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德国企业还是聪明人多啊1 s/ D2 K% e+ O5 T. w
7 {& X7 N. `0 v# v9 R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消息,会议上,多名德国企业代表强调中德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德国博世公司董事会主席斯蒂芬·哈东13日直言,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我们有其他选择,我们早就去那里了”。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也表示,中国市场对他的集团而言非常重要。
; [1 ^8 r) C' S0 _( R6 M( x) s7 N, k$ g) B9 t! B! k5 q
14日,德国总理朔尔在会议上重申不能与中国“脱钩”的立场。他表示,中国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即便德国追求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发展,但这并不能与所谓的“与中国脱钩”混为一谈。" [1 R" ^4 s) ^* l# n- `' p
) i [1 N& J4 _8 P3 l5 w 前段时间,朔尔茨的访华之行,不仅给中德之间的企业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部分鼓吹所谓“与中国脱钩”的德国政客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 [& C6 r( n# F# f5 a# ?6 L- ]) }3 i4 [. y; M
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7届德国经贸亚太会议上,中德贸易关系再次成为话题焦点,多家德国企业代表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K0 u5 m L! Z
" M; _! \( w( N/ d, V8 z
尽管仍有部分声音炒作所谓的“减少对华依赖”,但《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德企真的能做到和中国市场断绝联系。
1 D' F; I5 N- r2 N9 _9 o" Z2 i5 z$ ]- q# L
“你不能用另一个市场取代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哈东在总结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的德企观点时表示,“如果我们有其他选择,我们早就去那里了。”
9 w7 l2 l, L9 `+ N1 @- c$ k4 S: M$ q! h; k! V R& V
此外,也有匿名德企代表称,“如果我们最大的客户希望我们去中国,我们就不能忽视中国。”
5 t3 q1 r8 D; z! k% M- J3 D! u8 G6 Q/ a c
报道称,“与中国脱钩”的声音让不少德企颇为担忧。同时担任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与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博乐仁(Roland Busch)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市场非常重要,在中国的投资回报速度是相对更快的。
7 {1 |7 V0 f, F$ p% w6 ]$ Z4 a& X3 J# R2 G2 v5 \
在博乐仁看来,就长远角度而言,德国不断寻求其他市场以实现对外贸易多元化的努力确实有益,但中国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也不容置疑的,“现在德国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有三分之一都流向了中国。”8 Z6 N/ ~- Q8 e m
9 p1 u# `5 l/ R0 l$ T
. l2 W8 \9 C" l9 q! V" m “(德国企业)很难在所有国家都有业务。”博乐仁表示,德企不必急于在现在进行重大转变,“多元化不是三年、四年或五年的事。”
0 u# P. J( u' N0 D6 e* ^: T5 o: O6 J/ X% f
《法兰克福汇报》也在报道中分析称,对德国企业而言,足以代替中国市场的其他选择是不存在的,与中国“脱钩”对德国经济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也是不可想象的。3 n5 y. p- B; i: _) D
0 E: I2 g, L* t% J: n9 ?+ t
相关数据也显示,德国机械工程产品出口量的11%流向中国市场,而东南亚国家仅占3%,印度占2%。
3 H7 M" K. s% z* s% z X' B8 a) U) P* w; ?" {. Y ~
! I! D% b O* G/ f5 O$ `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绿党主席、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会议上多次强调德国对外贸易多元化的重要性,但也明确表示这“并不等同于(与中国)脱钩”。
: ]9 v7 R- W' u, H# U# s- U# K/ N
据报道,德国思爱普公司(SAP)在新加坡的分支机构负责人保罗·马里奥特曾向哈贝克表示,与亚洲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对德国企业而言极为重要——全球70%的人才,以及超过300家“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十亿美元且成立不超过十年的企业)都来自这个地区。% Y8 ]* f% Z7 E3 P4 `
5 j$ m5 }& M3 H" s 朔尔茨则在会议上继续重申,中国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即便“多元化已经全面展开”,但这也不应该与所谓“与中国脱钩”的说法相混淆。+ Q6 G: w) i' ?$ f( G) o* F
) i. w" i5 ]4 B0 ^$ v
“去全球化不是我们的选择。”朔尔茨说道。' x' E i' M; v o
! a* j* P5 R6 f @# [2 c5 ]; i. s!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