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正在降低对中的经济依赖
+ [( b! `2 O) p, Q4 M
& q, u6 p. J" ]/ h6 a. j x
3 {: C$ _. m# p' {
; M5 e* H- w x4 }/ N; {而截至2021年底,中国连续六年都是德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不仅如此,中国也是德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供应商,德国工业所需的稀土和其他金属有70%来自中国,并且46%的德国企业依赖于来自中国的供货商。0 c' t( M9 T; f% ~1 g9 W
; g3 q! s. M# v1 f6 F5 B8 G; p9 N/ m3 k' T# ~ A( P3 E
! v4 O$ ^( F0 ?- B! u
朔尔茨和德国政府正在改变这种德国经济与中国之间的深度绑定。; Q% Q8 n% l% T; Z4 b
% S* Z% E: E% E( G7 k0 x
% W, u p8 K8 T3 }( ]3 G% w' |( C7 \
“目前德国政府由三个政党组成。其中的两个----绿党和自由党在中国问题上的态度是相当一致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绿党主要以人权问题为出发点,自由党,则更多的是从经济上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出发。当然,绿党也看到了来自中国的在经济方面的挑战,而自由党人也看到了中国侵犯人权的问题”,德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研究员蒂姆-吕利希(Tim Rühlig)在今年十月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 E5 t6 b, D4 {, S; d# Z
! R" b) a9 f) m; l4 Q4 p- q: `. Q( ?
3 L8 ^6 v6 j2 R% s/ n/ M, [. G4 T! o, \% [1 `/ [
“而执政党中的最大的社会民主党,则似乎有点犹豫不决。社会民主党内存在着不同的立场,确切地说,舒尔茨在这个问题上的位置并不十分清楚。他继续避免谈论关于中国的太多细节。但当你和他身边的人交谈时,你也会听到不同的观点。因此,我认为朔尔茨的态度是这个执政联盟中最大的谜团”。: k( K# ^: a8 t7 W( c
% X2 {& v1 ]5 P2 `
: j/ k- Z. M6 w3 B. a+ ]
0 b' J) I& I) t而独立评论员吴强则表示,“虽然对于在华投资方面还有很多暧昧和犹豫的地方,但是在对于和资本的关系,对于企业的海外投资,以及在跨大西洋关系上和美国的这种加强紧密合作关系,这些方面都在表明, 朔尔茨跟以往的任何社民党人都不一样”。
4 N3 \2 H' F5 m7 m/ _) p4 d/ f( K# H& t3 L( f2 ~
) P* D |+ u3 R0 O
$ \) w' d" X0 R& m在推进德国经济减少对中依赖方面,吕利希表示,“德国需要做的是经济事务的多样化,远离中国,我们太依赖中国了。当然,在一个民主国家,在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中,政府是不能去告诉公司,我们要投资这里,不要投资那里。但至少我认为,政府不需要去鼓励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进一步投资。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德国的公司确实在考虑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很多公司也确实在试图拆分供应链。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在中国投资。我认为许多大型公司正在投资中国市场,但是是基于要服务中国市场的投资”。) H3 [2 T5 ^: w1 @, @0 O, ]5 [; U
2 |, E7 O' `5 G5 k; u
" ?: e/ K! C$ F B) I
) H2 ^& r+ P( e$ g, z6 [7 Y但从实际层面看,德中关系在经济上的体量巨大,相互间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因此这种转变将会是漫长的。/ T" d4 ]9 f: C* [
- ? b. ]$ f" p, A
& r1 M n; V& A: X- J# f7 v! _
+ W. S8 C* _. W- |, n4 d- `8 j! R/ h# {8 t吴强表示,“朔尔茨在对华外交上的转变,采取了一种不是缓和的,而是缓慢的方式。这不像是对俄罗斯的转变,那是一个激进的转变方式。 从长远来讲,德国一定会追随美国的对华政策,但当下德国对华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在进行的,但这种调整毫无疑问已经开始。比如说现在德国很强调德中关系的不均衡性,也就是主要偏重经济,而在人权、公民社会、互联网方面,这种透明性以及相互间的开放性这些方面,德中之间是不对称和不均衡的。这种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将是德中关系从现在开始变化的一个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