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金融] 中国通过货币贬值抵消华盛顿关税对其出口商品成本影响

[复制链接]
冷面杀手 发表于 2019-6-10 10: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周六(6月8日)称,中国允许其货币贬值,以抵消华盛顿关税对其出口商品成本的影响。
" a. Z$ |- j# N6 S5 O
0 `6 W) }4 p/ h: Z& E, y# ]"在我看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大约6.30变为6.90并非巧合",姆努钦在日本福冈举行的G20财长会议场边表示。8 x, Q- b$ a+ u( ^+ L* l
+ b3 R4 f7 Z3 v; U7 |
报道援引这位美国财长表示,这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操纵货币,而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有支持其货币汇率的干预措施,当不再采取支持货币汇率干预措施时,会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北京现在采取了对汇率的不干预措施,以便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弱。
9 ?2 H0 b7 N2 m& l# f( q9 E2 y8 G/ M2 ~! l0 A: V) d" o
去年10月,姆努钦曾警告中国,不要对人民币进行竞争性贬值。今年5月底,美国财政部发布报告表示,中国没有操纵该国的汇率,但应该要避免让人民币继续贬值,并将中国等9个国家列入观察名单。% P+ a5 C# J& j6 c
1 z0 @1 y( g% H6 j7 g) [
"我们有很大空间"& _9 w7 q6 e7 D3 Q0 t2 }

! ]2 x6 p$ |9 o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周五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称,"我们有很大空间,如果贸易紧张的事态恶化,我们的货币政策将有效应对,我们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上有充足的空间"。* n6 ^) o7 [5 Z

' @& X3 j( n; l. m这位中国央行行长还表示,称央行已经很长时间以没有干预汇市,人民币汇率多一点弹性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是有益的。2 g8 d* p' S7 z
4 A) b  d2 e: a4 R% C( H
彭博社报道写道,易纲暗示,不存在针对人民币的“红线”,这表示,如果需要,他会放松货币政策,以在贸易战中保护中国经济。一些外界解读称,未来人民币有可能破“七”。% A& }' A9 E0 c5 e3 T# j
, Z6 I+ E8 m9 l0 T0 v2 `/ h
周五(6月7日),人民币出现大幅波动,汇率最低最弱至6.96,被一些财经媒体称为离岸人民币的"波动12小时"。" F4 A7 K) X& [. N) q* |# \0 u: V* G
3 S8 |; J1 v8 X" a) d7 R
"没有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K' @1 d) [; C- ?4 V6 _0 D: c7 k9 {4 j
+ X9 p! s7 k+ T3 I7 N据《南华早报》的报道,美国财长姆努钦周六还表示,中国企业承受了关税增加所带来的大部分影响,以避免将成本上升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在这位美国财长作出该表态前的周五晚,特朗普刚刚发推特称,美国通过提高关税而获得了数十亿美元。& Q9 F  p7 B9 B# a; U
  }' g( T1 a* ?7 O# D
不过报道也提到,一些经济学家对特朗普和姆努钦的上述说法存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上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提高关税的影响几乎完全由美国进口商承担,一些关税已被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
; T* ?$ H: P8 M# V. n) Q
5 t+ a3 F7 g4 u1 d5 `. [5 P姆努钦周日(6月9日)在推特上表示,与央行行长易纲就贸易问题进行了"坦率"和"有建设性"的谈话,并贴出了他与易纲握手的合影。美联社在报道中表示,在外交用语中,"坦率"通常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分歧。
- h( I4 O0 w5 Z2 Y1 Z; _4 m, _' R" F" Z)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东北汗子 发表于 2019-6-15 03: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勤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9-15 09:07 , Processed in 0.0245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