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在美国的使用情况,或许对你理解中国经济有所帮助。9 V# y& @7 A+ u( L" S) K3 Q+ x
! O- O" h& M2 l" U2 B
& A" l* k" W9 x U7 m8 O% h5 O \! m1 X Q; A, G" C" t( s
首先看吃的。以这里市民常去的Wegmans超市为例,水果、蔬菜和主食基本都是美国产。农产品贸易保护向来严格,中国产品要打进来就难上加难了。生鲜肉类、海鲜也基本都是美国、加拿大、欧洲产。! k6 O c; J! X7 X9 z+ T! B
) _8 ~( I9 F5 \6 i2 V {- ]
3 R3 Z. q. P# W; a8 B& C4 n: w此前双汇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所以,超市很多猪肉、火腿、香肠来自这家公司的品牌,但产地还是在本地。
- H9 G( t, j7 e% N+ R5 B+ B H6 ]# n2 b ~
, H/ t: j% e4 N4 f. X: S
牛肉、羊肉、鸡肉产地也多如此,也有少量来自澳洲、欧洲的,譬如德国、意大利的肉类、火腿,香肠等。还有德国北欧的奶酪,面食。) j# D# \! Q# \3 O- T4 r
/ ~* H: M6 Y. V" g0 l' c8 ]
7 N% a+ W. G, x! k美国人超爱奶酪,超市有巨大的一个区域是各种各样的奶酪,这基本就是欧洲和美国货的天下。这一方面有食品安全和贸易保护的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习惯,欧美人在吃的方面和东亚差距还是很大。
* N! o! H2 f, ?0 `: h/ h
8 K/ p$ U# Q1 d) S
, E# t: F9 y+ r8 e. k! G8 ^$ a% @/ N$ b3 ?0 Y8 L. K5 q
% V+ `" }1 y: f0 }9 G. R( [: F
服装: 以前我们常自嘲跑到欧美,不小心就买了Made In China的服装,这种情况在减少,很多服装、鞋子、家纺用品来自越南、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倒是玩具、书包、文具有很多还是中国的。
. w: @/ X1 G6 q" ~5 v6 Z4 s8 H9 T9 \: p9 ?( m
z0 k @$ k( c+ v
家用电器: 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除了美国本地品牌,进口货以日、韩为主。如三星、索尼、惠而浦、LG、通用等,中国主要的产品在这里也能发现,如TCL、海尔等,但还不是主流。有一次在沃尔玛,看到一家人推着海尔的冰箱,让我兴奋了老半天。
' Y" X, W$ b6 d3 Q# ?- Y2 U/ @
3 s3 j9 H$ R1 a! u1 |7 g* V2 ]
, e! z0 e% f$ L# k2 _) x8 o& n汽车: 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绝大部分美国人,没有车的话,相当于没有腿。所以,小汽车是最重要的一个市场。
; b2 m, m, ` y r0 O' y: Q2 q
+ N0 B" _: w2 r8 {7 }. i3 b& { N- E
很遗憾,中国车在这里相当于空白,路上跑的,基本上是一半美国车,一半日本车,销量前十的品牌,都是美日系。不过,韩国车也多起来了,现代索纳塔、起亚也有些人在开。" R3 K4 N. w. i( {9 Q
4 [4 i! o9 t: H# m+ a
6 l) {, R4 Z% _4 P, j6 h# U) ?. r( `/ t. P r$ H% t3 f$ b2 E
' e2 c" c9 r5 [* J电子产品:电脑,苹果、戴尔、联想(Thinkpad)、惠普、华硕、三星等,比较分散。手机,苹果和三星占据绝对优势,见过有人用华为,但多数还是华人在用,当然,手机、电脑的绝大部分配件都是在中国生产,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都算是Made In China。! L ]& E. V( Y0 w* O
6 z3 o p# }' E7 o, A3 P
# H5 m' ?+ C2 a% ~1 b1 Q$ a" x服务业: 电影院几乎就没见过美国之外的电影,偶尔有印度或者欧洲的。这大半年没见过国产片,一些国内很火的片子,可能在少数院线上映,但像好莱坞大片这样所有院线铺开的很罕见。
' b9 Q. t9 {& G$ o/ b0 v5 o# w4 c$ O! w* k: W
/ x' e: r2 X5 _; z7 b1 x( J此前,万达购买美国院线和制作公司,引起轰动,有媒体猜测,以后在美国,有可能坐在中国影院,看中国的电影,但目前还没影。9 V2 N8 Q& l& c2 d+ Q
! z9 G4 B* J2 g2 N' f$ K b+ {) ?- p: `1 K
第三产业: 我曾经在一个波多黎各的同学手机上发现了微信,但是她的三星手机自带的,没用过。倒是一个教语言的老师装了微信,因为她很多学生是华人。/ d0 I( [3 `8 Q7 ?; t
& _5 l. e0 G) }% T, ~ q5 _ o$ ?
今天我还发现,在赫芬顿邮报APP上出现一个中国游戏的推广,“我的后宫时代”,很让我诧异,因为标题是中文的。不知道是不是精确推荐给我的。互联网产业应该是被寄予厚望的产业,希望有所突破。' G8 I( G3 _+ M, S* [6 r& e. B" K
% e" g1 o6 T7 w5 q
$ u0 V1 U9 U( W1 z总体看,中国产品多数还是低价值消费品,这些产品在美国真的是极其廉价,廉价到让人觉得心疼。但即使是这一块市场,现在也有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竞争。
' w* c3 X5 b8 |7 Y; J
2 F* k- C% J8 G! y: n% a: L( J: h8 I% F+ l7 D0 D
* O( ~% ?6 _7 h1 R% a6 k+ s4 | W
+ z' M6 A% E9 h+ d$ P8 [' n/ C, {: }3 F/ z. L9 ^/ U: ^
稍微高端一点的,电子产品、家电,绝大部分是打着Made In China的洋品牌。没有形成像日本、韩国一样的占有市场优势的自有品牌。5 i" T/ W) N2 o& Q4 k& n+ O: ]
& h. d" X$ a9 Y" @2 k, `- ~* u6 c' a; @. g9 j6 c! W$ i/ c
高价值的工业产品就几乎是空白,汽车、民航客机、芯片、数控机床、精密仪器、医疗器械,发动机,军火、战斗机……这些都还没敲开门。显然,这是最赚钱的,也包括电影、音乐、艺术产品,以及互联网、金融、法律、教育等。
) F# D" q: T& X( G& F! M1 _, ^ c) ?) J0 p" q* q
/ x8 g' ~8 F/ H( ]3 `从中国制造在美国的地位,也能看到目前国内经济转型的压力。: V$ |$ J; K" {+ c7 J
+ k B! b" k0 P& d
6 _3 r: D4 b) i5 g) R9 W1 b1 G
做低端产品不挣钱,卖再多到美国也不值得,还污染国内环境,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穷兄弟在抢生意;2 O* _6 y7 [7 O7 w
& i3 F2 s7 I' Y
4 p1 C; S* k& |
中端产品没有形成世界性的品牌,还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能突出重围,像当年的日本企业一样横扫美国市场;! Z. u$ d& s1 R m6 \8 s5 I
+ ?% I' B, t9 q4 D0 m" L' S
/ C M" P) L. V/ w/ t8 p+ i% n; s
3 M7 U4 u9 g* E( M$ N% U
高端产品和服务,面临创新不足的窘境,除了华为和高铁等少数产品,难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而想要美国学生大量跑到中国留学、看病、装上中国的软件和网络,看中国电影,那就更难了。经济增长压力可想而知。) q& M! ~( u% T h" x6 W' K& O
& j2 D) S, }2 [9 S: I) s8 D: L G& s( B
; q9 U: f; k4 c! e写这个文章时,我在CNN上看到一条视频,世界上第一个可以载人的无人机,这款神奇的无人机这几天刷爆了美国的科技圈,是中国的亿航制造的。虽然只是个概念机,但还是能看到国内创新的活力,希望有越来越多这样的神奇产品。; S/ s$ t9 _+ b+ k; a2 @3 y# L) v& N
5 B5 ~* K0 o8 E% S; _" F8 P- C0 C' _+ q* W8 k
中国制造正从美国市场里消失。- d2 y# Q; ^/ v: s, e; I# [" P0 k& n
' S3 p' c7 F9 b. F! Q+ e C+ n) ~$ y& B7 r
女儿进入发育期,身高长得很快,加上她打篮球运动服装磨损很快,于是趁这个周末去帮她买些新的。来到美国著名的体育用品专卖连锁店Dick’s Sporting Goods,耐克、阿迪达斯、North Face、Under Armor等各种品牌应有尽有,我们很快选了五件上衣两条裤子。
% i8 _( s4 l: g5 T3 n f1 k
/ n( I; q# I% j
( w1 Y, v! G2 u/ d9 J回到家,见女儿在翻商标,我打趣地说,“虽说都是什么名牌,可保不住都是中国制造的”。不想女儿回答,“妈妈我记得你以前曾说过中国制造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在减少,还真是呢,七件衣服中只有一条耐克裤子是中国制造的。”
0 V$ K$ Z: J1 a3 k3 l; S x) u% N K9 K, P; m: J
* b9 Q0 {, W* U3 \; N我翻来看看,果然。6 s9 K# O& t: i8 ^5 H- `5 y
) A/ b; \$ r3 I8 o* u: M
- I2 X# t4 ~2 i% r4 j# I这件耐克运动上衣产自越南:
& f3 l* X# t6 k
% d1 f- {& D7 ]! d$ [' [) T: `* W# N* @4 v3 A
+ h- c9 l! m: r% p
; i# l7 j1 B( v) {) y1 q这件耐克防风服产自印度尼西亚:
/ X' i! t8 i9 D! N5 I2 ^# Z% x) G; ~" k' F
M( q. f6 \7 G) ]
/ b( j8 v5 M* t( ]; ?4 W/ V4 K% }2 s. ], ~
这件耐克套头衫产自埃及:
5 g6 N- A2 Z$ M3 q/ P; I( q! y9 X0 P1 d; ]7 a6 J
+ S2 G1 \4 r1 _3 V) m
& R" i: |% z) V3 |( L/ w+ s! ]
1 a' D+ B& m' u4 R9 k& [- I$ `+ R这两件阿迪达斯衣裤分别产自孟加拉国和泰国:
- |( d8 O; x: s# }- L2 }
L4 L( G. v& }9 {+ ^ f) V' \% A6 q
9 G! w% A6 @+ ^* I" h
& ]1 a! y+ f2 G k7 i
还有一条耐克篮球短裤产自泰国,只有这条热身的耐克sweatpants产自中国:
1 r5 l7 i8 p5 [2 e9 U. Q6 w$ k; ~2 G/ X! |3 B
! _# h% i4 J$ r
# b* p8 A. f8 x* ^9 t$ U! B
2 U v* ^: k9 _7 p, v9 m
; B3 C- X1 k$ f+ k2 e
/ N5 y; K8 Z# K% y7 j曾几何时,美国商场里的这些体育名牌服装和用品上贴着的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商标,而现如今却已落到了这样寥寥可数的程度,说明这些品牌已经完成了从中国的“大撤退”,在其他国家成功地“安营扎厂”了。
& O6 f( z* G% D) K: e( M; N8 d0 k8 x5 M2 W0 b
" w4 v( V9 `; `- l2 y这种现象与今年夏天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BCG)发表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的结果十分吻合。该报告指出,若以全球出口总额排名前25的经济体作比较,并以美国的制造成本为基准指数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高达96。
& E) H5 m5 q- H l# q5 [$ m9 ]. [% C; q' m( q2 e0 ?! @
" U$ A; M* W# G9 Q1 F" Y
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的成本是1美元的话,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显示两者的差距已大幅缩小。" j- ~6 w1 W1 ^% W6 c# ], |
/ C6 D- o( I" O y& C# J* @! O# F" W" C9 s
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成本大幅提高有三个原因:: A1 i$ q+ f7 G% r
9 o ` v2 b" T) Q& c% B) R) i; v$ T* |- J, l% p
一是薪资大幅提高,中国的时薪从2004年到2017年14年间的涨幅超过220%;$ I) h, k4 O, w5 Z/ H% p' S! v
. e L$ k" o; ~5 @' q5 B# N
: {- N$ {$ d& L9 B- D- _4 q3 C1 u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总体大幅攀升;/ i3 `% B: u6 o) c4 v6 U5 k5 I' R* u
8 v) j! L" s6 s1 p' V2 P1 A. ^, u* E$ ~7 {$ O9 X, W6 W1 d; {
三是能源成本,中国工业用电成本从2004年每千瓦小时7美元涨到2014年的11美元,天然气成本更从2004年每单位5.8美元涨到13.7美元,能源成本高的原因是税费太多,例如每升汽油价格中有四成以上是向政府缴纳的税费。) p$ H$ A v/ M) |
& A( W7 Q3 n/ K7 x& m0 A
8 ^" G" H" F% T; a; _与中国生产成本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按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从2004年至今的增长幅度不到30%,虽时薪依旧高于中国,但比中国工人多出来的工资成本被美国更低的天然气价格、价格低廉的棉花原料、以及当地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所抵消。
) J' p' `! e3 W/ A; a; j& F6 G2 |! E% d* E& U
4 W# d% Q. {8 n# f: |0 H* g
因此一些行业已经出现了产业链逆转,不久前纽约时报中文网就曾报道过,中国的纺纱业成本已经比美国高出30%,导致大陆纱厂反而前往美国设厂。) x+ m. H d. v$ g. B' ^
9 Q* M, S# U3 t7 c: ? M0 ]
: Y3 H- u; q! H) ^' ^7 s7 v' @8 S而更多生产商则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处,耐克、阿迪达斯显然已在其中,另据公开报道,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在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富士康、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F7 H2 J* P$ P L2 C
8 o: H e8 M& i2 v0 z9 Q$ P2 F; ?7 [5 V5 j
显然,“中国制造”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危机,由此引发的制造业倒闭潮已不可避免,这里既有技术赶不上时代、前期投入过多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也有无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出现歇业关门的企业,更有试图转型升级但是却没有成功的企业
4 {* `& d1 ?4 p: M6 `
, Q& s3 a4 r, o( L% i-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