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疯狂得借债,没有人考虑该如何偿还,经济规则很快就要狠狠地惩罚健忘的地球人) a1 {/ C- ~7 _2 Y. o9 c1 e- p4 K O
6 @/ F% g3 V7 E7 B0 v! Z8 k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月31日发布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考希克·巴苏的文章称,世界银行警告,第四次债务浪潮可能使前三次相形见绌。新兴经济体尤其易受影响。9 m {) x3 k, ^* P8 }3 n" \
! k! E; X+ J" A; q文章指出,在过去十年间,世界经济经历了债务的稳步增长,如今债务规模已达到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30%。之前的三次债务浪潮导致世界各地的经济出现大幅下滑。
+ [+ ^ ]4 O/ K& V9 W* s- v M+ o8 v ?
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低水平的借贷成本维持了十年,各国政府得以大幅扩大资产负债表,之后利率开始上升,这使得债务偿付越来越不可持续。墨西哥第一个倒下。1982年,该国告知美国政府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无法再偿还债务。这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16个拉丁美洲国家以及该地区以外的11个欠发达国家最终推迟了债务偿还时间。
# c5 N5 T6 A: l2 T% ~) `5 `
$ A% b* E' M$ b9 `* Y: F! N0 m上世纪90年代,利率再次处于低位,全球债务再次激增。崩溃发生在1997年,当时增长迅速但财政脆弱的东亚经济体——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经历了经济急剧减速和本国货币汇率暴跌。其影响辐射全球。1 e* l7 l! O e
# d1 ~0 s' t: k& D* j: ^但是,正如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所证明的那样,不仅仅是新兴经济体容易受到此类危机的影响。等到人们弄清“次贷”的含义时,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已经倒闭,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和经济衰退。
, z, ]2 _7 `; W4 J# t( e
0 V6 b* @: Y. l/ Y8 r( s文章称,世界银行刚刚警告人们,第四次债务浪潮可能使前三次相形见绌。新兴经济体尤其易受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了170%,创下历史纪录。与以往一样,债务浪潮受到低利率的推动。一旦利率开始上涨,风险溢价不可避免地飙升,就有理由发出警报。
: t% u& ]5 E7 j# ] k5 y$ n/ L1 V. U+ t4 h5 |
那么,在如今的债务浪潮中,谁可能是危机的源头呢?世界银行认为,可能是任何国内经济脆弱、财政捉襟见肘且负债累累的国家。
% b, }8 T" x( k! @5 i- Z) ^" Q r) S. C# s, D* h* g0 ^# f! G
文章认为,有几个国家符合这种描述,有可能成为给世界经济带来第四次债务浪潮的导火索。在发达经济体中,英国显然是个候选项。2019年,英国勉强避开了经济衰退,增长率略高于零——这是自1945年以来非衰退期最疲弱的增长率。英国也即将开始进行脱欧。英国保守派已经承诺,随之而来的将是商业投资“浪潮”。这不太可能:如果出现浪潮,那很可能将是债务浪潮。8 X7 S' T, a6 O- L4 r
9 X- _. B" r( [6 h7 Y& o: s }文章还称,在新兴经济体中,印度尤其脆弱。
: N) {6 p5 E9 B) G2 k
0 k8 B8 ?+ Z/ x) L20世纪80年代,印度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庇护,因此当时的债务浪潮对其影响甚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印度才刚刚开始开放,它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放缓。到2008年债务浪潮来袭时,印度已融入全球经济,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但其经济表现强劲,年增长率接近10%,并在一年内实现复苏。
0 O8 B8 v# l# s0 V- c1 R6 z" F
1 ]& Y1 W! Z: S( L/ W$ u. _如今,印度经济正面临近30年来最深重的危机之一,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失业率达到45年来的最高水平,过去6年来出口增长率近乎于零,农业部门人均消费在过去5年中有所下降。雪上加霜的是,政治环境严重两极分化,投资者信心迅速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 ~1 Y# n4 Y8 U- M; J
( [' n, u/ i/ i( j
文章称,各国修建海堤以抵御债务海啸仍为时不晚。虽然印度的政治问题还需要时间来解决,印度政府中期内需要控制财政赤字,但现在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并将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和投资将是明智之举。如果管理得当,这可以在不增加通胀压力的情况下提振需求,并强化经济以抵御债务浪潮。
& N5 f2 F5 D* ~, c. [5 q: R2 O5 O' \4 E/ @. d8 b# g, b
印度领导人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另一种选择是采取防撞击姿势
3 `2 z/ ~+ q) k- ^" ?9 J+ W* Z' W4 t z3 w,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