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已经引起了很多美国人的担忧和焦虑。这种担忧和焦虑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7 n# A. q% z8 B7 A6 U' i
9 F& h, O1 n: j1 Y0 z国家安全:美国政府和军方已经开始认识到中国崛起的威胁,尤其是在技术和军事领域。这可能会导致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和更多的军事投资,以应对中国的挑战。
# y. E$ ^7 }( ?( o* C
; X2 ~* q( ]( W( Z( z j$ I经济竞争:中国的崛起已经开始对美国的经济地位造成影响。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保护主义政策和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以保护美国的经济利益。
4 `! D! R6 m$ P( [5 V
; ?0 S9 C, {# X9 j1 L社会影响:中国的崛起和影响力也可能会对美国社会产生影响。例如,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文化和社会冲突,以及美国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 l1 V4 ^- o* d+ G
8 D& g9 h Y7 A4 y. N国际秩序: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也可能会对国际秩序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它可能会导致国际关系的重心发生转移,以及国际规则和机构的重塑。
( O; w2 ]2 q/ T Y
) T4 M" J% R5 g/ b n美联社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警惕程度高于对俄罗斯。图为去年10月中共二十大前,北京街头挂满了中国国旗。& s: Y4 ^6 a6 v% J) h7 K
) H" k5 Y: ~4 o" F4 \根据一份周四(2月23日)发布的最新民调,多数美国成年人对北京日渐增强的全球影响力感到焦虑,对中国的警惕程度高于对俄罗斯,且仅有不到半数的民众认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处理对中关系的方法。
7 f. u( [* ?: P( J1 n
% P0 ^+ X; U9 L6 v- i0 u这份调查由美联社与美国芝加哥“全国民意研究中心”(NORC)联合发布。结果显示,有6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严重关切中国——这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且对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的担忧比例逐年增长。
. y: Q+ }4 `. r' G: f7 J" ]$ `, T
民调亦显示,美国人不再严重关切俄罗斯对美国构成的威胁,他们对中国的关注目前已超过了对俄国的关注;去年,将这两个国家被美国民众视为威胁的比例基本持平。
6 ]0 B$ [7 q) ^) x/ o) k2 k* g! @0 R3 s, A$ C `
相较6成美国人对中国的关切,如今只有53%的人说他们严重关切俄罗斯,低于2022年3月的64%。可能的原因在于,与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初相比,对俄罗斯感到警惕的人更少了。
5 s. ?0 v# B. Q- X
3 E- B' q, K6 L中美关系近期因“气球事件”陷入紧张,为先前拜习会所带来的外交成果蒙上阴影。图为去年11月14日,中美两国元首于印尼会面。( j a$ Z9 t& V% c }" G
7 z: i/ o. [/ ^+ m0 C4 f. k b3 g33岁的美国工程师马切克(Michael Marchek,音译)向美联社表示,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举步维艰,未能实现攻占首都基辅的目标,且伤亡惨重,显示出一种“混乱”的感觉。
2 |$ ^8 R8 T. |$ W7 L, i" [
5 A+ B$ O( j" A“在俄罗斯显露出自己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有能力之前,我对他们是比较警惕的,”马切克说。, j' S: n+ e4 n! i
8 y a6 t7 D0 x1 M e. D
美联社另指,部分美国人也担心,中国可能提供俄罗斯某种形式的军事支持。
+ ^) H8 N0 n8 U( h8 R8 G) d. ^# h& A( x8 m9 _! d; ~
民众对拜登满意吗?8 q. I# C. j/ _
2 g) d" j! L# I7 {) y# B! h
美联社报道,拜登上周谈到中美关系时重申,“我们寻求的是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我们不是在寻求一场新的冷战。我们将负责任地管理这种竞争,使其不至于转向冲突。”, S) N1 t" L6 M# P
" w+ @. T3 f' U9 K* x! [) w& G5 x然而,两周前,美国官方发现并击落了一个来自中国的高空侦察气球,造成中美关系降至新低点。近期,拜登政府也尚未撤销对中国进口产品的高关税,同时还加紧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先进的电脑芯片。
) K# C# O2 t! |7 c \3 p7 |' f# C( x: _* h$ `
2月3日,一名美国空军U-2飞行员俯视一个来自中国的间谍气球,该气球在美国中部大陆上空盘旋,后来被空军在南卡罗来纳州海岸击落。$ w! m3 q O' w5 ]5 e. r) K& R' g) u
/ r8 t: p4 a+ O u5 m6 E1 ^2 B
针对一系列相关事件,该民调指出,45%的美国成年人说他们认可拜登的总体表现,而54%的人不认可。这与近几个月来美国民众对拜登的看法相似。1月下旬,有41%的人赞许这位总统,去年12月则有43%。
; W2 k3 @, V6 a( K, J: m" h& o% \5 |; b1 j. M
一位68岁美国居民邓拉普(Melvin Dunlap,音译)告诉美联社,鉴于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拜登需要谨慎对待中国,并表示他认为拜登“谨慎行事”、“用意良好”,在对中战略上“展示了力量,而不是软弱”。6 U* s8 \) c8 a/ e* Y! ]1 I! @
2 C$ j+ Q) _' F$ K l& M军援乌克兰 不应以美国经济为代价
2 ^8 X1 w/ y2 u2 ^( K# y0 [+ R% X
" g0 O: o; E/ V3 W4 x* a6 I1 Y* b20日,拜登突访基辅,会晤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并宣布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为了协助乌克兰抗战,美联社报道,美国已投入了坦克、装甲车、1000套火炮系统、200多万发炮弹和50多套先进的火箭发射系统,以及反舰和防空系统。/ q3 j. B; M8 X6 X
2 b' u$ t, g( o
虽然拜登认为,维护北约和打击俄罗斯侵略是必要的,但大多数美国成年人表示,这不应该以牺牲他们的经济为代价。
% r; f/ a+ f* C3 N4 c3 U7 d( a! P- M
自去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全球石油、天然气和食品价格飞涨,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率在去年6月,创下40年来新高。虽然经济学家尚未宣布经济衰退,且通胀情况有所缓解,但参与这次美联社民调的民众仍认为,美国经济已陷入低迷。
1 t! O6 ?, |$ q1 w N
! a( g2 j. f2 R' G& z总体而言,民调显示有32%的人说美国经济状况良好,比1月份的24%略有增加,但仍有68%的人说经济状况不佳,对拜登在经济层面的作为认可度低、感受负面,而仅有36%的人对其经济作为表示认可,数值与上个月和去年年底相似。
1 N7 S4 C9 w! k; Y4 E2 I1 A' c
! H: Q% x( n- K+ _! u6 d- a- S这项民调对共1247名美国成年人进行调查访问,执行期间为2月16日至20日,而所有受访者的抽样误差率为正负3.7个百分点。% r/ J5 D! Z" w9 Z5 f9 d+ B
/ ]$ [# @% Q+ ?0 a3 a X8 U去年9月,在俄乌战争爆发将近7个月之际,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wC)也发表另一份民调,指出美国人不较以往担忧俄罗斯可能攻取乌克兰或是战场扩散至其他国家。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认为,美国政府给予乌克兰的支持仍有所不足。2 U* J I s* f, U7 s0 {
: Q, y+ X6 z7 \! b* B8 E% B9 A% R余茂春:美国民众看清中国战略意图2 s) [4 y P# o4 \( E* C, |" I K
+ S" `! _. r4 e- v* @-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的中国政策首席顾问余茂春则分析,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印象变差,与中国对外战略意图日益清晰有关:“中共的言行让美国人民看清楚了中国对自由世界的战略意图,中国政府是越来越口无遮拦了,中共的战狼外交与领导人的讲话,都反映出中共高层的意图。”, T& E% R0 ^' x2 n. J
D( T/ A6 V: Z- n/ Z/ [( t1 q
余茂春认为,习近平当政后的宣传政策错误,也导致美国人民对中国印象反感:“以前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是不一样的,以前对内火药味十足,对外在国际上则有欺骗性。现在习近平当政,对内跟对外没有差别,就更让美国人民知道’原来中国是这么一回事’,更看清楚中共的本质。”
! B% P, I2 _0 f; }# P) q6 z
1 Z; v! ^8 g4 Y: ]7 T3 V( a但他不认为“间谍气球”事件是引发美国民众对中国担忧的主要原因,美国人民的担忧是近年来应对中国政策逐渐累积下来的:“气球事件对一般老百姓的震动不是特别大,因为中共早已表现出蛮横不讲道理的态度。譬如,过去三年多来,疫情大大影响美国人民的生活,疫情的重大问题是‘疫情的根源是什么地方?’中共对这个议题是不齿、蛮横不讲道理的,这对美国人民起了很大的一个教育作用。”. B* }- A N- o7 r3 Q5 }# ^
& _" j& W9 e0 \" l
9 t2 `/ t" I- K7 X8 K) j* P
美中再度陷入外交口水战
+ l# t$ K: B- B( L O5 z/ L" `* Q
; |" e: F5 ?+ {. g1 R4 d# Z q5 D另一方面,本周一,新华社发表涉美报告,谴责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五个方面“霸权霸道霸凌”。该报告不只批评美国是“最好战的国家”,还指责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是“大搞垄断打压、技术封锁,遏阻其他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报告在最后呼吁“美国应该反躬自省,深刻检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u4 ^& e+ w) \
. o+ ?1 S, s& N1 Y& [/ v6 u
这份报告激起美中新一轮的口水战。本周四,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就在推特上表示,这份报告是“粗暴的宣传,不是大国应有的风范。”/ s" c5 Z) s2 W/ s- s
7 f' N& {6 a3 Z; d5 U1 |, x
中国外交部并没有展现“大事化小”的意愿。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五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伯恩斯的推文,他说:“美国不习惯听真话,更不愿正视自身的问题,把所有对美国的批评都称为宣传。我们要告诉美国大使,强权外交和胁迫外交才不是大国应有的风范。”
7 h# ~! e- h# v4 R- h; ]1 K
8 z! V- }7 B) T'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