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与菲律宾的关系出现了好转,但在更广泛的地缘竞争中,中美的攻守已经逆转。美国一贯的外交风格导致了这种局面,美国选择用军事竞争作为抓手,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军事作为一项主权属性极强的选项,本身是有两面性的。此外,美国为了控制其盟友,经常人为地制造冲突和麻烦。文章认为,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应该寻求开辟经济、技术、文化上的合作新路,而不是选择人为地为盟国制造冲突和麻烦。) m" {- S# q1 s" ~" y
+ z/ z! [4 y! h2 Y* w5 ?( p, [$ d7 ~8 o4 ?/ ^9 G
几天前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抵达华盛顿,对美国进行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他与美国政府重申了两国同盟的关系,不仅再度确认将给美国增加4个可供使用的军事基地,而且还确定美菲军事同盟适用于包括中国南海的一些地区。- J" f+ B) h: M: j
* w$ n9 d5 C: d& {1 |8 ~. P0 j: z对此,美国外交学会智库认为,如果放在过去,此事无疑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的外交胜利,但在中美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因为有3点已经说明虽然美国在菲律宾赢了一城,但却在更大的地缘竞争层面,中美的攻守已经逆转。/ K1 h; W8 E, `/ \$ ^
+ }/ K x3 y4 @其一,在这一地区除了菲律宾是美国的条约盟友,泰国也是,但在美国一次又一次地呼吁下,泰国并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显得跟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
1 U" P1 x7 t' X6 S( g& s4 G% D1 L! x8 V8 T2 L4 x; N
其二,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量每年都能超过一万亿美元,中国与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导致考虑到与美国接近可能会影响到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当前回应美国的国家越来越少;9 O' G! z6 Z) J. K3 G
) Y& e+ D, C! ?4 b2 F" e1 N其三,除了贸易一体化,中国还在这一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投资,地区国家对中国向心力越来越强。根据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显示,4年前,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认为美国比中国更具影响力,但到了今天,只有菲律宾和新加坡仍然认为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大于中国。( ?3 M5 P+ t# }3 y2 z. r, [$ P/ R
) o: J4 Y( B1 f3 d* N5 ^
进一步来看,这种局面其实是美国一贯的外交风格导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GDP达到25万亿美元,中国GDP达到18.3万亿美元,中国GDP是美国的73%,是历史上最接近美国经济总量的国家。《素书》当中强调,失其所强者弱。面对如此体量的竞争对手,选择自身实力最强的军事竞争作为抓手,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军事作为一项主权属性极强的选项,本身是有两面性的。
4 B8 A& s5 C4 Z/ I" s0 z
0 }3 w! y; n( B# z6 Y! e+ _0 `' O大炮射程之下皆公理,其有用性自然不必多,美国已经用两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但其中的负面效应,却是很难消除的。卢梭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不足以强大到永远充当别人的主人,除非将实力转化成权利,让服从成为一种义务。' ?/ y5 v9 o9 t7 _" r5 B
) F# d6 I' P% o6 C尽管美国牢牢地控制住诸多国家的政治、军事,并经常使用军事外交的手段来提升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但任何一个盟国都不可能永远心甘情愿地受美国摆布。美国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美国给出了解决方法,美国不是选择另辟蹊径,开辟经济、技术、文化上的合作新路,而是选择人为地为盟国制造冲突和麻烦。: r' S: i, Z0 U: J( a e
: |4 ]3 N; n5 f" ~, O6 y4 r举例来讲,美国为了控制韩国,总是人为地制造半岛的紧张氛围,越是希望整合韩国的资源,越是遇见亲美的韩国领导人,美韩在半岛制造危机的行动力就越强;$ ~8 \& a2 G7 P Z4 ~' a" Y" N
9 G9 [$ b% E2 N$ F- I
美国为了控制日本,一方面,有意识地制造中日矛盾,让日本意识到面对中国时,只有美国才能成为日本的底气;另一方面,在组成美日韩联盟的过程中,拉日本打韩国,让日本知道没有美国日韩是没有办法和解的;
: u) C7 k: s3 ]$ Z% ?! I$ k$ @
' x0 A/ e: S' N0 p0 o/ I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菲律宾身上。此次小马科斯访美,美国将2016年的南海仲裁、与中国发生争议的仁爱礁、美济礁、礼乐滩写到双方的联合声明当中去,制造中菲之间的摩擦与矛盾,菲律宾想借船出海,而美国做事,把菲律宾所有人都算计进去了;: }" E7 F7 R/ d# ` [
8 f9 V) \+ Y k# N* G
至于另一个例子——沙特,那就更不用说了。美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一贯的观点就是没有敌人,就没有朋友,一定要拉着几个盟友去打击几个敌人,这样盟国才需要美国,美国才有机会干涉盟国内政和地区事务。5 R9 H7 E+ Q" k6 a- M) b6 R% k6 m
7 j% s2 ^; ]' F/ M) w
如果当前的时代仍然是美国的单极时刻,美国实力仍然独步天下,那美国这套策略一定是奏效的,但当中国出现以后,无论是出于扬长避短的考虑,还是“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策略,中国都不愿在军事上与美国直接竞争,而是在经济、文化、国际环境上另辟蹊径。9 y o# [1 Q1 ]% |+ W3 ?
! Y' N9 {( r9 ^2 {+ S在经济上,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在地区加入RCEP,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典型,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在文化上,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情况下,创造平台,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在国际环境上,中国担当起大国的责任,积极为其他国家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急人之所急。' J" ]( T1 Q: i: n' W
* a$ k; Z! P# \$ X中国的另辟蹊径,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得到越来越多积极的回应,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与中国的合作都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开始让美国的一些盟国政府和民众认识到他们原来可以有更多的选项,给美国的军事外交注入离心力,美国人为制造危机所形成的盟国服从义务已经开始逐步瓦解。: {" q' l, I! Z+ V9 W8 P1 L
; C2 w; J/ q5 S- n' b! J, D
沙特和伊朗的和解,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放弃军事手段解决安全问题,在中国的斡旋下与伊朗达成和解,依旧可以保证国家安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上。/ \& x8 L9 w& R3 I& m- P5 J
0 A) l5 Q$ H, n可以说,面对目前的变局,美国外交学会的判断是有一定前瞻性的,也深刻的指出了美国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吸取美国方面的经验,保持高明的策略和持久的定力,以期在未来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 h/ h5 p) M! w( t6 K/ f
! ~6 x, X( r& k3 J9 O! Q'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