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永远都是美国印钱全世界买单,除非其他国家都不用美元结算,那用什么来结算?3 d2 C& N! @- s1 |* @
4 D" b F/ X1 _2 q* v
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的CPI同比增长6.8%,创1982年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数据表明,美国生活成本在11月再次攀升,汽油、食品、租金等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给美国家庭造成更大压力。5 m2 A" J, I8 @5 T
* q; b/ g% i$ r0 w$ i$ \
美国为何会陷入如此严重的通胀?
5 R+ E! [- U w% Z8 {+ p- |( s% f6 l s9 }, X3 t
作者解释道,按照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的说法就是:“一切的通胀都是货币现象。”也就是说,这一切其责在美联储,在于美联储的人为刺激所释放出来的天量流动性——当央行提高了货币的发行量,并将其投向商业领域。! a* T" X) e6 W/ F& |+ p2 B
/ P) c+ b7 G/ j. F
首先,将导致利率下降。接下来则是,人们会被银行通货的膨胀所误导,他们会错以为银行体系的储蓄资金要高于它的实际数量。于是他们开始大量的借入这些便宜钱,但基于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强化了储蓄诉求,同时货币传导也存在着明显的时滞。这就决定了货币供给的增长,很难在短期内传递到总需求,特别是日常的消费需求上来。这就决定了人们出于应付日常商品交易,而需持有的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很难在短期内上升。这时要想让货币市场恢复均衡,只有通过包括股票和房产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才能实现。7 p! s" o' {. C
% Q6 Z F& X9 i9 z' `7 U7 T9 ?
接下来,这种流动性会以不同速度,在不同种类资产或商品之间漫游,最终会由商业贷款人手中,渗透到生产的各环节。譬如,地产商为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将不得不建更多房子,这必然带动其上下游产业,形成用工、用物需求。这时,这种需求就会以工资、货款的形式,传导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来。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也得到恢复,食物价格和出行成本便开始慢慢上涨。6 |; x# _+ z! {2 {
# L! O/ m5 j4 L' w* T这时人们为了应付日益高涨的日常商品交易,将不得不持有更多货币,这将导致货币的交易需求上升。这时为了让货币市场恢复均衡,就需风险资产价格下降,以此来减少货币的投机需求,来满足实体经济中货币的交易需求的增长。可问题是,人们已将太多的钱放在了股票、房产等“高级生产领域”。这类商品的生产要得以顺利维持,就需伴随着较低的时间偏好及大量的储蓄与投资。9 J/ s$ q# H. |# @, ^' d
5 P$ N' R+ X c6 W6 Y8 i但问题是,以投资/消费比值为尺度的时间偏好,已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而上涨了。一方面人们需要更多的钱去应付日益高涨的通胀,另一方面利率开始上涨。如此一来,那些高级生产领域的投资,因缺乏新资金的加入和资金成本的上涨而难以为继,也就越发显得多余而浪费。如此一来的结果是,早前受流动性驱动的“繁荣”也会随之停止,“危机”将不期而至。2 l9 d7 C, U4 y1 ^% K% |4 r& E
* v2 A9 a# T6 U% Q8 O5 U' n
如今,美国陷入严重的通胀中,为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美国人民将不得不将货币重新转移到消费品上来,这于未来美国的资本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对美国的经济更是一种巨大挑战。更为重要的是,美联储是世界央行,它打喷嚏,全球经济也将会随之感冒,这绝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这正是当前全球经济的隐忧之所在。1 J! h: {1 E/ A1 `- a
$ u( K% F' y*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