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09年华人离婚比例平均值为5%,而同年美国家庭离婚率为10%。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据发生了变化。2008年至2012年期间,美国华人离婚率增长为10.4%。# G! {. Z/ F* ^. j; q' \) l, N
不甘“围着灶台转”" ~! o8 _. V1 _2 E0 y1 ]& S# {
! T, G4 t# P' N1 W 这一最新数据发表于马里兰大学社会学家菲利普·科恩(Philip N. Cohen)教授主持的Family Inequality 网站。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分布在18-54岁之间。其中提出离婚的女性明显增多,大多是有子女,事业、经济稳定,个性独立的中年女性。纽约律师苏珊·爱德华兹(Susan Edwards)对媒体表示:“从一个层面来讲,很多移民家庭夫妻关系破裂,却因为离婚成本高等现实问题而继续生活在一起,这无疑对婚姻双方、子女或整个家族都是一种煎熬和伤害。”
% [" x8 E! D/ u0 G0 m* X( ?: x( I% ~! @
就像美剧《绝望主妇》一样,美国很多女性一旦结婚、有了孩子,便辞职在家相夫教子,主流社会也认同家庭主妇是值得尊敬的职业。可偏偏有天生“不安分”的女性,不甘“围着灶台转”而把曾经的理想、兴趣爱好全部放弃。于是,矛盾产生了。
& F& h% ?! u, G- l8 I" I. _+ b, }) o9 d' ~
43岁的维科·徐从去年夏天开始与丈夫分居,“很多女性认为婚姻是最后的归宿,其实我觉得婚姻是人生前半程的结束,后半程的开始。而我的后半程却寸步难行,所以还不如重新来过。”; L, L) q2 `) T; `; H \ n
, N4 }& J0 w# b5 k
Vicky Xu的梦想是开一家设计公司,因为结婚生子让计划搁浅。在儿子10岁时,她终于重返职场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却因为忙于事业疏于料理家事,引来丈夫的不满,久而久之矛盾加深。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带着13岁的儿子独立生活。分居即将一年,日子虽然辛苦,却让她有了一种重获新生的自由感。
5 }$ h z0 y4 u" o) O! g
. f2 i; Q8 A! I$ j 像Vicky Xu这样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大陆新移民女性遍布美国的各行各业,与“80后”、“90后”的新一代女性相比,她们的婚姻观大多传统而保守,在家庭生活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感受。而落户美国后,在西方开放、遵循自我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冲击和影响,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被唤醒。
% R. [- N4 _ L$ B$ a
, _* G/ H# g; p' B/ S& E( u* U
9 R- }( A; @; G( ]. ], r7 i3 w6 @) P5 w' j! u7 D: ]
退休后各自生活, y! R; G& w a/ X' M
) H( G$ M; T+ ` 70岁的琳迪·布兰切特单身已有十余年,提起离婚的原因,她说其实很简单,当时刚退休的她与丈夫的兴趣爱好发生变化,不久两人和平分手,前夫搬到新墨西哥州,她则背着画架四处写生,退休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当孩子长大成人,各自有了不同的生活之后,我便更加关注自我,凡事听从内心的感受。我身边很多朋友离婚也是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快乐。”. e$ l4 U- L6 s; [9 ~7 u- m
0 ^. l! ~) K9 D. j/ P 相比之下,杰妮·王的遭遇显得颇为曲折。她结婚20年了,初来美国时,先生为了供她读书,休学在外打零工。毕业后,她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先生也陆续完成余下的课程顺利毕业就职,两人共同奋斗慢慢扎下了根基。女儿出生后,她辞掉了工作,在家带孩子。如今女儿已经到了快上大学的年纪,她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新的打算。( E+ N7 n* X6 a8 ]( |0 e( O# {3 d1 K
7 W4 D* c+ [1 }) ~% U# ^ “其实我一直过得很压抑。我先生是一家之主,什么事都要听他的。他对我和孩子过度‘保护’,只要是与外界接触的事都不让我做。每天除了接送女儿上学,我都呆在家里。他还喜欢隔三差五查信用卡记录,有超过100美元的消费,就要问个清楚。这么多年我已经很少见朋友,也几乎不自己购物了……”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些都是琐事,但常年在这种无形的精神拘禁下生活,让她愈发感到窒息。在多次与丈夫沟通无果后,她决定“自我救赎”。从事过生物制药统计工作的她,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很快得到了一家公司的工作机会。她说,“我已经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他觉得我疯了。可我考虑得很清楚,这个决定不会改变。”
( h$ Q$ |# R0 a5 R' U6 D
* |( h" S' Y$ V9 D! ] 新移民的新挑战
& u0 N3 f3 ~% g) j0 ~: g
1 |6 ^6 f3 `/ w2 S& @9 D 弗吉尼亚华裔社工特雷莎·张(Theresa Zhang)说,“新移民的生活方式会直接影响婚姻质量。‘以家庭为重’的观念在东西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西方人更注重的是婚姻双方的心理需求和个人价值体现,这是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的。而一部分男性还在固守中国老一套婚姻观念,这在当今的中国社会都已经过时了。”
& |4 F5 b' V- V) z' ~8 M3 U; O5 r" M
如今,中国进入美国的新移民人数逐年增多,与上世纪80年代的移民相比,他们语言能力普遍提高,也更容易接受和吸纳西方的文化,尤其是女性在精神层面上会更加关注自我意识。当一切稳定之后,随之而来的精神追求、自我价值等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这是新移民家庭在融入美国社会过程中要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8 `* s* J8 J H" `6 P2 {+ [% u
E. ] r* n" v [4 \9 ^9 \6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