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通货膨胀将会是中国经济新危机?作者:Ansuya Harjani。文章如下:
! y8 T* V. Y; A2 F2 g3 {& y) J 尽管中国9月份的消费者价格达到七个月以来最高,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不会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构成威胁。3 G6 c1 c- {2 s6 ^! z) b
7 q' l3 r( h. s( p3 M
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了3.1%,远高于预期2.8%的增长量,也高于八月份的2.6%。8 D3 I4 B1 q) d1 }
% c' c p) m! I9 [4 C+ z
该指标的反弹主要是受食品价格的影响,特别是蔬菜——其在中秋节期间市场需求旺盛,又受到天气突变的影响。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了6.1%,而上月上涨了4.7%2 B" n9 |) S, p% R! g- S1 ]
/ h; I' ?' W+ D+ x8 M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路易斯·高(Louis Kuijs)指出,“我并不担心通货膨胀,核心膨胀率依然很低。通货膨胀率有时会因为蔬菜价格而上升,但这些通胀的出现往往是短期的。”% w! P, d1 B! m# w% Z
& u1 Z2 m( D: b. y! Y. Q 他补充道,“我们看到过的好几次更加明显的、由食品价格驱动的通货膨胀事件,就像在2005年、2007至2008年间一直持续存在,伴随着全球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当时发生了大豆、稻米和玉米水稻的上涨,推动猪肉价格也上涨。我们都不知道缘由。”3 R1 f4 d# }0 y. K' t
0 ?) V; p5 Y; C* }9 i A 经济学家们预计,在未来几个月,通货膨胀将维持在政府所提出的3.5%的目标范围内,也不太可能引发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立场的相关变动。
* ]! c% Z/ z; S& w' d) ]$ A: H* E3 q5 `( U: @
美林美银中国经济学家陆廷(Ting Lu)和Xiaojia Zhi表示,“未来,受基数效应的影响,第四季度的CPI通胀可能会进一步上升,但是超过3.5%的机率仍然很低。”
; r5 S, j4 S& n# }: ]: ]
% S$ n8 }% p- H/ M6 }7 n3 e 同时,9月份的生产者价格为通货紧缩的继续消散提供了支持,并反映出原材料成本和由制造商进货的补库存的稳定状况。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在9月份下跌了1.3%,比八月份的1.6%更加萎缩。+ Q- a7 e( Q0 ~1 |+ j4 _8 }' r
$ d# J' @3 b) k1 s: @* Q; x
法国兴业银行的中国经济学家Wei Yao则表示,“这次改进措施表明,至少很多上游产业的补库存已经认真展开。接下来的问题是它可能会持续多长时间——如果基础设施投资的势头被有限的信贷宽松政策抑制。”
# _. m! W( [* J6 G) e% ` ]2 o8 V u, n6 t8 \
本周末,贸易数据显示9月份的输出令人意外地收缩了0.3%之后,中国经济的前景再次被质疑。
; }2 g6 n7 U$ j. p5 W( @1 W: f8 v
虽然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没有必要对波动的月度贸易数据以及2012年至2013年4月间由于瞒报出口数据产生的较高比较基数而感到恐慌。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张志伟(Zhiwei Zhang)相信,这些数据表明增长的势头可能已经开始泄气。6 h( F+ B" @4 F( g
+ L0 m6 y3 o: m9 }% o" o& o4 U5 I
张也说道,“这些数据支持我们的观点:增长在第三季度达到了顶峰,未来在得到撤销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将会经历一个下降的趋势。”
1 H! {5 W. u8 |- @% n" b# a( g" m- T
宏观经济数据将于10月18日发布,包括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工业生产,届时经济的健康程度将得到进一步分析。GDP的增长预计在7-9月间回暖至7.8%,前三个月这一数据为7.5%
& u4 F5 g. U7 J5 p"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