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风口在房地产,与房子相关的人都飞起来了,而现在中国人又站在一个造富运动的超级风口上,这次你还想放过它吗?6 V1 O+ Z. R7 M* E& d( f. M
0 g9 f' ?5 Y. w! v! {3 n2 h
- E4 z- ?4 Y9 |. I" ] 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结余3.06万亿元养老金将有部分资金入市。这为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这股疯牛又加了把力气。2 f! r4 b' F/ Z
# ^4 }- ~" x3 R& \
4 z/ F# l& N+ e- X' N2 w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虚幻的牛市,其实拨云见雾会发现,牛市早已开始。如果放在历史的维度看,以2013年为起点的10年,A股正在上演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超级大牛市,这一力度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
1 u0 D6 s9 e$ a6 |$ {8 L
, B! E6 m5 B: ?
2 N/ X; E! Y& `" l( B 中国正迎来下一个造富运动的超级风口。
: Q; ^' B7 k# n2 t- ~* M4 E7 E
7 _9 _! X) B" x3 ?& ^& i
4 [3 P/ Q0 [4 r0 a/ F, w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造富运动,无论从人数上,还从财富总量,均令西方瞠目,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它的背景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x ]7 Z# _4 n6 E
5 ^2 x, L, q" R3 D2 n% ?
2 ?9 G- Q" @* s4 [2 z* J 第1波:1980年代,当时暴发户主要是“倒爷”,靠特权批出内部低价商品,转手到市场高价卖出,小到肥皂,中到电视,大到钢铁汽车。其巅峰是 1989 年牟其中从俄罗斯倒来一架图154飞机,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这让他成为中国最大的“倒爷”,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因为他知道俄罗斯飞机卖不出去,却急需轻工业产品。据他后来自称从中赚了8000万到一亿元。
( w. e6 a& [5 ]6 `! z% t/ P$ `1 g7 Y; \8 ~! q
2 P* q; `& U: p- o6 C 第2波1990年代,主要靠两种模式:民营制造业,比如广东顺德的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始创是乡镇企业,后转为私企;股市坐庄暴富。1990 年A股开启后,坐庄操纵盛行,大批亿万富豪涌现,以德隆系的唐氏兄弟最著名,在21世纪初股市低迷中,大多数被打回原形,唐氏兄弟也破产入狱。
% V% R8 u$ j5 d$ q+ ^0 D& L# @# E A0 y
7 Z) t# u4 \& W2 B& T 第3波进入新世纪,国内百亿级、千亿级富豪层出不穷,这来自于三个历史性的机遇。一是“世界工厂”。国际资本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结合,西方市场向中国打开,很多民营制造业老板抓住这个机遇,由此身家十倍增长,成为亿万富豪。* V: W9 Z, r2 B- B
. F' H$ I& K/ N2 A" M9 m7 Q
4 L& ~, g0 t' x f5 U7 {3 F/ W3 J 二是“房地产市场化和矿产私有化”。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创造了一种敛财模式,把原本属于全民的土地,以招拍挂制度将价格推到了中国普通居民承受力的极限,这个超级泡沫背后的财富再分配造就了一个人类空前的富豪集群。如今中国亿万富豪中近一半是房产商,身家最高的如王健林如今已经超过1000亿元;三是“人民币升值引发国际热钱投机中国”,助推了2007年的超级A股大泡沫顶峰、 2011年创业板造富顶峰、2013年楼市顶峰。! \6 N+ g9 p8 q' e, |& V+ A
4 \5 W( v( m$ A4 N) r; f. r: h
" p" A& o1 d* ^$ A* t1 T. |' f# P 而三次造富运动历史的内在逻辑是:经济发展的优先秩序取决于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在芸芸众生难以看透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布局,说到底,国家如何发展,以谁为优先,都是国家的一个局而已。
2 s& Q; `1 @$ O
, c( |' [% j# {) U* \2 e2 p8 i m6 h% P) \) p4 O6 Y0 [% r
而其中有三个问题则永远标识着决策层的方向:
3 j! C4 d, s2 @1 I5 t" P
/ c b4 ], C; Z/ w4 F4 B$ Z. e9 r8 N, b s# ?2 ]5 g
通货膨胀:历届政府都担心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是解决大量货币的去处。# X) u; V9 u6 m3 ~9 E5 N
/ J. c2 T% X$ ~, k
& J; C. Q( {! J) x) o 失业率:失业率同样关系到政府的稳定,解决就业的关键是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V6 H6 T* T. G: `
0 e o1 P8 M4 O( X) w" y5 ?
7 P6 S T3 {) O9 B2 S4 |( [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关系到老百姓生活水平能够提高,也关系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6 q5 J. K; r/ p1 k9 J+ W
# I( q$ r* x2 O5 s* L% ]
! D7 A9 A7 N# E5 X" W
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或许就不再疑惑为什么过去10年房地产得到极大地发展,为什么过去10年中国最富有的人员都出现在房地产及其相关领域。0 z: x. c: u y, }3 {$ R
" H# u. p! L' C8 V. @) ?
# G( Z) ~# E* `$ k 2002年,这三大问题:
! m- h' r0 p2 P# ~8 ?; v7 ~8 Q" C4 Z1 e; z8 Z* _! h6 H! K1 h# M
0 i+ w; b+ |% O8 z9 F) m' L1 @. t
通货膨胀:当时银行有8万亿元人民币的储蓄存款,号称笼中之虎,中国曾经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较高的通货膨胀时期,对于通货膨胀谈虎色变;
# v9 \' j6 D* G+ A4 t
8 `/ K2 [9 e( U
G0 @4 t% u1 d2 U 下岗失业: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普遍的下岗失业;
' Q/ x. m* l+ N1 D
7 N4 Q& |" d0 y! m9 ~4 _! f$ k8 @) B. p( F) t; I
经济发展:重化工业领域仍然相对落后,严重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 M: l% M$ O. ~8 y3 s; k1 }4 z! ?& w9 Y, M
& Q! |3 Z J) X/ j# e4 H- t1 u$ F# }
决策层必须寻找一个发力点,既能解决通货膨胀,又能解决下岗失业,还能实现重化工业的大发展。: ^" d0 i: b+ ?7 w$ E
( c" e1 _3 G4 T3 t* W9 ^8 Z8 k) p L; X
当时的中国只有房地产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一方面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容纳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产业链非常长,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能力强,而且与重工业高度相关,而且房价的上涨,当时还不会引起民怨沸腾,因为,农民有土地,城里人有简单的分配房。2 d8 Q+ h, U0 t1 I l4 v
6 ]/ x! M* k" o3 {: o3 O; r; L7 N+ N7 z' d9 T
在这种情况下,将房地产作为发力点成为必然选择,使得房地产成为过去10年大量货币超发的蓄水池,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及经济结构重型化的抓手,从而导 致房地产的10年上涨。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房地产越是调控,房价反而越是上涨的现象。当时通过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发家致富的人士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利用了这个局。$ \1 z4 _% Z9 U' F3 S
% K# B3 @" x5 B- {, `! \( J+ a
/ _% G3 n* [8 H2 R& F 按照同样的逻辑,我们来思考一下未来决策层会选择的支点。
4 r% l# Q6 ^% [- t3 m" F4 Y& M# L6 M
- u( O/ j9 G) Y( q3 A# o0 l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这三大问题:
0 J( v) i9 F/ R+ d8 K6 {; j" P" u" J+ ]# P, i
; P; F& d) F# b6 U* w1 Z1 @7 N! H 通货膨胀:中国目前的货币存量已经超过120万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10年前的8万亿元,甚至高于美国。
% P2 C: N1 ?6 n( f- t* a+ Y, {( E% N: s% |2 W- ^. u
- d: W, ~0 H& }/ w2 E0 R% ` 表面上看,现在短期出现了通货紧缩,其实是阶段性工业产能过剩导致的。一旦笼中之虎放出来,通货膨胀成为必然。中国的潜在压力无比巨大9 [8 T1 a3 ]0 A# a: f7 ~% X6 X. ~
4 Y' }4 ]# v4 P; i
3 M. b" i0 Q! v6 T# y% _ 银行不良资产的解决,社保资金的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去化等,都需要政府买单,财政赤字是必然的。
8 z. a( L& `8 H% {& H3 @4 E: F& b& v e; B0 u
4 @; _! `* @& m6 ^
失业率:由于经济处于转型过程之中,经济增长率的不断下滑已成为定局,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不断下滑,甚至是绝对下降,就业压力是巨大的。4 s$ u7 Z8 h7 n. E4 e
' ? w9 A. [, [7 c, ~# v
! T. y5 b- M% d6 { 经济发展:房地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已经筋疲力尽。由于房地产发展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发展,结果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继续按照原有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致呼声。7 @3 w7 n) g% j6 K9 l# I
1 A+ V6 [) @( n( _5 U/ R$ @. Y; y6 F+ x& X- B9 j( r$ @0 c7 @
同样必须寻找一个发力点,既能解决货币的去处,又能化解通货膨胀,解决下岗失业,还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朝着欧美式的消费型和科技型经济方向发展。1 b1 S) s* X( e: }$ u' W
o' G$ h/ I% u2 _6 Z8 u
' _5 g2 c8 W* H! q 而目前中国只有股市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一方面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容纳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与众多产业高度相关,只要股市好转, 许多产业都成为受益者,另外,股市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佳场所,大量资金一定会追逐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普遍都是消费型和科技型产业,属于绿色产业,不 需要消耗太多国家资源。- ]8 v/ {* ~' J/ W" n
) R: C1 X" L" r" X/ P4 `; v# T
, W/ C. z( j+ ~1 K
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着眼点就是实现股权和股票市场的超级繁荣。" X5 {7 O; y# t# }5 P
' t' U# i% d% C7 J/ c9 E* {+ @; L4 H9 G
因此,与其让资金流向房地产和高利贷,还不如赶往股权和股票市场,这样反而有利于国家的战略发展。3 F- g. K: l* _0 d" ~0 ^+ a
7 ~# U6 M+ n/ O7 B
3 a: a# y6 T+ \ 央行近来不断的货币政策可以检验这个逻辑:
, b3 K5 H7 M( T* y6 h; W8 @- u" i- o
) ~. r4 S+ C: i; K/ o7 }- i 去年11月下旬,央行时隔两年半后首度宣布降息,曾推动A股走出一波快速上扬行情。截至今年1月创下3406.79点的阶段高点,上证综指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实现了近四成的惊人涨幅。
- d3 _# r9 Z. p# Z1 k# g8 W; J1 u1 ]: @ _, V5 }" a
; ?8 `' ^/ D* E& y% U, L7 [4 h
进入农历羊年以来,市场期待已久的再降息再次落地。2月28日央行宣布,自3月1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 x- _% T+ |% G0 |
4 a6 V0 f. g0 ]" N$ ~) y. G5 n
! w: c- P' Y0 c* F- y( {
虽然之前的“疯牛”行情并未再现。但最近一段时间管理层整顿动作频频,显示了明显的紧杠杆意图,股市狂热投机气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抑制,从而保证股市从不稳定的疯牛转成稳健的长牛的思路。& ^& ]; q% L- [9 D& |9 p( B
5 c" E! }9 ^0 q% i" V5 n
6 G* o+ @& z. m$ M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达沃斯论坛上强调,中国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使企业的杠杆率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直接融资逐步降低。金融改革基调的确立,被认为利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7 C' E2 {: v: Z, @& e7 n
! |. _2 Z0 y2 ~- l' i% o* t& E
0 M# D' @6 K: m7 T( x! F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债权经济向股权经济的‘蜕变’。”财经专家管清友说,无风险利率下行和信托、理财等金融产品风险溢价上升,令货币不再“任性”地流向地方融资平台、开发商和产能过剩行业等,股票资产在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占比将继续上升。
9 E; B0 W. ^! ?) q: c$ Y u2 ?; W( G3 m
% y" b# c) i4 k5 }
种种迹象表明,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的中国正试图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化解债务风险以及掣肘企业发展的融资难困境。这或许意味着,在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的大趋势下,股市“长牛”的逻辑并未改变。, d1 l6 ^& ^, ?$ Q
/ |5 i3 v" l( U; |$ X+ v- I2 ?
# E& _9 `3 l. D, j 台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过去10年,风口在房地产,所以,与房子相关的人都飞起来了,并不是这些人有多么聪明和能干。而现在我们又站在一个造富运动的超级风口上,这次你还想放过它吗?2 {( M, w A8 e* m9 W6 A9 |8 i' {
( I; }/ V) p7 }4 ?; F9 G5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