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17日报道,民调结果显示,在对大陆的好感度方面:8%非常好,40.8%还算好,23.9%不怎么好,20%非常不好,2.5%没什么特别感觉,4.9%不知道。
. ?8 F: A+ ~- [2 J, a8 K7 a" l! D- G- h+ F& o# F* H
游盈隆表示,2018年台湾人对大陆印象与感觉出现戏剧性转变,对大陆有好感的人竟然超过反感的人,“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现象,一个历史性的转变”,特别是在25至54岁青壮年族群、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民众中都有过半数的人基本上对大陆有好感,这真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演变。2 f5 ]+ G) M" @+ ?
& U, c7 R) }( k/ c O 他说,这种演变究竟是一种“大国崛起效应”?还是台湾持续相对弱化的后遗症?是一时的、短期的现象?还是一个进行中的长期现象?对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连串的问题,值得严肃思考与面对。8 ]# l4 X% g% m9 {3 b- ]$ s
, C( h& J7 t& ~: }- \5 q& p: N' o0 ?
% m9 h- j$ Q- M+ O& g4 U0 s! r
据台湾“中央社”6月17日报道,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认为,台湾人首度对大陆的好感人数多于反感,原因错综复杂。或是中国大陆采取比较软性的文化包装,再加上台湾地区近几年相对弱化,经济迟滞发展,让台湾人很焦虑台湾如何走下去、台湾如何壮大。
& \, i" Q7 U' K: U5 Z- D L9 {8 m9 N9 J x ]( ^( f x+ k) ?. b
台师大台语系教授庄佳颖则认为,目前台湾年轻世代、家庭主妇看大量中国大陆历史剧、看《中国好声音》、买淘宝,这会影响到对大陆好感度;台湾从过去哈日、韩流文化,会慢慢走到中国大陆流行文化牵动东亚社会的时代,“大陆效应慢慢崛起”。
$ g! O, B; ~$ G9 q3 \/ q
/ ]8 n7 p3 Z9 s3 r: R' h5 l p 世新大学教授彭怀恩则认为,这牵涉到两岸政治、经济力量的消长,今年他的学生毕业去大陆的比例,相较从前多了许多。3 Y3 ]* p% B X7 i }4 ~: z8 H
8 Q! D' [- b0 a2 F, \- p
' ]2 e8 u) A# Z& U5 F# W9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