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肯尼迪,耶鲁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是一位早在31年前就预测美国走向相对衰落的历史学家。在共和党总统里根执政末期、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之前,肯尼迪教授出版专著《大国的兴衰》,纵论公元1500年以降,近500年间世界大国的兴衰及其因果。该书面世后引发轰动和争议,一时间洛阳纸贵,各国争相翻译出版,美国国会当时举行数场听证会,召他作证陈述。
4 S1 ` {8 `0 M8 A: i
! F1 M# a V8 Y& U; g/ x当时只有42岁的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包括:
t) {8 r# N$ V/ T
5 b9 q0 ]5 W2 Y! c, a: G8 `——大国的兴衰是相对而言的,取决于当时环境里和其他国家实力升降的比较;2 Y/ X4 @+ V: ], U9 A
5 A: [7 A# `! Y- }6 S9 y5 V% `
——兴衰的主要和最终决定因素,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
# B% C; d7 S2 S: u* H1 o2 |6 D6 X% R* S! f$ Z* e. S
——不断扩展战略承诺导致军费攀升,最终使国家经济基础负担过重,是一个大国走向长期衰落的开始;9 V6 P8 Y$ U/ F6 t
6 S1 ^$ u, N( N' j m6 i
——大国的兴衰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渐变的长期过程。
( ]3 p3 J- D. u9 c, M- A! ~# {& o
0 X: o7 [5 A& D% c% [9 M/ [4 Z
& I. x6 T" g9 r& @- b! X
+ i3 `' r! s) ~$ j( \简言之,大国兴衰是与其竞争对手比较而言,而因对外黩武损害本国经济,是500年来全球舞台上,一个个兴盛一时的大国走马灯般走向衰落的主要历史原因。
$ S7 }/ U6 v* n! l. a1 F; z+ s) j( A4 |# z- p6 ]/ R
3月下旬的一天,在春雪初霁的耶鲁大学,肯尼迪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近两个小时的独家专访。
% M! H' t1 I" Q: p* X6 [& j T- Z1 E1 z1 ?
锐参考中国崛起伤了美国自尊心?这位著名历史学家给出了真相$ X' I; ~' N* [7 k. v/ l7 K a
2 _) R* ]1 D3 g* c
保罗·肯尼迪在耶鲁大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徐剑梅 摄)- q4 M1 A! Q3 {9 ^% m
6 H& G ~6 R8 f- B# |0 i0 a$ _& Z大国兴衰取决于经济实力8 {! L- A5 |( V9 K
C! n+ v0 e0 U+ ^ a+ r
第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围绕肯尼迪至今仍不断再版的这本著作展开。31年间,《大国的兴衰》已翻译成23种语言印行数百万本,各种毁誉不绝于耳。那么,倘若重写此书,作者的主要观点有无改变?' w( }, \. X9 _% y( \# I2 E. q% `$ I* G
0 e5 o4 T+ |+ |
在雅致的耶鲁大学历史系小楼,如今已华发萧疏的肯尼迪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去年夏天,他完成了自己关于二战海军和海洋强国历史的最新著作,有出版社约他为《大国的兴衰》写篇新的前言,他因此深思这个问题,“想了很多”。答案仍然是:书中主要观点“不需要改变”。7 q& N) T( Z% v1 c r+ q* r
7 |: g, n+ G" A: n3 `( g4 @( o
他说,500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表明,大国相对的经济实力与地位,与其相对的军事实力或地位相关联;而大国之兴衰,最终、更重要、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相对他国而言的经济实力;“大国的经济基础决定和影响着它的相对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包括金融和技术实力在内的经济力量更加持久,更加重要,超越文化的理解与误解。
4 X/ a& W) j( @( ]1 r, q& n; d: h, u: A( ], G" U' V
他举例说,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经济不断增长。现在,到处听见人们谈论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明智的人们会认识到,中国目前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其基础是它的经济成功。一旦中国经济停滞或下行,人们也会怀疑中国在世界上相对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将减弱。另一个例子是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逐年增长,如果这一态势持续,日本将会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但事实上,《大国的兴衰》出版两三年后,即大约1990年,日本经济停止增长,并从那以后长期停滞,日本的国际影响随之走低。: t T; o& B8 Z2 |4 m# Y# t
# ]+ e/ d6 L" X& a- E肯尼迪教授说,一个大国,如果经济健康强劲,就会兴盛;如果经济软弱、停滞和受到削弱,就存在问题,其在世界上的相对地位就会下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就此而言,不同的大国情况不同,并且技术进步的优势、特定大国领导人相对而言的聪明敏锐、大国相对而言的社会内在凝聚力,这些都很重要,但“大国兴衰的主旨是取决于经济”。6 u2 \/ o7 M. }6 z
8 q9 J. Q( p0 V美国衰落没有简单化答案
) q: ?/ O$ Q3 F1 T6 ]8 {! m
! ^( \2 [. |2 K& }- D; I7 n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在走向衰落吗?肯尼迪教授说:“你们可能不会满意我的答案,但我的答案是‘我们必须得观望’。”: A# ]9 ~, D) I H$ a2 d) {
/ d5 N; s$ W. d- E& W T, { Z他说,以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要就此得出一个简单化的答案是极其困难的。美国经济各类迹象并存,既有创新和科技进步、就业市场的复苏,又有在全球市场的失利和退却,与中国、韩国、日本、德国的贸易逆差还将持续。许多迹象显示,特朗普宣布新的关税政策,不是在宣示美国的力量,而是在事实上承认美国人缺乏竞争力,反映出美国存在的巨大焦虑——不论投资比率、基础教育、医保总体水平还是技术培训,都显示出美国相对缺乏竞争力的迹象。相形之下,上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美国在这些方面远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
: r) R; @2 m `' A$ A8 o3 Y! q& ^" Z2 ?! V4 X
肯尼迪教授一再强调衰落的相对性,同时也继续坚持他关于美国在走向相对衰落的观点,主要依据是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缩小。他认为,对美国领导人来说,主要挑战就是如何成功地、智慧地处理美国这种相对衰落。! b+ {* z$ p8 z+ w
$ D" ^ I% z; B
特朗普能够领导美国战胜这一挑战,进而让美国“重新伟大”吗?从肯尼迪教授对特朗普的评价来看,显然是困难的。在访谈中,肯尼迪教授多次点名或不点名批评特朗普。他说:“我们的领导人,从身体上、情绪上、从内心深处,确实没有能力耐心。他从不读书,就看福克斯新闻频道,不看其他新闻报道,早上醒来就想搞点事情。”
( ~% ]8 k/ i. H* x5 Z0 L' F
8 \/ c4 @" g l# q7 I肯尼迪教授使用“愚勇”(foolhardiness)一词形容特朗普的执政特点,认为他“没耐心”“不稳定”,政策诉诸波动的情绪和本能直觉,“经常冒犯美国的朋友和侮辱美国的竞争者”。但特朗普执政“不会搞垮美国,因为美国太强大,太有应变能力。但是领导人的一整套政策具有破坏性,使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破坏性的时代”。
6 x8 _% C+ u3 o5 N! n. f) \1 K4 V2 m$ s# `$ O' T
他同时指出,美国的相对衰落势头,并非不可逆转。尽管未来50年里,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是东升西降——亚洲和非洲经济份额相对上升,美国和欧洲经济份额相对下降,但以美国经济的多元和体量之巨大,也可能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遏制并逆转其相对的衰落。《大国的兴衰》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但到90年代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就曾连年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相应有所回升。: a+ t, W: i3 N0 t: A2 U$ R# @
" R* Q6 Q! e' l3 y# b# V
所以,肯尼迪教授说,大国的兴衰是相对的,对大国兴衰的思考和分析应当加以条件限定。他认为,就目前而言,长期趋势似乎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将没有过去高;大概率事件是,以经济和军事指数衡量,美国可能失去世界第一的位置;但美国不会因此失去大国地位,仍将在国际事务中极具影响力,因为它内在实力和资源规模非常巨大,特别是它能够调动的各方面资源非常丰富。
3 d7 g9 S! {: l9 X, R1 e
& m Y5 \' H! ^" O @5 D7 q- ]
3 C, A8 ~* P2 D' F6 z4 e$ F s- B* S2 O, u1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