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过去一年为打破通货紧缩怪圈、刺激经济增长的努力算是白费了。如今,日经股指落入16个月新低,日元汇率也冲至15个月高位。日本央行也将在负利率政策后几近无计可施,而经济复苏却依旧遥遥无期,“安倍经济学”面临绝境。( j( l" }. ~" x0 M6 I, Y
& g' l" c4 A+ B旧“三支箭”效果消退' x$ R% Q* i& A: n
$ b2 Z- r* b W9 n* F! p6 p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大选时曾放言:“只要印钞就能摆脱通缩,日本经济就会复苏”。彼时日本经济步入失速的第22个年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与1991年相当,而此前各届政府的无能表现令日本民众极为失望,以大量发钞、扩大财政支出和改革经济为“三支箭”的“安倍经济学”似乎令日本看到了曙光。
' y6 P8 }. u9 t
d! N* D/ E- I6 k“三支箭”的初衷是,扩大货币宽松规模以加大市场货币流通量,促进日元贬值和股市上涨,继而增加企业经营利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员工薪资,进一步刺激国内消费和物价上扬,最终达到摆脱通缩的目标。$ o. H0 t. J! @( F7 T' V7 E
* q- M+ Y: z5 j e1 G o4 C: u# W2 \但三年来,这套看似行之有效的经济逻辑却几近失灵,不仅GDP屡次陷入技术性衰退,而且2%的通胀目标一延再延,至今仍未看到达成的希望。
; d' E, n# X$ w! A q; H9 G- b; ~8 ^6 |7 C% e. e- ~" u
据15日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GDP数据,当季日本经济不仅环比下滑0.4%,换算成年率萎缩1.4%;国内个人消费环比缩水0.8%,内需对GDP构成了0.5个百分点的拖累;进出口分别环比下降1.4%和0.9%,显示日本经济目前陷入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
& b- {& M, Z9 z* R
/ n9 p9 t8 U( {“三支箭”之所以快速“掉落”,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日本经济的负面效应是“致命的”。4 X9 M" R5 ^# V$ x) `
0 A7 y" G! _! S2 |1 U
首先,日元汇率贬值令进口商品价格更加昂贵,特别是自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引发核事故、日本境内所有核电站停运以来,日本90%的能源需求依靠进口,这令日本经常项目收支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直至目前全球原油价格暴跌才有所好转。而日本企业所需的原材料进口成本提高,也一定程度削减了企业收益。' P+ b& F/ V" c/ K% Y. y. U0 Q* [" o0 j
& r5 J9 C, ~+ w5 ^8 p( a" m其次,日本政府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无力担负庞大的财政支出。安倍刚上任时,日本政府债务高达GDP的236%,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测,到2015年10月该比例或攀升至246%。为增加财政收入,安倍政府将消费税增加了三个百分点,但这一举措对日本国内个人消费来说则是“灭顶之灾”,直至今日也未能完全恢复元气。而随着2016财年日本政府预算案中的财政支出再创新高至96.72万亿日元,安倍承诺的至2020财年实现财政盈余的目标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 D& E9 C+ s8 c, f
( f/ {6 s& s# m最后,经济改革措施举步维艰,包括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不足等社会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治标而不治本”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真正所需的结构性改革却仍是安倍为选民画的一张“大饼”。- E9 R" Z1 W) }' K% D+ u
+ |& H0 t3 X0 v; q日本央行“弹尽粮绝”1 A# I& Z Y3 n
) G% `# u& k' Z% k" x8 @
作为“安倍经济学”第二支箭的主要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日本央行正在失去市场对其的信心和耐心。在股市和日元走势与政策背道而驰的当下,日本央行恐怕已近弹尽粮绝。
2 O7 {& n- ~3 v L# V
8 o ]5 o# |8 h/ D; y' `, h日本央行在最初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时,市场对其充满期待。特别是2014年10月31日加大经济刺激筹码至每年购债80万亿日元以来,东京股市日经股指从16000余点一度飙升至20000点以上,日元对美元汇率也从1美元兑换109日元大幅贬值至125日元。$ e( q( |. T4 B
5 w9 m- X3 Z& R4 u, ^8 X) N
然而,在日本央行去年12月18日加码货币宽松政策时,股市和汇市的变动则相对冷静;1月29日宣布将实施负利率政策的效果则更令人大跌眼镜,不仅未能达到央行预期,反而引发市场猜测全球央行可能竞相进行货币贬值,并担忧银行获利空间遭到挤压。再加上欧洲银行业健康状况不佳,以及全球经济前景不明等诸多外部风险,不仅日经股指已跌破15000点,日元汇率也来到1美元兑换111日元区间,全球金融市场 也陷入动荡。这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始料未及的。
- A! e/ ?1 R! r- r7 A
" B+ f6 F6 {' h# q( f) x" v) p# V目前看,日本央行政策手段缺乏。负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的最后选择,同时也冒着极大风险。事实上,市场在大量抛售银行股,对日本央行的期待也降至谷底。
- T- _7 Y6 A, H1 J( c, L. M7 O( _6 e+ A1 v" g1 I# \9 M t8 M- M
负利率政策将于16日起正式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观察。日本央行本是期待民间银行向实体经济注入更多资金,达到抬高物价、刺激经济的目的,但最终能否得偿所愿还不得而知。
& p$ s. `3 g0 f3 p4 O! K
2 p/ _2 o7 m1 i! L' N可以说,2015年日本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在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助推下获得较好利润,手握大量资金的企业之所以没有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为员工涨薪,主要是因为企业对经济前景持谨慎观望态度。这也意味着,日本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并没有强烈的融资需求,而中小型企业未能从“安倍经济学”中获得更多好处,贷款意愿更不强烈。2 {# |) N, u+ A
/ B- R1 o9 V- s* T( \' ]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调研负利率政策对银行可能造成的影响。日本共同社认为,自央行决定实行负利率以来,市场对银行盈利能力的担忧在升温。
0 W" L. W( c0 O6 t+ f9 s
1 }2 j, `" o' ?0 |( |3 b9 s7 Y新“三支箭”前景悲观
' C) I0 h- q6 z. } H# w$ {; e; y( H1 O, w' U
随着旧“三支箭”逐步失效,安倍政府以发展经济、改善社会保障和儿童养育为核心制定新“三支箭”,同时提出将GDP从490万亿日元增至600万亿日元的目标。但究其根本,新提法不过是“安倍经济学”为选民吹的又一个“泡”。
9 W+ t5 ]: E" Y
2 m2 \ X- n6 y1 u4 E首先,薪资增长乏力令经济重振希望渺茫。据彭博社计算,日本薪资增速需达3%才能保证通胀率稳定在2%。然而,真实的数字是,2015年日本整体薪资增长率仅为0.1%,还不及2014年的0.4%。而去年12月日本实际薪资同比下滑0.1%,为连续两个月下降。不断缩水的实际收入大大抑制了民间消费,而后者占GDP比重高达60%,是拉动日本经济的关键引擎。* J% e, X4 y$ t' |7 T& q) Y. l
H- E N# w% {' ^& E q其次,社会保障政策拖累日本经济。目前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社会总人口的25%,而针对这部分人群的社保制度令日本经济不堪重负。数字显示,目前日本所得税占GDP比重约为5%,而社保支出则高达6.1%,且在不断增加。有日本经济专家预计,按现今社会保障制度,在2035年日本国民工资中有60%将用于支付社保。如何从根本上减少社保开支才是安倍政府应认真考虑的,但由于此举将触动社会根基和多方利益,改革难度极大。
) h0 e: u6 V y& X5 m' M Q, v+ G5 Q! L; D5 z
第三,劳动力严重缺乏,经济缺乏活力。目前日本失业率维持历史地位,但光鲜数据的背后其实是大量用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日本劳动人口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便开始下降,未来还将持续。为增加劳动力,安倍政府一方面谨慎引进技术移民,一方面希望将日本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扩充劳动力市场。这也是新“三支箭”中提出减少儿童养育负担的主要原因。总体看,具有暂时刺激效果的强心剂已经用尽,真正可以改善日本经济的手术却迟迟无法得到实施,“安倍经济学”似乎正走向绝境! D& t8 {. C4 @( Q+ C0 u. A- ^
8 I! k5 Z8 b E6 x& R0 x2 U/ z
! v/ V: O J: G* i) y8 q. K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