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继美国身分盗窃案连续减少两年后,去年又开始增加,约有1260万人身份遭盗窃,比2011年多出大约100万人,创下联邦贸易委员会2003年做统计记录来的第二高纪录,仅次于2009年的1390万人。
7 {2 G! o0 a9 X1 Z6 n7 O4 ], \1 A2 E' L. @* p! t0 M
国家广播公司报导说,Javelin策略研究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身分盗窃造成的损失逐年倍增,已达近100亿元。去年的诈欺损失比2011年多出30亿元。6 [0 c# ]4 G O, o, S% c2 w5 V
' G& q* N% s' I9 e, b, e就整体而言,去年有5.26%消费者受害,也就是每20人中,就有超过一人身分遭盗窃。: c3 K# d0 g9 a
2 b: R6 `$ k9 {- E- v4 k去年这类罪案增加,有一大部分是因较严重的身分盗窃案激增,也就是罪犯利用受害人的个人资料申请新的信用卡账户或其他贷款。去年这类新账户诈欺案激增50%。
, J9 m6 f' [; G7 t! A/ O7 i' k6 y% G$ [5 p5 N7 o: N2 N7 S' L
报告也发现,生活在贫穷线下的欺诈受害人更可能认识骗徒。调查结果发现贫穷受害人有29%认识骗徒,较富裕的消费者改比率达12%。
^- a* {" \& y5 _( ~$ L; _/ Y( b
报告也指出,单纯的信用卡诈欺占身分盗窃案的2/3。这些受害者比较容易解决问题,相形之下,让罪犯得以从现有支票户提款的“ 账户遭接管诈欺”之类案件,受害者有51%自称生活受到严重冲击。+ G& t$ O4 I4 a
d1 A: [; I. d+ i* P/ g4 U研究报告作者范戴克(Jim Van Dyke)指出,身分盗窃案除了遭受损失的银行和消费者,还有隐藏的受害人。这类诈欺的受害人,有15%后来避免网络购物,有一半特别避免在小店购物,8%避免在大商店采购
1 s( A% Z- T. `+ ^
# _4 G/ ]5 X3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