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投资者表示,天天阴跌,跌跌不休啊,越等越亏!终于熬不住,割肉了。梁阿姨颇为苦闷:“说起就是辛酸泪啊,一个星期亏了7万多元,之前被套两年多,今年难得刚刚解套,原本想在行情好时再赚点零花钱,结果栽到沟里面去了。”) q5 }" x5 e; U# J3 J9 J9 F* Q
4 k6 G. i8 e. Y6 e" M& }3 v7 ?, \
广州投资者沈先生说:“说好的牛市呢!这周跌幅把两个月的收益完全吞噬,成了白交易。”
2 L3 K: b, k+ _; J% m; I0 g: U- Z, b3 w" m! N
昨日在朋友圈,段子手为苦闷的股民们送来温暖:“世上本没有跌停,割肉的人多了,就成了跌停。”同花顺统计资金流向显示,沪市大单资金净流出189.86亿元,深市大单资金净流出141.47亿元,创业板市场大单资金净流出12.87亿元。房地产开发、银行、电气设备等三个板块位居板块大单资金净流出前三,63个板块大单资金净流出在亿元以上。0 Y6 z9 T* o+ k- I \! u6 ]! }/ H
* x7 V* D5 {. k& E 与新股民不同,在营业部里大户陈先生很淡定。他说,周二反弹中就已经清仓。面对着近千只跌停股,遍地是机会,下午在跌停价抄底两只股票,“跌停潮说明大家的看空情绪非常极端,肯定会有很多个股被错杀,这波操作也算是高抛低吸了。”
2 Z3 d: ~! h9 O) ^" [8 V# A5 \& h
根据中证登披露的5月月报,持股市值在50万-100万元、100万-500万元、500万-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的户数增长分别为9%、14%、19%和21%,个人投资者中的中户、大户数量维持上升状态。
# N2 }+ o& I) B1 O( @7 u
- o, z+ U( P9 h4 G( ^9 ^# f 趁机抄底 机构与香港投资者买进3 R" n4 k" y+ ^8 U' ^5 K
3 I$ d- R) g4 q+ O 与内地投资者忙着跑路不同的是,香港投资者利用沪股通不断抄底。沪股通19日净买入额为78亿元,为沪港通开通以来的次高值,仅次于去年11月17日开通当天的130亿元。截至19日收盘,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剩余51.96亿元,占比39%,即资金净流入78.04亿元。# T% x a% W4 ]& f+ j
7 D3 K1 v' h: _; w
机构也纷纷在大跌中买入。在证监会昨日例行发布会上,虽然没有提及股市暴跌,但提出6月10日此后三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总体净买入,并未出现大量卖出。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6月以来机构专用席位对418股进行买卖操作,合计净买入金额达百亿元,创今年月度新高。% Z, i1 T* k$ D; q- a# `2 ]/ h
; _5 K% D3 L# A 今年前6个月,仅1月份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净卖出操作,净卖出金额达23亿元;2至4月机构净买入金额持续增,6月以来股指高位震荡,但机构净买入金额上升至百亿元,尤其是6月15日、16日两个交易日,在大盘大幅下挫情况下,机构席位仍出现连续净买入。$ ]* C/ {1 U- Q; w
% Y5 ?# ^" y# F 股市为何连续大跌?
r( m5 s; s8 h5 E9 _0 {3 r' r1 Q) J/ W2 k" ^2 y/ S* n
杠杆推升牛市不可持续配资爆仓平仓加剧波动$ K3 G9 e5 o/ t$ |. r- c7 e k
4 f7 P6 G |( {9 A4 z 市场人士认为,场外高杆杠比例配资爆仓形成的被动性平仓效应加剧行情短期的波动幅度。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少君说:“带有明显杠杆特点的资金推动,使得市场在上行时呈现疯牛特征,在市场下行时也常伴随大幅下行。这也是为什么年初以来已经出现几次单日超过5%的跌幅。”
, l' p6 } B2 x$ b3 c1 z1 S6 c+ a
9 L _. E' ?) i+ o1 O 本周所冻结的打新资金规模可能为A股史上最大,以及未来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的推出,使投资者担心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南方基金投研人士表示,受短期资金面干扰,近期市场连续下跌,引发一定恐慌情绪,在恐慌情绪彻底扭转前,市场可能还有一定下跌力量,但当前点位其实已经提供一次较好加仓机会,市场应很快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1 v: h- N+ W3 X+ N/ V P7 w, q7 l/ t3 p
广证恒生总经理袁季表示,去年开始两融余额持续大幅增长,信用账户开户数急剧上升。为防范市场风险,监管层加强两融监管力度,券商开始上调保证金比例、调整两融担保股票范围及折算率、控制信用账户持股过于集中风险,市场加杠杆已至瓶颈,靠不断加杠杆推升的牛市已不可持续。券商收紧两融会抑制短期过热情绪,市场慢慢回归理性本质,有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5 K) r5 u3 a8 q* g. Z
, g$ N2 \% W& c) S5 ~3 a4 x5 W n; o 前海开源基金投研人士说,创业板自上周以来便展开回调,在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持续大幅下行或会引来新的“抄底”资金的进入,但目前时点来看,创业板指下行空间远大于上行空间,即便短期出现一个超跌反弹,前期强势表现也将告一段落。
# N. x& k3 Q% v9 U# _
9 M8 _( [8 d' n/ z& O" k 机构预测后市如何?
1 T; J+ z9 F# Y" k" F3 y1 O* E* N! a
调整或延续较长时间短期内不会再创新高
3 m# s6 t- p5 ^' ]& ?) S8 Q7 D( C+ N E5 \5 M6 c/ m/ d9 J9 C M
海富通基金表示,4500点之后市场可能会趋于保持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但不排除下周是年度中期的最后一周,会有一些资金紧张的情况出现,对市场会有震荡反复的影响过程。此轮调整之后,一些杠杆资金会变得相对规范。实体经济方面很多改革、转型事件驱动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后期更多或是结构性机会。当前周期性、结构性因素叠加下的货币宽松、并购重组正反馈效应、存量财富再配置、国企改革有序推进等驱动因素并未发生变化,牛市行情尚未结束。1 g- F1 t* O% Q
& k) ?4 ]$ u9 t Z- `" g, \
民生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少君说,随着分歧加大,市场会在5000点附近犹豫、徘徊,但其结果是涨速放缓,不应因连续上涨而认为市场没问题、没顶部,更不应因连续下跌而认为市场没前途、已见顶。( Z h0 D4 Z2 R
; H: M& y; W5 E+ c: \" E" p
不少分析师也提到,政府关注重心开始从股市向债权市场倾斜,宽松也正在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海通证券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认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短期最大风险在于宽松货币政策延后的风险。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也表示,前期股市的上涨使得政府对股市不再担心,但贷款在内的债权融资并未出现快速回暖,给稳经济带来压力。政府把重心转向债权市场,降低长端利率,可以刺激消费、投资等需求,以及引导贷款、民间资金等更多流向债权市场、实体经济。
1 Z1 l* o$ q/ K4 ^6 L+ x" z
; N: ^/ V7 x# A' k/ v 汇丰晋信投研团队认为,此次调整可能延续较长时间,短期内或许不会再创新高,场外资金入场也会更谨慎1 M4 {# P% {! _, E8 `9 O1 V5 t+ b
* h" \* G! C#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