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新京报 中共反腐对“长子”痛下狠手,2015年春节过后巡视组“复工”后的首项工作便瞄准26家央企。近日,有消息称,中国国资委将耗资千万委托第三方机构核查央企海外资产。此前,全国政协委员董大胜曾透露,中国中央企业共有4.4万亿元(1元人民币约合0.16美元,下同)境外资产未纳入审计监督。
- a( Z: ?4 c& ?; E3 ?
$ A8 |5 s" R Q* t3 m3 T& u 北京时间3月17日,国资委发布采购公告,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2015年度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和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服务进行采购。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总预算为1,240万元。对于国资委此次罕见的使用了第三方机构检查央企境外资产,外界解读为国资委要对央企境外资产进行“摸底”。这次出手的并不是国家审计署,而是国资委。
2 P# p0 D9 I' J. a
$ o8 I' u, A( {+ |8 f 国资委耗资千万招标核查央企境外4.4万亿资产4 a' {' F* L( O/ i) |
4 L7 _& ^3 c `- {4 F
据陆媒《新京报》报道,国资委主动对央企境外资产的了解,并非首次。除了上述2010年发布的调查数据之外,近五年来,国资委针对央企境外资产多次发布监管文件。
% j. a1 ?0 X* ?8 `. j
9 z! ?0 O# R% j: e9 t3 M8 h( P" S 2010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清理规范境外投资中个人代持产权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年,国资委相继颁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对央企境外资产和产权进行规范。2012年,国资委再次发文,《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直指近年来央企海外投资出现巨额亏损问题,要求央企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
% M4 X8 `7 u3 x# ~, [, a: z
; R& o% Z4 d) U) b' N3 ]4 T( i 尽管国资委多次发文,但目前仍未建立起对央企境外资产的审计制度。0 C5 ?; }! F9 s1 y
6 K1 H0 H1 b- {9 T. O7 o; n+ S& i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因为审计力量不足,中国目前没有实现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审计署受一些部门的规章和要求的制约,只能对企业领导人员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业进行审计。2008年以来仅对国资委和财政部监管的118户中央企业中的57户进行过审计,对中央部委所属的94家企业,以及很大部分央企的境外资产,基本上从未进行过审计。2 G3 M, s4 w6 C- d% N9 |* Z
0 J' L- A5 u: o3 |8 q+ s8 N1 [8 U' i
对于国资委此次的“核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第三方审计虽然有利于打破企业内部已有的利益格局,但这并不是主要方式,不能完全依赖。应该是国家审计为主,第三方审计为辅。“国资委此举还是初步的动作,下一步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企业内部审计、国家外部审计以及独立第三方审计,三方同时发力。”李锦说。- E" ]! y+ C/ f2 o' N
' P5 v- l1 Q- }% b
在近年来的“走出去”战略下,央企作为先行者,不断的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从中石化集团获得的资料显示,近些年,境外资产已经占到中石化集团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2012年8月,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曾表示,中国石化海外资产总额已超过6,000亿元。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石化的投资、贸易和工程服务等业务分布在55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资产、收入、利润占比分别达到37%、31%、23%。
1 k m: T( T n# W% U" `% k4 _' ?- x4 I7 w1 i
电力行业央企亦是如此。从国家电网获得的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国家电网境外资产达到298亿美元,是2009年的17倍。
1 n% F/ y8 F3 K% Y3 o; E
8 E" \( j/ c0 x# L1 Y6 u 根据国资委去年发布的《中央企业2013年度总体运行情况》,截至2013年年末,中央企业资产总额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7%。2013年度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4 V |. Z4 Q! e. G3 T$ a
9 v4 e J9 m3 Y8 [4 Z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张毅在上个月透露,中央企业境外经营单位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占比分别达到12.5%、18.7%和10.6%。根据上述数据粗略计算,2013年年末,央企境外资产总额接近4.4万亿元。+ c# \4 [5 r* j6 t- n
+ ]6 q- _" ^; f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委2010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当年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的37.7%。也就是说,2013年较2009年,利润占比大幅下滑。9 L* |; r3 M6 N( y! j
/ e4 {4 ^, ~; [6 Y# g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央企海外投资“腐败”频发,投资亏损、人事震动屡见不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央企之一是中石油。中石油集团每年会有大量资金及项目放在油田勘探与开采、海外收购及石油工程、贸易等领域。曾先后在中石油旗下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香港相关公司担任要职的李华林,长年负责中石油的海外业务,而他正是中石油窝案的第一批落马者中的一员。同时,近年来央企海外亏损问题频传,如中航油燃油套期保值巨亏5.5亿美元、中铁建在沙特项目亏损41亿元等。% i" w2 c/ n7 ~% F( m9 N
+ K& w& G) E7 C- `2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今年两会期间的提案备受关注。他建议,要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审计全覆盖。董大胜建议建立对国有企业经常性的审计制度,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等情况,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要争取做到每年审计一次,或者两年审一次,一次审两年。$ ~$ Y7 L5 t1 _* s! b. t% z
" T* [+ ~/ Q2 S9 N
董大胜表示,境外审计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国家审计方面,除了人力资源不足以外,还涉及投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中国公款如何出境等问题。但他坚持认为,第三方不能代替国家审计。他说到,自己在两会提案中提到的纳入审计全覆盖,指的是国家审计,而不是第三方。
n1 j0 u3 M4 N- A3 h9 m/ W7 x, x% Z* Y+ t: A+ x. Y; R0 C
1 Q/ A6 V* J, C* u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