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一名领取社会福利金和房屋津贴的华裔女子,在警方扫*行动中被揭发瞒税。当事人不满税局的评估金额提出上诉,被法官驳回。税局将重新评估当事人4年的个人入息;但税局亦网开一面免除罚款。
: l! U$ H3 s2 M2 s4 p6 r; d1 D9 c- B( {( B/ m! S4 Y+ b9 q, [, p3 t9 p/ ^
法庭文件显示,多伦多警队在2009年持搜查令,到当事人的住宅搜索,在事主儿子睡房搜获*品、武器和现金,又在当事人睡房发现63,990加元及4,004美元。当事人宣誓声称她睡房内的现金,全部属于她本人和配偶所拥有。这些现金其后全部归还当事人,折合69,273.19加元。
* M b- N s) E c9 K
: K7 x% n+ @5 v" H# |0 C 联邦税务部以净价值分析方法,重估当事人在2006至2009年的个人入息税。税局计算个人资产和开支后,认为当事人漏报13万元收入。2009年未报税收入主要是警方搜获的69,273.19元。税局并调整当事人的个人入息退税、合并税退税和牛奶金的金额。
2 [' t# s% f$ H1 `3 k: b: ~+ D5 ~- N
税局的代表律师在开庭时表示,由于计算当事人的开支有差异,因此作出让步,承认当事人由2006至2008年未有漏报收入,所以毋须罚款,2009年未有漏报收入也减为53,689元,并一并取消2009年的罚款。. ~/ z/ N2 k; F" G$ c6 n1 \1 V# R
8 [3 z" M8 x( `; [! O8 \6 i7 x9 z
当事人未有聘请律师,在中文翻译的的协助下自辩表示,1985年移民加拿大之后不久结婚,但现时已经分居。警察入屋搜查时丈夫刚好在她家。她自2009年起便单亲抚养3名子女。* m S: J" j. E2 B( w; I7 U* x2 h
5 w1 s+ G: x9 j B+ Q. U. i 当事人称移民后一直工作,过俭朴生活。69,273.19元现金是多年来的积蓄。该笔钱全部是她个人拥有不属于配偶。当中包括结婚和子女出生时所获赠的礼金,以及工作的积蓄。她无法确定每年可以有多少储蓄。她又说,4,004美元属于母亲,她只是代为储蓄。
/ T/ L) c5 d) P6 N z" ~$ V H* K2 D( O" N- a" V
8 [) r' J) F- x, {( f4 [
法官指证词难以置信
, J3 X8 M+ M# w* d+ n" }* S: X
8 h3 J: P4 Q5 Z( e5 `* v
: p4 l. L# P: u! b5 J 当事人被盘问时说,结婚时约有30,000元礼金,又从家姑获得约30,000元。但她无法讲出家姑赠予的钱是一笔过或分几笔细金额。
1 I! M; [3 Y. Z, g6 e/ G5 i- ~) Z
8 v2 v4 v D! E" }8 j: ?3 k1 X! B 她被盘问时承认未有申报在2009年卖奖券的收入,因为当时她和家人领取社会福利金和房屋津贴。根据她所提供的资料,在2009年只有3,744元收入。
- V# ^0 M6 Q, N+ a' |0 h9 h) J: Y/ C0 j
法官在判词中指出,当事人的证词难以置信。当事人声称美金是代母亲保管,但却未有让母亲出庭作证。当事人又声称睡房发现的金钱中的30,000元,是1988年的结婚礼金,但没有证据显示当事人收到30,000元礼金。
) Q9 A4 V) V( v2 ?) I5 s( r3 R" s; k' ?: o- R- o
法官指出很难相信当事人在过去21年,没有动用这30,000元支付日常生活开支。当事人申报好几年只得些微收入,又有好几年没有入息。从1988至2005年的18年期间,当事人申报的净收入共119,848元。法官留意到当事人在1998和1999年申报的收入,每年只有1元。在2006至2009年,当事人未有申报工作或生意收入,只是有社会福利金和牛奶金入息。当事人要养育3名子女,配偶自2002年起便没有协助抚养子女。
0 y' U& M r# _6 a6 k4 O/ Z6 C ]7 I0 J/ f( t
法官相信当事人在2009年只赚取3,744元。税局律师认为,当事人在2009年有30,000元收入。法官指出,当事人未能提出证据,69,273.19元是礼金亦不可信( w v4 ]7 I3 h! K! T2 R8 Z, n
0 \( n9 }8 c6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