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大打打疼印度,否则印度会三天两头反反复复蚕食中国边界8 l4 ~$ _' U! m
( K2 V4 T. a* Z, Z h据印度《经济时报》7月8日报道,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在7月7日举行的政府高层会议中审查了边境基础设施项目,并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加快战略道路、桥梁和隧道的建设。7 [1 {( [& ~* Z8 e' y
1 [. [$ {# u) q, A; Q2 J7 F
报道指出,本次会议的审查对象包括边境地区的所有项目,特别是此前于6月15日爆发军事冲突的印中边界拉达克(Ladakh)地区的项目。
& D" {( _$ l' @5 A" D T6 b; f
* g% S: T& l9 h2 W% F# i) k/ z印度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边境地区的互联互通状况进行了评估,并讨论了如何推进正在进行的项目以及加快边境地区战略性道路、桥梁和隧道建设。”
$ D, p# G# }/ d* A
( g. j4 w2 S. N1 g" e7 d印度《欧亚时报》7月8日报道注意到,中国专家对当前局势仍充满警惕,认为中国应做好准备应对来自印方不计后果的袭击。
- `& f, O t- f+ ]" Q/ Q$ i0 D8 f- ]( b
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认为,印度的一些势力早就想抵制中国商品,但找不到借口。因此,他们利用边境紧张局势,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并掀起抵制中国商品的运动。然而,这只会削弱印度的军事和工业能力,令印度“没有能力对抗中国”。
/ O1 S% P7 x9 R7 \; f4 Y: H9 v& e9 s d# Y/ h! h
宋忠平进一步指出,各国向印度提供各种武器是出于对印度军队的盲目信任,“这只是出售武器,而不是转让技术。这些不会帮助印度提高其军事能力”。: H7 N; J! c& z' U3 j
% N3 p! M2 R" J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蓝建学表示,新德里正在努力扩大与北京的分歧,中国则应维护实控线(LAC)沿线的和平,而不是与印度进行“口水战”。
2 F% d2 @4 s2 F' i$ W3 M# G/ U- s& g; ]& i
蓝建学认为,中国必须保持警惕,特别是在印度政府宣布边境地区的交战规则发生变化之后,应为印度可能发动不计后果的袭击做好准备。. _: q; e* s" }& j
5 s1 {) D% G4 ^3 v- b
$ ]( c4 G( x7 z炒作中方撤军、反华毫无收敛 印度有恃无恐背后因素是什么?' P3 _. y7 n E+ H) N
, I E5 l' e, A% I7 ^; }8 H& G1 ^7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印度媒体报道“中方已将帐篷等设施从加勒万河谷冲突地点回撤”一事答路透社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印两军于6月30日举行了第三轮军长级会谈。双方继续推动落实前两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共识,就一线部队采取有效措施脱离接触、缓解边境局势取得了积极进展。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继续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动边境地区局势缓和降温。
3 B9 W1 N9 m! M I9 V7 X# w/ c
5 W( D& s# e( J; w8 e8 {4 g7 B- N5 Z0 G. h
印度炒作中方从实控线地区撤军3 g& w* w: E3 K
) e" v: n b8 N2 v9 ^
赵立坚的回答,介绍了中印双方的共识和有关情况,再次表明了中方对解决中印边境冲突的合理立场,希望中印双方共同推动边境地区局势缓和降温。应当说,有关中印边境的最新动态和双方的行动已经清楚,没有什么可炒作的了。但遗憾的是,最近几天来印度一些官员、军方人士和媒体仍在走极端,大肆炒作中方军队在印度军队所谓的英勇顽强抵抗和印度的强大攻势和压力下,被迫从加勒万河谷地区撤退,印度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宣称印度将继续对中方保持全面压力,以迫使中方退出中方实际控制线。7 c* F ?# k) Y3 Y$ s2 `7 ?
( U9 W% `" B" F; z印度的这种说法纯属无视事实和双方的共识行动,意在宣扬中国的“软弱退让”,挑拨中印关系,继续激化矛盾,以满足印度国内一些势力日益膨胀的民族主义野心和虚荣心,缓和印度国内的政治矛盾和经济社会危机。3 q Z' F" |0 B6 M4 w
6 z) D) H$ P. e o1 |
. y) |3 G( N( l/ D; |$ D4 n( p/ R
2 ~; F; |/ h8 x. d4 r印度的疫情在严重恶化,病例已猛增到全球第三,最新统计显示确诊病例已超过71万,死亡病例已达2万多人。印度不把当务之急和主要精力放在防控疫情上,确保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快恢复经济,却没完没了虚构中国威胁和“侵占”印度领土,制造中印边境紧张局势,挑起边境冲突,实在是不识时务。
; v6 Y+ }" T- T6 o( n+ Q: p) I3 d6 }& w+ |7 Q
印度反华舆论毫无收敛( {* n% t, j6 o# A/ M! }
0 p3 W% \1 D* l# m
最近一周来,印度反华行动与反华舆论越走越远,至少有三大表现。; L( B' R9 }3 U0 w% k
P- q8 w8 \; j4 c- t# }- i6 A7 }一是印度总理莫迪7月3日“出人意料地访问了位于喜马拉雅北部山区的拉达克地区”。莫迪总理戴着口罩,在印度国防军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将军和陆军参谋长穆克·纳拉万将军的陪同下,视察了拉达克的一个印军基地,看望了正在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的在6月15日中印边境冲突中受伤的印军官兵,并发表了26分钟意味深长的讲话。, n' e$ b% E% e7 E: t
# |) K" a1 _3 I3 Y6 R& N: j
有评论指出,莫迪的讲话不仅露骨,而且尖刻。莫迪在讲话中称,“扩张主义时代已经结束。这是发展的时代。如果有人对扩张主义变得固执己见,那么就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危险”。印度反华舆论罔顾事实,不断污蔑中国搞扩张主义,并诬称中印边境冲突是这种扩张主义的结果。虽然莫迪在讲话中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印度媒体和一些西方媒体评论称,莫迪的讲话字里行间隐含了对中国的抨击。
3 ]( q+ h& Z# X: ]/ G% v/ Z: y2 k8 t% T% S: P, o- i- j% Y5 [( R' B# q
《印度斯坦时报》的评论称,“总理对拉达克的访问是一种强烈信息”,是为“反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实际控制线而采取的积极姿态”,是对印度的敌人发出的“愤怒与怒火”。据报道,莫迪总理不仅特别强调了印度捍卫领土的历史、文化和决心,以鼓舞印军士气,还在现场为印军边境部队的增强和行动策略等作了部署。莫迪讲话时,印度士兵不断高喊“印度必胜”的口号。( K o% B8 l6 D- E; c' Y( W
3 l6 `. K8 B# D. h& F印度媒体称,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在中印边境冲突半个多月后,不顾劳顿,亲自登上喜马拉雅山麓海拔3000多米、空气稀薄的地区,慰问印军并作前线动员部署,足见莫迪政府“对中印边境安全的重视和捍卫印度领土主权的决心”。但也有一些印度媒体指出,实际莫迪很大程度上是做给印度国内反对党和反对势力、反对舆论看的,以平息中印边境冲突以来这些党派、势力和舆论对莫迪总理“表现软弱”的不满。据透露,莫迪在私下的讲话中交代印度边境部队要守住实际控制线,但不要首先动武,只作还击。- _3 T$ \2 G/ J4 @4 i( o0 ]5 k
! l6 M% E% i( Y9 u' c: J, ^1 g
不管莫迪究竟讲了什么做了什么,在中印边境紧张局势这一大背景下,莫迪的拉达克之行被认为很不合时宜。
6 z: b' l2 w0 H2 x" z0 @" e$ [- ?
0 F2 O5 `4 ?; t: F二是印度军方对华态度强硬,正在大手笔购置外国军火。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借参加俄罗斯胜利日阅兵活动之机,于6月22日起对莫斯科进行了三天访问。辛格访俄期间与俄方达成了重要的武器采购协议。在莫迪总理到访拉达克地区时,辛格发布推文称,“在印度军队的守卫下,印度边境一直都很安全。而此番莫迪总理视察边境,对驻防官兵的士气无疑是一种鼓舞”。
; u* C6 s4 Q8 x5 X; l$ F h7 `- o2 P0 o$ W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与中国的实际控制线对峙中,印度采取了措施来增强其防御能力。以辛格为首的印度国防采购委员会最近批准了购买至少33架战斗机和扩充印度导弹库的计划。其中大部分的军采计划是从俄罗斯购买先进武器,包括21架米格29战斗机和12架 Su-30 MKI战斗机,总价值超过10亿欧元。此外,印军现有的59架米格29战斗机将更新装备。印度海军和空军还将获得新型导弹系统。目前,印军装备的50%以上来自俄罗斯。, v$ Y6 v* ^9 I d4 k0 H+ M% |/ j
, H% O0 z& s9 B) d2 F0 [, Z3 h
2016年9月印度与法国签署了订购36架“阵风”战斗机的合约,原定2020年5月交付,但由于疫情大流行而推迟,现在印度也在催促法国赶紧交货。同时,印度还在寻求俄罗斯早日交付印度订购的S-400反导防空系统。种种迹象表明,印度正在加速进行军事准备,其意图和目标所指不言而喻。从印度媒体的一些报道看,印度军方一些人反华情绪强烈,好战色彩加剧,极度自我膨胀。9 l; \) n5 d r/ i% {
7 H* n$ p# C5 z, M0 E
3 ~2 l b7 t# u+ W2 [: L三是印度反华舆论不断上升,导致印度社会反华情绪上升。印度一些媒体,近来一方面大打印度“悲情牌”和“和平牌”,另一方面竭力煽动印度强硬对抗中国。
% H; f* O: }' D( H8 `' F7 c1 q; V: k0 D1 k3 V! M
一些印度媒体称,印度在对华关系方面一直忍让,称中国一直在巧妙地但大举地进入印度电信、电商、网络市场,抢夺印度人的工作,试图控制印度人的企业和产业,造成了印度在中印贸易中出现大量逆差,称中国在印度的周边国家大搞基础建设项目,危及印度的国家安全和地缘安全。这些媒体称,印度对中国的这些举动都没有吭声,甚至称印度在中国控制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后也表现了忍让,而现在中国对印度的行动越来越大胆,试图把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变为中国的“新常态”,“直接危害和侵犯了印度的利益”。' p5 e( B7 ?4 c
) _$ y6 ~/ |( L( k; e. Z9 Z( V X《印度斯坦时报》的评论称,在6月15日的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度桑托什·巴布上校及其下属以生命为印度作出了“最高牺牲,从而唤醒了印度军队和印度民众反对中国的侵略”。该评论诬称中国是试图统治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王国”,但巴布上校“拒绝向中王国鞠躬,并表明他属于印度次大陆的另一种古老文化”。“印度需要在未来5年内建立军事和经济威慑力量,以确保中王国的行为发生变化”,让中国“经过3000次思考才能再次攻击”。0 u5 `. O( j9 G p$ B( g
% d6 Q" m t+ B6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