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认为,随着美元安全性的下降,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最终将超越美元,人民币将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4 J. b6 S# @1 K* q! O4 t
/ b( B7 Y* H( B& Q" E 《纽约时报》7月24日发表题为“一个中国黄金标准?”(A Chinese Gold Standard?)的文章称,上个月,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吸引了大量关注,而在1944年7月发生的另外一件大事——以新罕布什尔州山区度假胜地的名字命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可能在塑造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更重大的作用。它不仅催生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而且还确立了美元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7 z7 V0 c! }: q
2 Q/ u) V3 h2 h" M
为什么对我们如今的状况来说,这很重要呢?正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一样,如今西方面临的巨额债务和财政压力,和中国等经济大国的崛起,也促使我们思考金融的未来。
6 @9 X& }/ p6 d' y$ z+ L
1 m: {0 T2 P6 o4 q: g 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镑一直是全球的“储备货币”,主导着贸易和金融体系。“像英镑那样稳固”成为了一个广为使用的比喻。英镑以略低于每盎司4英镑的固定兑换率与黄金挂钩。
. ~8 m$ c# g$ X8 S' Y m) I' z& z+ C2 `# L% g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制。你无法再把英镑兑换成黄金。金本位制于1925年再度启用,但是正如凯恩斯(John Keynes)所说,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之举。
. M; p' f. w) K" E6 b( P
; P8 p$ Z" P$ q+ [& a' s% |6 T7 t, f 为了维持英国的出口竞争力,该国的物价不得不强制降低10%,更重要的是,工资也是如此。由于美国农业和工业出口量在上世纪20和30年代猛增,美元实际上已经取代了英镑。在上世纪20年代,为财政拮据的魏玛共和国提供帮助的也是美国银行家。而英国作为一个资本出口国来说,已经颓势毕露。) E. G2 P1 e( Q+ M
7 v$ s6 @8 e3 {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时候,美国持有全球黄金供应量的大约60%。“想想诺克斯堡的黄金,”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的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怀特(Harry White)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处在有利地位的原因。”他表示:“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想要的任何货币。”
3 k: m! h* |& d% Y
0 K9 @- C$ ?4 @ 布雷顿森林会议规定了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官价,还规定所有其他主要货币——英镑、法郎、马克、日元——即便不能直接兑换黄金,之后也要与美元挂钩。这个体系一直延续到1971年。那时候,越南战争和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的“大社会”计划导致美国资金吃紧。随着赤字和贸易逆差的不断增长,美国要维持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已经步履维艰。因此,尼克松(Richard M. Nixon)总统不顾美联储主席伯恩斯(Arthur F. Burns)的反对,放弃了在布雷顿森林会议规定的美元兑黄金固定官价。4 M6 ]3 l; B0 |* l; l( H
6 G+ ?' z, \! Q! N
国际批评家说,取消美元和黄金的挂钩,是美国对其身为国际货币体系担保人的职责的背弃。几十年来,情况已变得更加糟糕。美国欠公众的债务达到17.6万亿美元,巨额贸易赤字已经成为常态。然而,尽管中国和波斯湾国家等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对国际货币体系极为不满,重新审视这个体系的机会却从未出现。在美国面临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之际,就连美国人自己也质疑美元的安全性。' \3 K2 G4 G& ~
, x; [9 @( J% y1 m 中国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储备——这是其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带来的累积——因此中国拥有充足的筹码,可以要求在树立货币新秩序的过程中拥有领导地位。但是,中国人在不久的将来争取货币霸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过去的25年中,中国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一直在奉行积极的出口增长政策。中国会不会有朝一日也让人民币和黄金挂钩,就像英国1821年时做的那样呢?从中国的储备来看,它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而且如果将来有事实证明,美元是一种价值不可靠的储备的话,中国在政治上可能也有这么做的意愿。" } J8 a. E. ^3 M: \
+ z. U v2 w# A
当然,英国在1821年对金本位制的采用,导致了一个急剧通缩期的恶化;根据一些人的计算,在这个通缩期内的1818到1822年之间,消费品价格降低了近50%。
) i2 z- j/ R# i! W* K
3 z9 m2 E+ f0 O7 {/ A 然而,金本位制的支持者认为,在19世纪的其余时间里,是金本位制确保了英国在财政和货币领域的主导地位。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泰勒(A.J.P. Taylor)所说,19世纪的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平衡的预算和金币,一个国家就无法兴旺发达。”自凯恩斯以来,西方一直试图否定这个观念,并且纷纷倚重于赤字开支和法定货币,而支持它们的,主要是“政府债务不会违约”的预期。
) G/ o: o6 `; |4 z$ O, a, \) B! E* K) J9 v5 ^8 @5 ^
中国不像西方那样负债累累,但它正在通过促进消费者需求的方式,设法“重新平衡”本国经济;而中国消费者也希望享受西方世界享有的那种生活质量。2010年以来,人民币已升值14%,而且没有明显伤及中国的出口。
5 X1 I' N, ]/ d" m; v4 q/ B- ~3 k" v; m" q# c
在扩张制造基地并占领国际市场后,中国可能发现整个世界已经离不开它的产品。最终——比方说,20年后——中国可能会将人民币和黄金挂钩,认为这种恒定而永久的东西是比美元更优越的价值储藏手段。有了收支平衡的预算和金本位的货币,中国经济可能会比现在还要强大。这样的举措将标志着“中土之国”(Middle Kingdom)的真正回归。在今天恐怕很难想象,但从很多方面看,这种设想作为一个国际货币管理体制,要比尼克松不经意间在1971年建立的浮动汇率制更稳定,当年正是这个制度彻底推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 j( B# B# X- v3 o4 w! a5 z( @8 f' y3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