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GDP约63.64万亿元人民币。对于中国GDP总量已超过美国的观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日明确给予否认,表示“不认同这个数据”。3 ~& ~8 C ^1 Z+ b4 @
2014年初,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比较项目(ICP)发布数据称,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经济的近九成。! v, _4 k4 X- q6 m `$ ]0 s
/ h- C- n+ f. K4 \0 F
参考2011年到2014年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速,有机构预计,在2014年中国经济的体量就将超过美国。瑞士一家媒体更是报道称,2014年9月29日当天,中国经济总量就已经正式成为世界第一。" h9 p; R4 i- d1 z' R
, \" i+ _# Y5 Z; i- \* o# `; z “对于这个说法,国家统计局是不认同的。”马建堂解释说,购买力平价,简单地说,就是一篮子装了很多服务和商品,购买这一篮子的不同的货币是等价值的。如果购买这同一篮子的商品和货品花了100美金、600人民币、1万日元,这三种等值的货币比例就是购买力平价(100美元等于600人民币等于 1万日元)。+ F7 }& o7 t, A# U" X" _5 m2 A m+ [
6 p' ?! c9 Q$ \( j% T
“但一个篮子里的复合商品并不总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的消费篮子里装的食品主要是馒头和大米,欧洲的朋友可能装的更多的是面包。”马建堂表示,购买力平价研究本身尽管非常有价值,但是方法上是具有探索和研究性质的,“既然这是一个研究的结果,在应用这个结果的时候要比较慎重”。
- P7 O; F$ b# m. _. U
?: Q* @5 e4 C! [) {7 Z) v 更为关键的是,马建堂认为,这一轮的购买力平价可能对中国的物价水平有所低估,从而导致中国GDP总量被高估,“所以我们不认可这个数据”。/ e; f; e0 A: E4 }0 N6 j; K0 [ ^' g
) V- g0 {1 Z* i 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也告诉中新社记者,由于购买力平价缺乏一个权威机构认定的真实数值,因此无论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超美”、“中国经济今天超美”还是“中国经济即将超美”都只不过是算法的不同而已,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
% a) O# D8 a0 u+ e( s9 ^, l, T' Z5 c
马建堂指出,虽然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人均水平还是很低的,中国人均GDP在世界上还是在90名左右的。“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有关标准,我们恐怕还有两亿左右的贫困人口。”) @$ i' j1 P" Y9 l* n* l4 _- S- O6 u
5 R T% L9 }! B( n$ S* X, I “我们自己对中国的国情是最清楚的”,马建堂强调,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在发展,经济总量在增加,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人均水平还是比较低,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还是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d7 y( `# m: V9 G: f0 F# H
! X6 d2 c1 z% E%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