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参考消息: x, w" m. z7 \! A( r8 u
0 O+ Z8 T- l5 e1 m 随着与中俄“战略竞争”框架的敲定,美国对中国的正常经济和安全举动开始施加远多于此前的“关注”。除美国“老生常谈”的贸易问题和南海问题外,美国又“盯上”了中国的北极开发计划。近期,美军官媒连续发布文章,对中国近年来在北极地区的基础建设投资、资源开发、海上航线探索甚至科学考察等行动表示关切和“警惕”。上述言论不仅“警告”中国的开发活动可能造成对北极地区的“干预”和“渗透”,还暗示中国的和平开发活动可能有“军事化”的可能。
% l& @! g7 Q0 y) n; v$ k+ p, C6 Z" ^3 d5 r" h
据美国海军研究院网站文章称,美国的北极事务专家认为,目前全球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攀升,为中国在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北方地区,以及格陵兰岛的勘探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由”。
& T( `. J+ p9 V! f. w8 e9 I! E3 P/ E2 g" f+ O" i8 U, K# E. B
文章称,截至目前,中国对格陵兰岛和冰岛的投资已经分别占两岛GDP的12%和6%,投资总额达数百亿美元。同时,美专家认为,上述投资与中国在芬兰的投资项目一道,被西方国家视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北极地区的延伸。这意味着中国对北极的开发投资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不会轻易改变或放弃。
8 R: L' z" `0 |+ w# y- I% i, e8 b
文章对中国的活动表示“担忧”,其中不乏“诛心”般的恶意揣测。文章不顾中国对于北极地区的大力开发和建设对该地区带来的利好,反而着重强调中国的开发可能对“环境脆弱”的北极地区带来无法预料的环境风险。同时,近年来北极地区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北极地区的渔业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将大大改善,北冰洋海上运输线也将得到更多的利用。
9 d) b$ I+ a% O3 j' P7 J, }# k+ z1 `5 R$ y% D
考虑到这一前景,中国近期在该地区的港口机场建设和资源开发投资不免令目前尚未意识到北极地区发展前景的美国有“先下手为强”之感。文章提示美国应意识到“西北航道”在贸易和军事运输方面的潜力,这一表态不免含有“酸葡萄心理”。* l' R( |& s+ z5 u6 L( }8 b
: ^% M, g9 c&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