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开始对中国赤裸裸的威胁讹诈,向死而生还是苟延残喘,考验中国生死存亡的历史性时刻正在来临; P9 n t' O% j% e
7 p/ A$ S7 k8 C: g" A! `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从中国的角度看,如今最好不要与美国有任何严峻交锋。中国20年后将能更好地与美国对抗。但有两个因素正促使中国。其一,对于任何国家而言,随着实力增强,在外交政策上几乎不可能不变的更具侵略性。
! M- V) u; N( R: T0 X' v5 N1 {- p
`7 @1 q$ Y2 j: a5 K( G8 E) _这就是中国的现况。许多人会指责习近平,但我认为这与他的个性或利益没有太大关联。他所接手的中国比90年代时更为强大。与之前几任领导人相比,他可以更耀武扬威。1 o, [/ r" Y0 S
' K8 o; c4 t) u( h+ A) e第二个因素是中国的邻国以及美国的反制。美国在2011年开始亚太再平衡策略,从而在地区内遏制中国。这造成了一种螺旋机制:美国及其亚洲盟国正在反制中国,而中国正作出回应。& X; w! |+ J6 S( I2 F
' l+ x! I- Y, h0 d. u+ b
刚刚提到亚太"再平衡",美国究竟有多认真执行?许多东南亚国家认为他们孤立无援。% l4 w4 @% p$ [! E. ^. A; L6 C; i
4 b6 _9 T1 s' V* B- ~6 @/ g9 h$ B毫无疑问,当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2011年宣布亚太再平衡时,美国刚开始思考制衡中国。在奥巴马的任期内,美国没有太多作为。但自从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美国毋庸置疑在推行雄心勃勃的遏制政策,而且绝不止遏制这么简单。美国试图打压中国经济,瞄准中国的科技业。关键之处在于,美国不容忍平起平坐的竞争者。
! O& Q5 R: _7 x* N6 f. n
9 f* C4 M) X2 m一些人认为美国无法阻止中国成为区域霸权。或许40年后中国的实力能与美国匹敌,届时便无法再阻止中国坐大成为地区霸主。但我怀疑这是否会是最终结果。有理由相信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能遏制中国。" R/ }2 L9 X) }* U) ?2 \! L
& V4 N+ x3 q4 l! L
在国际政治中,盟国与联盟起着重要作用。你怎么解读亚洲在这方面的情况?# M- \4 g2 Q u, o7 z
; d) M6 c& L! F3 \$ J8 o3 |# X8 U仔细观察中国的邻国,多数都会与美国结盟对抗中国,组成一个平衡的联盟。届时肯定会出现两个联盟结构,就像在冷战时期那般:一边是北约,另一边是华沙公约组织。
# J3 @0 m: \2 ^2 H
* r F& n4 k5 @巴基斯坦、朝鲜、柬埔寨、寮国-或许还会有缅甸,很可能会站在中国这一方。日本、印度、新加坡和越南则将与美国结盟。
$ l8 ?6 w5 M6 j) s9 K. m
" M+ L8 y3 H& a' S7 m4 g* t4 j今年七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称美中对立是"冷战1.5"。你怎么看这样的历史类比?# j( Y u2 }- c* W$ S- h
% v& P, { W: Q/ E& L8 h7 j: a
8 t; f$ H5 L- x: k& m# c5 K1 a: s; J6 b, z; T& C
从最基本的层面看,美中目前的情况与冷战有相似之处。都是有一个国家意图支配世界的一个地区。美国主导西半球,而如今中国毫无疑问有意支配亚洲。从这方面看来,确实存在相似之处。
! d9 C2 L1 ]* }+ M: P
/ R7 l0 }1 b7 B3 [" ]不过也存在根本上的差异。首先,最初的冷战发生在第二次大战后,而且围绕着德国问题。但亚洲并没有这样的情况。中国已经很久未曾打仗,地理位置也根本不同。美中潜在冲突的关键点是南海、东海和台湾。在冷战时期,冲突或潜在冲突点在于中欧。这是一个重要的差异。
% O$ z$ [7 C, l1 z6 `# H
^- T0 S# A8 b0 V8 ?8 s% O另一个重要的差异是,由于苏联是共产主义,其经济效益并不高,虽然人口数相当,其财富从未超过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对手。它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拥有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因此,中国有潜力成为比美国更富裕的国家。所以美国最终要对抗的可能是一个比它更庞大的国家。7 p/ H& E6 \4 x5 q# a: I+ w
4 P! \3 G' N- J8 M. u
2011年时,您对美中避免冲突的可能性感到悲观。您现在是否改变看法?# x. @5 m, ~3 l1 Z) {
, O t6 e& K T" I4 {4 I
我现在对于美中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更悲观了一点。我一直相信两国之间会存在激烈的安全竞赛。但近几年里,特别是自特朗普执政以来,我开始觉得战争的可能性比我预期的更高。同时我也发现,亚洲的地缘对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起着多关键的作用。
& O I/ k& _9 b2 |2 o# s5 T) R0 @1 ^9 T9 t+ w: y/ }: A" P+ S4 p
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将注意力集中在中欧。美国和苏联若开战,将导致中欧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甚至可能动用核武。几乎不可能爆发这样的战争。如今东亚的地缘状况很不同。潜在的冲突点包括南海、台湾和东海。南海爆发战事的情况更容易想象。当然,这样的战事是有限度的,但是可以想象这类战争会发生在海上,空军以及海军力量都会参与其中,这比冷战时中欧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更大。& ~ z/ N2 m! m/ P
$ s, H: y0 F; U" d Q0 w再重申一次,我不是说这很可能发生,但这是可以想象的情况,而且非常令人担忧。% R" P' @1 T! [2 q2 M) s
% B+ h2 V. i# {1 U有破除这种局面的方式吗?
0 {4 G$ ^5 W* N& j8 e3 o7 G, M7 P* H" T O8 F
没有,在这种根本的两难状况中,我看不到出路。这也是我将2011年的著作命名为《大国政治的悲剧》的原因。这正是国际关系的悲剧性。4 p* l! }" J5 U& g9 v
# D9 F2 F% S" T9 P3 j4 S' s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罗兰·温德尔·哈里森杰出贡献教授,著有《大国政治的悲剧》(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等书。
# R' G+ ?) z; |; a8 a
* x6 i( e" p: L9 y相关报道:% {2 {& {7 f2 P+ H# _
6 E, o, j, N5 b" c/ A
美国着名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11年前曾预测,中国大陆的崛起将导致美中之间的冲突。他在近日接受德媒访时强调,大陆认为20年后才是展开与美国对抗较好的时机,但现实环境与邻国反应推动美中提早对抗。自川普执政以来,美中在东海、台湾、南海开战的可能性比当年美苏冷战时期要高得多,要解决这种局面目前还看不到出路。
! e) b; O4 g7 |! O1 i# ~3 I' U2 c! S
0 P7 z9 T0 e4 ^) A 钻研大国政治竞逐与战争的知名美国政治学家米尔斯海默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分析美中进行大国竞争时指出,从中国大陆的角度看,现在最好不要与美国有任何严峻交锋,20年后才是更好的时机。但有两个因素正推动美中提早对抗:一是大陆实力增强,外交上必然会更具侵略性;二是大陆的邻国与美国的反制。, M) e6 X, B: c* o$ ~% t
! ~9 k0 t4 Q: g% Z0 ^4 o4 I& B( p 他说,许多人会指责习近平,但这与他的个性或利益没有太大关联,他接手的大陆比90年代时更强大,更能耀武扬威。2011年美国"再平衡策略"是出于邻国的反应而制衡大陆,欧巴马时期美国没有太多作为,但川普上任后开始雄心勃勃的遏制政策,而且绝不止遏制这么简单。美国打压大陆经济,瞄准其科技业,关键在于"美国不容忍平起平坐的竞争者"。有人认为40年后美国便无法阻止大陆坐大,但这可能不是最终结果,有理由相信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裡就能遏制大陆。1 E2 k$ x8 I9 _0 ?4 C6 z6 f, i1 e5 I
, e9 O3 E5 n" ^0 D, p* e 米尔斯海默说,从最基本的层面看,美中目前的情况与冷战有相似之处,都是有一个国家意图支配世界的一个地区。美国主导西半球,而如今大陆毫无疑问有意支配亚洲。不过美中对抗与冷战也存在根本上的差异,最初的冷战发生在第二次大战后,而且围绕着德国问题,但亚洲並没有这样的情况。美中潜在冲突的关键点是南海、东海和台湾,但冷战时期潜在冲突点在中欧,这是重要的差异。另一个重要的差异是苏联是共产主义,经济效益不高,中国大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对手,它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有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经济,所以美国最终要对抗的可能是一个比它更庞大的国家。' Q0 K; |6 x. }7 K, [/ b8 h3 K5 n* Z' N
3 t/ a% j- W9 E% g2 W
米尔斯海默表示,现在对于美中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更悲观了一点。原本认为两国之间会存在激烈但安全的竞赛。但近几年裡,特别是自川普执政以来,战争的可能性更高,亚洲的地缘政治对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产生非常关键的作用。1 x( |! ~ B) Q+ ~+ S0 p
0 Y t( F, ], z
他说,冷战期间,美苏注意力集中在中欧,双方若开战将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甚至动用核武,这几乎不可能发生。但东亚的地缘状况很不同,潜在的冲突点包括南海、台湾和东海。其中南海的战争最容易发生,战事可能是有限度的,但比冷战时中欧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更大,这很容易想像,而且非常令人担忧。 O. f6 {2 X/ P& x- q$ k! R
& j# u7 g# S9 l8 O1 x c1 I& U
在这种根本的两难状况中,米尔斯海默强调:"我看不到出路,这也是我将2011年的着作命名为《大国政治的悲剧》的原因,这正是国际关系的悲剧性
% M% U4 ^, t/ \$ o7 N4 K) \" r, |, b4 n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