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中美要合力规避大国悲剧》一文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发展的并不平稳。自奥巴马上台以来,中美关系似乎处于尴尬的“假朋友”行列。尽管双方升级了战略经济谈判机制,并提出了构建超越历史悲剧的“新型大国关系”,但笼罩在太平洋上空的阴云始终难以飘散。
9 n! x. K2 e" W0 ?+ U! o5 X/ f. A# B& \! Y+ b( }
文章摘编如下6 K) v, e) \2 V X1 b
9 I2 b( P. N1 j: a坦率地说,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恢复昔日的“中央大国”,成为东亚的超级“巨人”只是早晚的事。中国的崛起必将大幅改变区域的权力结构,并对现存的秩序和格局造成重大冲击。
. v4 S# F& z9 S
4 [* i4 u+ G0 O) G- H8 T亚太目前的权力架构,是在二战之后区域国家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战争之后确立的。自此以后,这一区域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除了前苏联瓦解这一外部因素之外,区域内部的力量重组,也是引发结构和秩序演化的重要缘由。# o* z! h+ J: b: {4 Y
* B8 J1 S! h1 ~6 g8 B8 I0 a1 b
19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东京试图以自己为中心,重塑区域的经济结构。但泡沫经济的出现,导致东京陷入“失落的十年”,并一蹶不振。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抱团发展,使得以前支离破碎的地理版图逐渐整合,并在20世纪最后10年成为惹人注目的经济活力地带,一举摆脱动荡落后的面貌。由于东北亚一直笼罩在历史阴云当中,东南亚得以成功在199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中,充当发动机的角色。
& g" S4 f% J% S( k e. E' V
, z4 ]* C7 D8 c3 H4 h% o9 L尽管这一整合进程取得很大成就,从南到北将整个东亚纳入其中,并雄心勃勃地将其势力范围,拓展到更宽泛的亚太地区,将周边的印度以及太平洋的大国吸收进来,但囿于自身的实力以及东盟(亚细安)内部的力量涣散,这一组织为整个区域整合提供的动力在减缓。当美国推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中日韩越来越热衷于自贸谈判的时候,东盟的窘境立即显现了
3 l C' Y" W, Q* F
7 k/ n' u' f( R! Y8 c' R+ ^与日本和东盟相比,中国的崛起对区域格局的挑战要深刻得多。
2 v% Y' R: x5 k3 ^' A$ q2 `7 V D7 f# V3 ]: ?5 t$ o
其一、中国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辐射力要大得多。迄今,中国是东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在美国的五个正式盟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当中,中国是除菲律宾外其他四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4 X: h" m+ _( k; h1 U. d* s! R3 G" Y& G! M) B u" `" U9 e
其二、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东盟都只是从经济上重塑东亚的格局,中国的崛起改变的将不仅仅是经济格局,还包括政治和安全在内的整体格局和秩序。与中国存在领海和岛礁争议的国家,不论菲律宾、越南还是日本,都寄望尽快解决,而不是延至更危险、更没有胜算的未来。( T3 O7 ]6 f3 s" S) A
1 R2 H& }2 o6 p( @6 a
在焦虑的应对过程中,菲律宾和越南自知实力悬殊,更多采用国际化策略,促使南中国海议题的多边化趋势,比如呼吁东盟国家共同应对中国,将争议诉诸国际法庭等。日本则加紧国家“正常化”改造,摘去二战之后战胜国所套加的非武“紧箍咒”。他们的相同之处都在于,极力借助美国并强化其在东亚地区的军事角色,以此抵御所谓“中国的欺凌”,平衡北京的实力和影响& l# `1 R7 l7 w) K
) \$ f! u3 `: c% N这一策略的要害即在于,白宫也一直忧心忡忡,担心中国的崛起将挑战美利坚自二战以来,在东亚地区的安全优势地位,以及围绕其所打造的政治、安全格局和秩序。这一格局和秩序本是为应对前苏联威胁所构建,前苏联崩溃下去了,这一格局和秩序却在所谓的中国巨龙面前焕发新生。; W5 f1 Y' `- ]: Y
- a' V& H9 z& [) g+ {5 k- m( q6 E! ]
不论是中美,还是区域国家,都不应期望东亚陷入一场两极对峙的新“冷战”。中美曾在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交过手,在1960至19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也曾暗中较量过,两者都曾为此付出惨痛代价。9 a+ N; O) s6 T! b- B
. f+ d* e+ @- X9 Q9 S' }/ N/ ^当前,在美国国内债台高筑、海外军事力量收缩的背景下,大幅增加对华军事威慑并不是明智选择。但是,逐渐强化其在东亚的投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通过TPP拆解中国的周边经济版图,通过强化军事同盟并增加西太平洋军事部署,应对北京的“深蓝战略”等。
% K8 }) {3 a8 t$ H) o: }
6 w j* l0 X& G, e" y$ Z5 Q* u自奥巴马上台以来,这些投入已使中美关系一直徘徊不前,处于尴尬的“假朋友”行列。尽管双方升级了战略经济谈判机制,并提出了构建超越历史悲剧的“新型大国关系”,但笼罩在太平洋上空的阴云始终难以飘散。5 y9 B6 m8 _, E0 s
+ M. A* v- z) j& x, R; R2 _与美、英不同,受限于大国林立的地理环境,中国的成长要面临险恶得多的外部挑战。对此,北京必须要规划连贯清晰的大战略,力图避免陷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 ),与守成大国迎头相撞,被周边国家合力“围剿”,从而导致中国“第三次现代化”进程受阻
& M' k- d0 n1 D2 j, [# s
* |0 {* l* ]5 `: m7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