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事实上成了唯一的大赢家,超级大赢家% o/ Y* w' U' r @3 z
+ J& j9 G1 a X8 F$ m; V9 ]+ q俄军假借撤退平民,实则是利用平民作为掩护,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实现了对赫尔松的增兵。第聂伯河右岸的俄军数量从2.5万增兵到了4万以上。
% A; \: v# k: M( v! N$ w( i0 n
5 t- U0 l C4 K9 y- o4 @ L0 ~; \俄军不仅往赫尔松增兵了1.5万以上,还在赫尔松城的背后,第聂伯河的左岸修建了大量的炮兵阵地。此外,俄军还在向赫尔松州运输大量的像厕所一样的小型混凝土堡垒,主要长这样子:
- S. x% l: a, \/ |: y
) F; j3 Q& s3 n. s) B! e7 q/ }4 S这些混凝土堡垒被密集部署在第聂伯河左岸,用来阻止乌军强渡第聂伯河,既可以充当第聂伯河岸上的单兵哨所,又能当做单兵堡垒。不过,都已经21世纪了,如果不加伪装掩护,设置这种固定堡垒很容易成为乌军炮兵的活靶子。在队长看来,它很可能是用来防御小型无人机投掷手榴弹的。1 E& F1 y1 r% }
& s' m0 o9 B5 D" \6 a5 n1 ^1 c对俄军而言,要死守赫尔松,不能全靠人命去填壕沟,主要还是依赖于第聂伯河左岸的炮兵阵地。这些炮兵阵地和赫尔松城隔着一条第聂伯河,乌军很难渡河摧毁俄军的炮兵。当赫尔松城背水一战时,俄军炮兵也能提供很好的火力支持。
" d5 V; j$ J, T/ N5 ~; Q
+ H1 U' T) c+ z# d俄乌战场上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俄军已经完成了30万动员兵的征召。其中,已有超过10万先头部队完成训练,率先抵达乌克兰战场。其中,很大一部分就部署在了赫尔松。对俄军而言,赫尔松是不容有失的战略性要地。赫尔松的新卡霍夫卡水库是克里米亚的水源地,赫尔松的背后就是克里米亚。
+ H( q5 |( K/ `; ` }0 Y
% `6 Q1 e/ L! M+ q R# J) K如果俄军丢掉赫尔松,克里米亚将全部暴露在乌军的打击范围内,俄黑海舰队将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克里米亚的机场也将陷入乌军的炮火打击之中,俄空天军的后勤基地将被迫继续撤退至俄罗斯本土。因此,俄军必然要死守赫尔松。
3 m& Z* y6 W% F( B5 y/ N2 L. i: e! {! ^
在某种程度上,赫尔松之战可以称之为俄乌战争的重要战略转折点,堪比苏德战争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Y+ e+ B' {0 C7 N; [- M7 y% W
: I6 T6 r4 m! p. }# n
但乌军已经错过了夺取赫尔松城的最佳时机。在乌军取得哈尔科夫大捷和红利曼大捷时,乌军士气达到顶点,而俄军在赫尔松第聂伯河右岸只有2.5万兵力。乌军只需全力攻破这2.5万俄军的防线,握紧一拳打穿俄军防线,就很有机会拿下赫尔松城。+ P5 {" t! n" t6 J, N! P1 O2 D
* `' _ j4 |; H4 T7 M7 ?. R: y
但乌军选择了兵分两路,一路攻取新卡霍夫卡水电站,一路攻取赫尔松城。结果是,北路乌军被阻挡在了杜德恰尼,南路乌军一度打进赫尔松城外50公里处,先头部队甚至进入赫尔松城外30公里以内,却无法兵临赫尔松城下。
" Y% Z6 U5 d' J9 x- o; {5 L
1 z0 M U/ s9 W% r( P这让俄军在丢掉第一道防线后,成功构建了第二道防线。俄最精锐的王牌部队第76空降师顶住了乌军的进攻压力,为俄军后续的防御部署争取到了时间。当俄军完成第二道防线部署后,乌军的进攻开始受阻。5 u2 A# m9 q. M5 F0 W
8 y1 F8 z1 ?' \: f5 e" Z
士气这种东西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乌军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失利后,俄乌两军就在第聂伯河左岸渐渐打成了拉锯战。在此期间,俄军对赫尔松城完成了最重要的撤民增兵行动,即:撤离吃干饭的平民,增派全副武装的战斗人员。
4 ^; W+ O- q8 w/ o! t* {6 s* a+ H) y5 L+ t
按目前的局势,俄乌双方将进入持久性的拉锯战。队长预计,11年底左右,俄军的30万动员兵将尽数派往乌克兰战场。这意味着,在东乌战线上,俄乌双方将各自集结兵力超过50万,双方总兵力超过100万。" A# m( C9 J6 \! J- |& ~) }" T
( f8 v4 l+ R- X) n) _8 `0 l9 \
队长此前就分析过,俄军在东乌总兵力约28万,算上阵亡和伤兵转运,前线兵力约20万左右。而今,新增30万动员兵,再加上瓦格纳全球招募的新雇佣军和监狱里的重刑犯,以及返回战场的伤员,俄军总兵力将增至50万以上。/ e/ d. C b6 {. _0 C
" D. ~+ [. D3 ?3 B9 v3 @$ ]而乌军在先后进行9轮动员令后,累计征召兵力超过100万。其中,美国媒体公开的数据称,乌军阵亡人数超过30万。考虑到乌军在开战前期损耗就超过了20万,后续乌军大反攻,加上巴赫姆特绞肉机,乌军的阵亡人数是很有可能超过30万的。
9 W) k; a+ ?" f. |" p, A0 M$ K6 K: X/ J' {
此外,乌军还在白俄边境方向部署了20多万部队,以防备俄白联军再次从背后偷家,直袭基辅。乌军在乌东战场前线的总兵力人数最高也是50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俄乌双方的兵力基本上会逐渐实现1:1持平。这也是当俄军动员兵开始投入战场时,乌军就启动了新一轮征兵令的重要原因。
8 _+ E8 D* n5 \- N4 a& B5 E* y- \/ s! ^% M5 `
乌军不仅要征召新兵填补伤亡,还需要尽可能保持对俄军的兵力优势,才有可能维持进攻,以收复更多的领土。
4 d- R! D6 m# a- o% w' t1 {2 `2 A9 V( y# \ g' B
其实,乌军迟迟攻不下赫尔松,主要还是在于美国。美国还不想乌军取得太大的胜利,没有给乌军援助重型武器,尤其是坦克。乌军从基辅保卫战,到哈尔科夫、红利曼反攻战,坦克的最大来源国是俄罗斯,从俄军手里缴获了300多辆坦克,构成了乌军最强大的坦克装甲集团。, p3 {# T' ?" y) E+ }+ B, f
/ m2 q$ S4 y, ^4 q: R
另外就是波兰援助了232辆T-72坦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援助了数十辆T-72坦克,加上自己手里剩下的坦克,乌军坦克总数不超过1000辆。就这1000辆不到的坦克,还得部署在白俄边境、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以及赫尔松等六个方向。乌军在赫尔松的坦克总数不超过200辆,单次能出动的坦克规模也不超过100辆。/ a) v- q3 r$ C* X! L' D$ h
' w+ ?( M( T2 I/ y7 W赫尔松是一个大平原,仅被一条第聂伯河所阻挡。如果不强渡第聂伯河,在这种平原上,坦克突进是非常强大的。可乌军的坦克太少了,顶不住俄军的密集炮火压制,也无法为阵地战中的步兵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同时,乌军也缺乏足够的防空火力网,坦克几乎要完全暴露在俄军的打击之下,强行突进,损失太大。. E% g' `0 F2 r0 g b; f8 b
0 N4 {1 H. o5 Z5 I4 ?, b6 I' o4 i在现代化的大平原作战中,面对火炮充沛,且具有空中优势的俄军,乌军没有强大的空军支持,也没有足够多的坦克突进,靠轻步兵和炮兵攻取坚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m7 _# c2 q2 F
{+ y' [7 R; C' N0 E# u
美国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美国对乌克兰最新的援助清单中,美国首次对乌克兰援助了坦克。不过,不是美国坦克,而是从捷克采购的45辆T-72坦克。另外,荷兰也从捷克采购45辆T-72坦克,援助给乌克兰,一共90辆。" k4 b) x0 ^9 V g8 X$ a
/ M5 |. A2 G% Y9 |* n% }这些T-72坦克将先接受美国的升级和改造,提升它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美国认为,经过自己的改造后,这90辆T-72将成为乌克兰战场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也就欺负俄罗斯信息化技术不足,T-90M的核心热成像仪被法国断供,迫使俄罗斯去升级更加老旧的T-62系列坦克。
4 \7 l, T$ d9 o( z% V$ ~, H7 n
6 i* g8 k; o8 v美军曾在波兰升级米格-29战斗机,让米格-29能够发射“哈姆”反辐射导弹,使得乌空军实力大增, 摧毁俄军大量的防空雷达。在队长看来,美国升级后的T-72坦克也不容小觑。
) p% @5 F( `9 J d X8 x1 D3 E) p- H0 m* f- n
这是美国首次对乌克兰援助主战坦克。它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北约开始为乌军提供主战坦克了。这个口子一打开,北约其他国家很可能跟进,对乌克兰提供更多的坦克。首批T-72探路,后续的美制M1A2、德国豹系列、英国挑战者系列、法国勒克莱尔系列等主战坦克,到明年初很可能进入乌克兰战场。" G& |7 i7 G& \7 a0 ]* \2 M' D
" B. b7 L/ H& @& J' x1 U
毕竟,在北约内部,波兰的T-72坦克已经全部援助给乌克兰了,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坦克存库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北约主战坦克登上乌克兰战场,是迟早的。乌克兰的首批飞行员也已经前往北约接受F-15和F-16战斗机的训练。. q2 L8 O* R3 e. [$ t& p& r' p
& I' f, H, V/ a9 \* A对乌克兰而言,这里面的难题在于,美国不会一次性对乌克兰援助到位。而是通过小规模,分批次的援助,来控制俄乌战争的烈度和节奏。美国希望把乌克兰战争打成另一场阿富汗战争,或者俄罗斯版本的越南战争。
" L# a" Y& C+ c$ y# @" m+ {' T- p4 U6 a
当前,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投入已经没有收益了。地盘难以扩大,也没有石油可挖,乌东战火连天,无法反哺俄罗斯,克里米亚的正常经济秩序也被打崩了。这场战争持续得越久,俄罗斯往里面的投入就越大。9 i H7 P2 C4 r: _( ^8 [2 W/ ^
8 w- c1 O( K+ w& B: W9 H3 p
到目前为止,美国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才182亿美元,但俄罗斯军费消耗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美军一个大兵都没死,俄军阵亡人数已超7万。更何况,而今俄乌两军的伤亡比正被无限拉近,乌东战场注定成为俄乌两军的血肉磨坊。6 |9 u% u# F* d' w9 F2 N" Z, O
( Y( `, E3 ?0 X2 Q7 S& C4 i4 z8 t; b4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