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苹果日报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人民银行(人行)上周末罕见双率双降,8个月来4度降息,分析师解读认为「稳增长」仍是中国政策重心,人行加入零利率俱乐部的可能性渐增,未来可能跟进欧、美、日央行零利率政策行列。8 K% r# B) N% P& A0 }0 m8 u# }' k
中国近期经济数据难言乐观。尽管人行上周末宣布降息1码,同时采取定向降准,其他财金部会也接力释出政策利多,仍难缓解投资人对经济前景疑虑,冲击陆股昨尾盘跳水,上证指数收跌5.2%,濒临失守4000点关卡,几乎抹去前日反弹幅度,本周3个交易日来有2日惨跌,后市存在再次触底的可能。
a, p' p) D( N, T8 g( ^5 E* [6 f8 M; t6 F; O
经济成长持续放缓' x. X1 ~7 I! Z$ L7 m
: ^1 g; A; C; n( k
为提振经济成长,过去8个月来,人行已累计降息115个基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至历史新低4.85%,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至2%,仅略高于2004年的1.98%纪录低点,《金融时报》指出,若按照这个速度继续降息,中国基准存款利率将在2年内降至零。- O2 h/ V3 p% b' D$ q; k
* U9 ~, _& x! g& I5 P+ G1 O- g% H! b 龙洲经讯分析师陈龙说:「在我们看来,如果当前经济与政策轨迹保持不变的话,中国最终推行零利率政策的可能性确实愈来愈大。」
2 a0 x: ^; @/ C4 O) a0 b# p: [/ t) c/ c8 c0 E; G0 D" ]$ T
( T" i" A) b$ I$ Q1 W
' G5 C3 a7 n0 a/ F9 W* K4 O% v9 C W+ Q% j
陈龙指出,若未来2~3年出现以下3个条件,包括经济增速再降2~3个百分点、通膨保持在低位或者转负,以及中国政府仍倾向于选择流动性支持与展延的债务管理政策,就极可能推行零利率政策。
L# s0 o( j9 y% F* [/ A
$ }7 ^: o) `! V$ i! U- l 昨最新公布的中国6月官方制造业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采购经理人指数)未如预期改善,仅持平于50.2,滙丰(HSBC)同月制造业PMI终值下修至49.4,同样不如预期,反映中国经济的成长动能仍显不足,需要政策支撑 。5 b. `# J3 n1 ?2 P7 J/ K: {
$ V4 `9 Y( _0 C" [5 D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在地方债务与高龄少子化等结构性问题的沉重负担下,中国经济成长恐持续放缓,明年虽仍可保持接近7%的成长率,但2017年起增速将明显踩煞车,2020年经济成长率料降至5.2%,2025年更大幅放缓至4.1%。& A4 _' b8 H6 h% L" S* y, J
/ B1 V5 n8 B1 h. M- O
政府掌控银行资产
9 |, }7 ?3 V' G$ F) i+ W9 N6 L+ H% O4 }
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银)在中国经济更新报告中指出,中国今年经济成长率可达7.1%,有望达成官方目标,但2017年预估将跌破7来到6.9%,需推动根本改革引导成长至可持续的轨道上,从制造业及国家主导投资转型为仰赖消费及服务业,挑战艰钜。
3 k! l1 f# U8 t, o1 _5 n. z
- } t6 K9 F7 H3 w 世银表示:「若缺乏根本改革,现行金融体系将无法支持信贷大幅重新配置,以达成具生产力的成长。」: ]+ U. }+ K( L7 ]# ]7 A3 z
* k( P% e, E1 D, @! V0 @! k# G" Z
世银指出,中国政府过度直接干预资源配置,为现代市场经济中仅见,北京对商业银行具65%所有权,实际掌控这些银行逾95%资产,改革须从最高层做起 M3 U* K! _2 D8 S% @
1 O" d! v6 k, w0 q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