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驶得万年船,靠人不如靠自己,就算打了疫苗,与人隔离才是真正的王道
4 V9 ~( C z3 V) Y+ Q# B4 o0 C0 b C5 g! J7 V
安省27岁的女护士Jenna Heather疫情期间一直工作在一线,她不幸感染了病毒,出现发烧、喉咙痛、流鼻涕、头痛和恶心等症状。奇怪的是她已经接种了两剂辉瑞疫苗,是在接种第二剂疫苗一个月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
3 ]0 a5 E( [% E7 [
5 h8 O6 J0 h$ K R! S- v虽然感染,她还是对疫苗起到了保护作用表示感恩。她说庆幸自己不用住院,也没有出现更严重的病症。多伦多大学免疫学家Tania Watts指出,任何疫苗都会对一小部分人没有反应。专家提醒已接种人士,在接种疫苗后的前两周,必须保持与未接种疫苗前一样的预防态度。
, P6 \4 `! e) P) _0 i! q2 }5 H0 q8 ]% f' }5 t: P: c
在加拿大遭遇严重的第三波疫情重创时,世卫组织一位顾问为加拿大人传来消息表示:“黎明就要来了。”; ~! j# O' v L9 U# y
) L2 f3 U2 h" w% E& |* \$ b$ [世卫组织的总干事特别顾问Dr. Peter Singer就近期加拿大疫情激增发表了评论。他表示,“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加拿大的现状无疑是艰难的,有许多许多人正在经历着磨难。”! Q d, x( g* j. ?6 U; }7 z
. }& ?3 v8 \& W. a“这场疫情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因此这段时间是很艰难的,不过曙光就在前方。”/ `/ C: Z+ u- p ^6 @ d
8 U0 d# t5 G: v$ {Singer认为,加拿大近来的一些疫情进展表明,人们就要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了。
+ `4 ?0 J: Y" f" W$ N$ R" c' _9 Q. J2 l/ D4 p
“疫苗的加速推进加上现在实施的公共卫生管制,这都说明这场疫情将要结束,”Singer说道。- {% S4 n, l) W( l8 v9 L
/ P: x# {6 x0 M& ?+ s2 E0 ?“这是最关键的事,我认为人们要记住,确保遵守公共卫生部门的建议,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到通风差的室内空间去。”2 f; @% O7 D- S, k% b$ N
5 W. z& g! d4 Q! H6 Y( S
他还指出,目前全球的疫苗分配非常不均,现在83%的疫苗都给了高收入或中高收入的国家。在每个国家的疫情得到控制前,新的变异病毒将继续出现,威胁其他国家的疫情控制进展,并影响这些国家的重开。
) L" j) m! N$ S2 W8 ?9 z
, Y# n) [) k( P5 ~3 R“只有当每个人都安全了,所有人才能真正从疫情中解脱,”Singer表示。# H& X5 d1 Y! v) p- _3 U& v; F
! {0 [- d3 y( D/ o6 j* l5 {
“在确保加拿大安全之际,也要确保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不再爆发大规模的疫情。因为只要一个地方还在爆发疫情,就终将波及到其他地方。”
, R! V! D: C w& t# K$ k( U$ d% }4 E$ T' i* T" N1 w' j- J' n( Y) j
打完疫苗后,是怎么又感染上新冠的?NEJM病例详解病毒突变的影响! M0 @& ^6 A9 Z6 k0 H
" ]- U4 B5 r. W4 D# |4 }
* S. X) L, T5 N$ {
& ^. H$ D. `0 k ]" R自全球陆续接种新冠疫苗以来,接种疫苗后又感染新冠的零星病例始终为人们所关注。与此同时,突变株的流行也对疫苗的保护效力提出了潜在挑战。上周末,美国疾控中心公布了疫苗突破性病例(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4天后,呼吸道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 RNA或抗原的个体)的数据,在完成接种的超过7500万人中,感染率不到万分之一(约0.00775%)。尽管总的来说这些数据支持疫苗有效,但关注接种后还“中招”感染的个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预防和识别新冠感染。
. R7 y: T4 _7 ^7 L' _0 z0 B- O' d2 h1 Q% p4 o& _
今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重要论文,来自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两例疫苗突破性病例的详细情况,并通过实验室检测分析表明,两人在接种后确实体内具有大量中和抗体,但病毒突变可能是疫苗未能完全起到保护作用的原因。' I; o% J0 g7 L* W
}: s8 M; b' v( @/ G截图来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 H6 u. L$ Z, o
( \; A, s3 q& @$ ?! H
研究团队介绍,截至2021年3月30日,新冠突变株引起的感染占据了纽约新发病例的72%以上,包括最初在英国发现的B.1.1.7突变株(占26.2%的病例)和最初在纽约发现的B.1.526突变株(占42.9%的病例)。对突变株的两大担忧在于,对疫苗发生免疫逃逸后造成无症状感染(从而促进病毒传播)或引发疾病。
' H. F9 Z" Q& l2 E# P2 n& f3 y" c0 i% ~) t
这项研究基于对洛克菲勒大学校园内所有员工和学生的长期监测和追踪。在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辉瑞/BNT162b2或Moderna mRNA-1273)至少2周的417人中,研究团队发现了2例疫苗突破性感染。/ t- l# b4 w3 z$ H
$ i! o2 t6 P9 T! T患者病史 B1 y9 f: E2 [# @! ~ e% D: O- W3 P+ e
& A0 D+ h7 r0 m" K0 J K
患者1是一名健康的51岁女性。她于2021年1月21日和2月19日分别接种了两剂mRNA-1273疫苗,同时严格遵守常规预防措施。
' Z3 U& N8 f a. P! g7 o5 z, W; }3 [5 L Y; ?) k' _+ L Z
3月10日(接种第二剂疫苗后19天),她出现了喉咙痛、鼻塞和头痛等症状,当天随后检测出新冠阳性。3月11日,患者失去嗅觉。此后1周内,症状逐渐消退。$ z# q/ M7 A# K4 W
4 p1 C! z/ r! a. [9 U9 E# w$ d患者2是一名65岁的健康女性。她于2021年1月19日和2月9日分别接种了两剂辉瑞/BNT162b2疫苗。
: r. [! f' I3 s; U* P* n+ E6 E' I- \* } t: X8 }7 q& J
3月3日,她的伴侣(未接种疫苗)检测出新冠阳性。3月16日,她也开始出现疲劳、鼻塞和头痛的症状。3月17日,她的症状加重,检测出新冠阳性,此时距离她完成接种过去了36天。3月20日后,她的症状逐渐缓解。- j. O- q! w8 e& z, W! `: o
/ L' E8 S0 t; L/ W5 H, n0 S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8 _8 w( J9 `6 |' T
; z7 b( {+ Q0 b$ U# q: i
感染病毒的突变情况: m1 c# Z( r7 u; C8 ?
* m* B- {. Q) k& U% i研究团队指出,这两名患者在发病前和发病期间都接受了连续核酸检测。确诊感染时,两名患者唾液核酸检测结果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95000拷贝/ml和400拷贝/ml。0 M( G3 q2 {8 Y7 a2 c, V
1 Y& I. {+ R" G( h- [3 ~# G) \
考虑两名患者均已接种,研究团队对样本中用于核酸检测后的病毒RNA的S蛋白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这两名患者所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都与疫情早期的病毒基因序列存在诸多差异,包括部分已经引起关注的突变。在患者1中,突变包括E484K(被怀疑可能让新冠病毒逃避某些中和抗体的识别)和D614G(提高新冠病毒传播力)。在患者2中,这些突变包括D614G和S477N。
# g3 _$ ?4 o/ x, H9 e, U- S% @) g. ^, a
对患者1唾液中的过量R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进一步证实了S基因中的这些突变,并提示感染是由突变株所引起的,该突变株与B.1.1.7和B.1.526相关但并不相同。4 _( k! z' x8 K2 j
) q: w" V& Q. a患者1和患者2所感染新冠病毒S基因中,有临床影响的突变检测结果(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 t# Y# e5 I1 N6 b
( |( a- d* U% T6 p疫苗带来的抗体保护效果
- g. I4 ^3 |: L! W8 A, h6 J1 w5 Y F3 _; `4 h3 s5 |
接下来,为了分析疫苗是否发挥作用,研究团队采集了患者1发病后4天的血清样品。假病毒中和实验结果提示,患者1体内的中和抗体滴度极高。这提示这名患者体内的中和抗体可能是疫苗接种激发的。+ s, i7 L' A% z8 F
1 |+ J" a& N. W* K5 {2 G2 l P
其他康复者在感染后1.3个月和6.2个月时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左),以及接种两剂疫苗人群和患者1感染后的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康复者感染后1.3个月和疫苗接种者的中和抗体滴度没有显著差异。(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8 U( P4 z7 U w. u4 B! r$ J5 v( H, }' m$ W, o, t# g( R4 x% w5 S J
研究团队继续用患者1的血清样品检测其对野生型新冠病毒、E484K突变和B.1.526突变株的有效性,发现血清对每种病毒均具有同等效力。这意味着患者1体内的抗体应答识别了这些突变,但是仍然不足以防止突破性感染。6 i# o. d7 Z; \2 @1 [- @; Z
r3 y) P9 i+ l I. L1 e, W2 I, `+ y
病例启示
! e" t3 y4 X r8 i* _
+ V& v4 Q) a: q$ f; R, V研究团队指出,这两个接种后感染突变病毒的病例,凸显了我们需要持续监测多种新冠病毒突变,相关措施包括对有症状和无症状人群进行病毒检测,对病毒RNA进行测序,以及监测中和抗体的效价。4 C/ ~9 s' o e6 ]- z0 e3 @8 d
" w' Y6 Y" ~: S1 S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