L8 Z1 S8 p 不承认“侵略”是安倍史观重要内容
i3 N* d' {' \! ]. P0 j# v" s- ]" R
) G( l' h. @; \5 y1 U 和只有1304个日文字的“村山谈话”及只有1145日文字的“小泉谈话”不同,“安倍谈话”洋洋洒洒3433个日文字,加上谈话发表前后的各种说明、解释,大致接近4000文字。' m& ~6 h$ k) `8 \& E
) Y7 s% Q ]* P* U& @ 安倍在出任首相前及出任首相后,在侵略战争问题上说过很多话。“不存在侵略的定义”,“慰安妇问题不存在强迫性”等等该是他的一贯主张。在本次安倍谈话中,这样的观点“坚持”了下来。表面上谈的侵略,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在安倍谈话中并非一回事,安倍也没有将日本发动的战争明确定性为“侵略战争”或者是 “掠夺殖民地的战争”。 T9 s4 C6 @1 K9 h% w4 k
4 }& h+ E8 H: J0 g! W 在本次安倍谈话中,他认为“日俄战争的胜利也鼓舞了广大亚非国家的人民”,似乎日俄战争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这可能与安倍对抚顺大屠杀“一无所知”有关。, k2 X3 g+ p6 t) M" }) |/ A! I
7 @/ K* U9 ^: S D 和中国相关的部分,在本次安倍谈话中共有5处。第一是“满洲事变”,也就是我们说的“9·18事变”。安倍给定性为对“国际新秩序的挑战”,未作更深层次的说明。第二处谈日本的年轻人在中国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未谈这些年轻的生命在中国等地造成的数千万平民及军人的伤亡。第三处谈需要铭记在中国等地遭受的战争苦难。第四处谈数百万日本军民战后回到日本,三千被遗弃的儿童被中国人抚养。安倍这次忘记了说一句不杀之恩与养育恩情,而突然将话题一转,说起欧美国家的战俘问题。第五处用词比较深刻,说到“在战争中饱受欺凌的中国人民”,体谅“他们能够做到这样的宽容需要多么宽大的心胸,多少的努力?”
8 r+ j; o# v/ ^( i6 h1 L- m4 |2 _" B0 C' C; e2 n. b5 B
有点阅读能力的中国读者,从这5个谈及中国的地方,最后能感受到安倍谈话的“反省”或者“发自内心的道歉”吗?能因为有了这样的谈话而在内心深处,愿意从对日本的宽容变为与日本的和解吗?安倍谈话本身也没有表示出于亚洲国家的和解意愿。+ M- P' b0 g `+ `& |/ p
* @2 m1 k9 Q0 B0 j
不仅自绝于国际社会,还“自绝”于日本舆论
; p, H. U' c- J( J: ]1 g/ A( A
7 X. ]' w+ f. O 内心不承认侵略,不愿意道歉的安倍,在日本国内政治舆论等重重压力之下,不得不在谈话中使用省略主语的方式,藏头露尾地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国际社会,有悖于日本通行社会理念的史观,除了绕舌外,给人的感觉便是开历史倒车。
& I/ c4 J# S) H4 ^* O _
. W- y! t* H9 j8 P4 {: ? 村山谈话明确指出发动侵略战争的是日本,而到了安倍这里,变成了“事变、侵略、战争。任何武力威赫与行使,以此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绝对不得再次使用。”主语没有了,日本的责任消失得无影无踪。
; Z' L$ p( {! W( _- T+ [7 b2 h. t6 d% B' C. V! g" G1 g- a& I
安倍开始强调“我们的子孙,不该继续背负谢罪的宿命”,这该是安倍最希望的。有了这样的话,安倍谈的所有与道歉有关的词汇,变得苍白无力了。嚼舌最后是不能获得理解与原谅的,有这样的安倍谈话,反而让亚洲国家更加对日本不信,不理解。加之此时安倍内阁的大臣们成群结队去靖国神社参拜,那结果就更不言自明。
) _+ m5 t. s/ s: M
0 U8 b1 [# b# T+ [+ r i* W! r, } 从安倍发表谈话的结果看,日本舆论给出的严厉批评不亚于其周边国家。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在大幅下滑,谈话中出现了安倍支持者们所厌恶的“侵略”“殖民地支配”的字眼,让不太懂安倍修辞,没理解安倍“春秋笔法”的右翼们,感到安倍在背叛他们,这部分人对安倍的支持也将会渐去渐远。
2 G8 n' S R7 S J) p) ~
. R, m% i' N7 [5 @ 这半年,开始时决意要发表一个与村山谈话截然不同的首相谈话,到备受国内外指责,只好决定发表一个不经过内阁讨论的首相谈话,再到经过内阁同意的正式谈话,安倍在谈话问题上一波三折。日本国民的总体意愿,国际社会的普通准则,如果安倍置若罔闻,这个谈话就是危险的。可惜今天的安倍首相,开了一个违背国际舆论的倒车,让亚洲与日本的和解在战后70年的时候,变得愈发困难
6 g( x/ U$ y0 g$ J5 ]
3 i( p7 p; p' U9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