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政府航空航天事务协调员亚尔佐姆贝克(Thomas Jarzombek)向路透社透露,该国计划于今年9月前向德国联邦议会提交一份航天领域相关法案草案,旨在帮助该国航天产业,在本世纪40年代前吸引1万亿美元的私人投资。
: l' ~; _: @5 R5 q
! v4 q% E4 a o1 O4 Y4 `作为德国联邦议会议员,亚尔佐姆贝克将通过咨询业内人士、联络游说集团等方式,投入到立法过程中。: u( b0 c A" l& W
( {8 j+ L# X9 _! D6 D/ g“我们的目的是给出一份精简版本的基本法律框架。” 亚尔佐姆贝克介绍道,该法案制定的目标,就是鼓励资本流入航天产业,从而才有可能让德国航天在全球发展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b( u2 {. x( k7 b& G8 a0 |8 n1 ^9 e! W# X* Z! q3 o8 G
9 P+ N+ h) d- F- n鉴于细节内容,该法案将进一步推行企业在金融和法律领域的责任制度;减少交易成本;为该国航天产业设立规范;为未来的航天项目提供投资奖励措施等。5 F8 }3 b6 i$ R; F. |1 X9 P% v
( O. B+ D' g/ C0 m/ x
德国目前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同时也被誉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然而在航天领域的投资,德国“名不副实”。. `( N! g3 ?7 |4 p$ h) ^3 ^( w1 R
0 h" @, F$ d: E) p
法国咨询机构Euroconsult数据显示,德国2018年投入到本国航天领域的预算仅约11.3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七,落后于印度,是邻国法国的一半,约为美国的3%。6 u5 I2 \: ~" ]" T$ b" ]
- @3 f1 w+ A5 a' [/ x- T8 p% S( Z5 t
值得一提,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欧洲18个国家每年还会向欧洲航天局(ESA)投入一笔预算,而德国向ESA的投资已经连续2年低于法国。
( u% L3 D2 L1 O$ { |2 Z/ E9 z0 e/ a c* F' q: V" e
7 z8 C) I) c- P虽然此数据并不计入上述国家各自的航天预算之中,但德国最大工业组织BDI工业联盟分析师沃切特(Matthias Wachter)还是认为,这就是德国航天落后的证据。“德国现在处于落后,且步履蹒跚。”! } F; z6 {) c/ }2 M* b4 e
/ X/ J# f3 E9 P, m9 q$ r2 [8 `不过德国柏林航天初创公司German Orbital System的首席执行官巴海默(Walter Ballheimer)表示,“现在还不算太晚,如果他们(立法者)有一个明确的太空政策的话,我们作为航天领域的引领者,还能从中分一块蛋糕。”
" l4 H- [5 K w( m: ]
! ]: a; z2 j" r企业:投靠中美,搬出德国: {7 V+ S) O# q; t
3 p8 f' X" Z4 l( Q: c+ ]
现实情况下,目前的德国航天行业环境,已经失去对德国企业的黏性。
- @6 t- @: {) J8 s
. m2 N, s5 b6 @+ I$ G/ D0 f路透社称,一些德国航天初创公司已经考虑将办公地点搬到卢森堡。这个欧洲小国在商业航天政策的制定上,甩开了欧洲其他所有国家。该国已于去年9月宣布成立以商业发展为目的太空机构——卢森堡航天局。( P: B4 O; v! o! q7 l5 A
( `) A4 d' V' k8 S6 o
$ _( L- A3 I9 L3 C: W* g同年卢森堡还宣布设立1.12亿美元的航天发展基金,对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投入和税收减免等服务。卢森堡航天局成立10天之后,3家美国航天初创公司就宣布入驻。而根据该国政府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商业航天产业对卢森堡的GDP贡献率高达近2%——远高于欧洲各国。, S$ y0 [* A9 I: T) v: i" H, ~9 ]& ^
5 R* i/ i' z% _
German Orbital System的首席执行官巴海默就已经计划把公司搬到卢森堡。“这是个全球市场,我们也有我们的客户,哪怕我们要搬到其他地方,我们也要留住他们。”5 n$ b! B+ m6 ]) p# F* y, j, p
* C0 f& E" L8 g4 N+ J( [# R& l另一方面,德国本土企业、机构的合作对象,未必也是德国政府和欧盟。例如空客集团的国防航天事业部,正在考虑加入到美国的“月门计划(Lunar Gateway)”之中。该部门主管霍克(Dirk Hoke)表示,“德国和欧洲在太空探索领域已经落后于中国和美国了,我们正在发出警告。未来我们能不能成为‘第一梯队’,现在就是关键的时刻。”
4 D' D2 C' o% }6 P, O+ S9 F8 R$ _4 N+ K: D
欧洲航天领域第三大公司德国OHB,则已经在2016年和中国全通(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双方旨在卫星通信应用领域共同开发新一代通信解决方案。7 v6 P# @, ?9 o; X- W# q
) r1 m% \& W, a' r$ G5 J3 _年初中国嫦娥四号登月后第一批开启的测试仪器中,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LND)就是一款由中德合作的荷载探测仪:由德国基尔大学地外物理系研制,中方参与设备测试,双方共同拥有科学数据并开展科学研究。
, m$ `' n6 c, u. |8 X
/ T, l/ o" {$ T8 K. ?“和中国的合作棒极了,我们非常幸运。” 基尔大学的罗伯特•维默尔—施魏因格鲁伯教授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道,“我期待能与中方在后续项目里继续合作。
8 e6 B; T1 ]- x+ E/ g& p% t o+ r& K
) N0 g% o* P$ v. ?2 ^2 l: C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主任帕斯卡尔•亨弗雷德则认为,“欧洲现在最中意的合作对象是中国。中国有着自己的航天计划,正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推进,同时也对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
" [. f: S, Z) o9 y4 H b7 D4 f+ n% {;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