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日本]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日本高端海外人才66%来自中国

[复制链接]
士大夫 发表于 2023-2-26 1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高端海外人才66%来自中国的有以下方面深远影响:" o$ L8 k0 v, h) V

% H# p2 s8 {: O  u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中国高端人才的涌入可能会对日本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人才可以带来新的技术和知识,推动创新和研发,提升日本的科技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 m$ f4 G8 P" ?) E0 }; x% ?6 P( ~
对日中关系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才在日本工作和生活,中日之间的人文交流和经济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这将有助于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缓解历史遗留问题和政治矛盾。
3 _% K/ X% P# t- l4 P- P$ u! Z* n4 b4 ]$ U& a* a  S: \  \
对中国人才流失的影响:中国高端人才的流失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日本等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的高端人才流失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0 N/ C# D$ b1 A$ g  _5 l& O
$ w. b* T) G# d0 ?2 M7 z) n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随着中国高端人才在日本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可能会对日本社会和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会加速日本社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
1 x; U! q, k) M- F) c
+ q% d. `7 `* l& R* d$ o6 |) M  i( v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至2022年6月底,高端外国人才有17199人,占在留外国人总数的0.6%。其中,来自中国的高端外国人才占66%,远远领先于第2名印度(6%)和第3名韩国(4%)。* w0 K, f1 X9 n1 `* X
1 F; M! c# s3 i- Z& W- l2 F  }
很多人觉得,这意味着中国的高端人才流落到日本了,隐约有中国损失、日本占便宜的感觉。这是一个误解。, H$ C6 j; [$ R  ]/ W6 L

7 L( l5 \) `% J) }7 ?0 p8 ^近年来,日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一直在吸引外国的各类人才,其目标是要成为“被人才选择的国家”。
: i5 z' m3 [, O- S! b  p. Y& k
0 v, }6 X, h4 t* _' e8 k日本政策中的“高端外国人才”指的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在日本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工作的外国人。按照学历、工作经历及日语能力等赋分,总计达到70分即可获得高端外国人才资格。+ b& q& b" M% p
; o; S/ H4 f$ a$ }" n( O0 C
与此同时,吸引高端人才,也是日本吸引高端产业的一个附带性政策。比如,日本引入半导体、光伏、蓄电池等产业,必然会有相应的外国工程师进入日本。留住他们,善待他们,是日本全球产业政策必然包含的内容。
* q. k2 `: ~% g4 L( v+ t
) @" n  i# |6 t  X: A% m1 w中国人在日本高端外国人才群体中占比高,有其客观原因。
9 v, Y9 }# U" b
4 [  M( P% G# [% m% Q' [: o首先,中国在日本留学生多,中国留学生占到了在日外国留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留学生如果留在日本工作,能达到高端人才条件。其次,中国人口总数大,自然占比会大,而且,中日距离近,人才流动就多。第三,中国经济体量大,与日本贸易密切,一些中国人为经营方便,也会申请高端人才资格。2 Q/ Q8 B) l$ |" v
$ A  F+ Y; b( Z8 e7 q" Q
其实,日本的这个吸引人才的政策效果并不好。这个政策是从2012年开始的,但2022年底一共才引入了17199人,也就是一年1700人左右。从比例上说,也只占到了在日本的外国人的0.6%。
/ r9 ~# e+ \( F) f- V( T8 {3 Y% L2 b! U. g0 q/ j/ s3 k$ F
也正因为如此,2月17日,日本更新、扩充、加强了这个政策,新设“特别高端人才制度”,简化申请条件,设立优惠待遇措施。+ \: n4 V  W9 Y! v# D- _
8 r' F4 _- F. X
年收入在2000万日元(约合102万人民币)以上的外国技术人员在日本逗留1年即可申请永住权(永久居住权)。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允许世界排名靠前大学的在日毕业生最长可在日本停留两年时间,以开展求职活动。
0 a4 _. [2 D0 a8 ~% m6 B: J: n6 L. K2 f# u
- N' D* ]: K( U6 D1 S8 v- C
人才的各国流动是正常现象。
- |8 F0 u' S6 k/ m9 a4 `7 ^  g4 B+ Z; h; ]/ N. d9 c2 k
以上海为例,上海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2月底,上海共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27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近5万份,占比约18%。也就是说,仅仅上海引入的外国人才,就超过了日本十年引入的高端人才数量。+ B- g$ v- x# Z" a& g3 ?

) d0 K8 C; Q( X+ k6 V# v" v6 n  N全球高端人才竞争是当下全球化中的新现象。
3 ?, I1 d2 H; Z' K7 y6 u, l
2 ~* C; B* I% y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进行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则是创新的根基。国家竞争也是人才竞争。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现在各国收紧了投资类移民,但对人才却大开方便之门。
* q) V9 R, p5 G- }3 f
/ v( U$ m; }1 a; s. O0 q比如英国,在2022年上半年宣布关停投资移民签证和首席代表签证,但在2022年5月,却宣布推出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HPI),为符合要求的全球Top50高校毕业生提供为期2-3年的工作签证,可以携带配偶和18岁以下未婚子女赴英国居住、生活。
. L0 s; I2 D5 T: C  i: _6 U/ N9 k% d& \4 {1 ?+ B) t+ e  K
美国也从去年6月1日起,对杰出人才类别的部分移民申请加急优先处理。
8 D/ a5 r5 _6 G) _9 ^; l3 m7 |2 @
新加坡也同样如此,去年4月上调了投资门槛至1000万新币,但8月底,新加坡人力部宣布推出顶级专才准证,加入国际人才争夺战。
" K9 A  t* `( o% t5 g! f
2 `# F3 c" b% d: u; Y其实从生活条件上来看,北上广深,乃至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条件,已经不比外国城市差了。即便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在现代化、生活便利性上,也未必比中国好。4 r; f, o  N5 \$ {

7 m* I& l' N9 O2 Q5 U6 M7 G但生活条件只是吸引人才的条件之一,吸引人才主要还是看薪资与产业结构。" I4 P1 ^9 j* w" Z

. m0 n/ B% q% o0 d$ t$ V日本吸引国外高端人才的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薪资水平较低。日本职场非常稳定,职场竞争不强,专业人才的待遇自然上不去。202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IT行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年收入大约为4万美元,仅为美国的一半。但基于日本的职场传统,工资很难提高。解决办法或许要靠国家补贴,才能缩小日本与国外的薪资水平差距。在这方面,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薪资也很难与发达国家相比。
8 h4 j3 a, t2 n
# u7 H/ ]) J6 f4 S+ B各国对人才的需求都是适应于产业结构的。德国在2020年推出了《技术工人移民法》,扩大范围吸引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其所指的“专业人才”概念,不仅包括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也包括受过正规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才。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也开始缺工人了。再比如,很多中国高端人才去日本,就是去搞互联网创业的,因为有互联网基础,会有很多机会。
5 J, R# }9 U) |4 x2 Z0 h/ l$ F6 o# r. C
所以,中国想吸引人才,只要筑好巢,自然有凤凰来。现在不少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就在中国工作,因为这方面中国投入大。过去多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吸引FDI,很多外资企业来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外国高端人才也到中国来工作。这也是为什么上海高端人才数量远比日本多的原因。
3 g- E3 r0 K# \5 L9 e/ c, I4 i" Y  {) y# o. |, Q6 @% B1 I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对人才的想象是程序员、工程师,他们提出一个好点子、科技攻关就能带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其实,对于整个创新而言,到了程序员、工程师这个环节,可以说是一株大树长了20年,最后的那一朵花了。程序员、工程师,是在整个创新过程的末端,而不是起点,在此之前,是市场、企业、金融。
9 c% X' ]5 X0 V& |' y& H
  R" y; O, E6 W& a# J所以,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更大程度地向世界开放,外国高端人才到华工作,不会是一个需要去担忧的问题。% T0 _7 V1 M5 r) N
1 m, M  J3 n, R- W2 A)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4-6-18 01:51 , Processed in 0.0319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