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引以为傲的第三方行动支付体系即将变天。除4月1日起,"静态扫码"支付,每日不得超过500元(人民币,下同)的限额,并将扫描QR Code支付风险分为A、B、C、D四个等级外,大陆央行也限期所有第三方行动支付业者,在6月30日前接入大陆官方主导的"网联平台",否则其与银行直接联网将切断,藉此让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全面受官方平台监管。8 J* @* e3 C! l2 H) J! h1 k
( P3 {+ w4 k: {4 v0 t* t0 F8 a* a
大陆近几年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绑定银行卡,使用手机透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行动支付,已成民众出门购物、旅游、饮食主要的付款方式,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大陆行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兆元(约合374兆台币),居全球之冠。
4 B0 o5 }( @7 k5 s7 p( W* A0 _$ m4 W, b' O( r
静态扫码日限500人币
) ^" ?( j: [6 n5 i
6 v$ k- @9 `9 U f9 o7 S, S `# P& \/ e, ^- R; ]$ J
+ c( D4 t( ^( I8 O
但业内人士指出,碍于街边小贩常以本身出示QR Code,再由消费者扫描支付的"静态扫码"付款方式,存在高伪造风险,使得官方决心明文规范额度限制,以防范可能潜藏的洗钱、欺诈等不规范行为。, Q( _' s6 X4 l! x
9 Q3 e- }0 _1 L" B+ f9 Z1 q6 b% b 不过日均消费高的民众也不用太担心,针对商家持有扫码机,主动扫描客户出示QR Code的"动态扫码"则不在此限。有别于静态扫码被列为D级的最低层级,大陆央行按是否拥有电子签名、数位证书等验证机制,区分动态扫码的风险防范能力为A、B、C三个等级,A级可自主协议额度,B、C级单日限额各为5000、1000元。
w6 ^2 q7 N g/ V$ A3 ?
, K- A) o1 T/ k+ I; ~1 j, d 支付行业内部人士称,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多具有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项(含)以上有效要素(如指纹、密码等)验证,可不受额度限制,应能满足人民日常需要,且据现有的扫码消费数据,目前95%以上的消费者每天静态支付在500元以下,多是向路边摊、小型商家购买水果蔬菜、零嘴点心,"500元肯定够了"。还能保护对行动支付不熟练、可能受骗的用户。7 [& s5 v( F, B+ Z$ ?8 i. O
' {' S- W. P: ]- g* v! }) j. L
银行不再直接代扣
1 n9 ]( @% Z( h( _: E: r: x
' g9 I+ I9 k% Z3 i Z4 B5 A- ^' k 此外,为进一步防控数位金融风险,由大陆央行指导发起的"网联平台",除已于去年发部公告,要求支付宝等机构,涉及银行帐户的网路支付业务全部统一收编,纳入网联平台管理后,网联近日再度下发42文,督促执行进度。' U/ Q, R! L) w7 H; a
! Q1 K% |, G: v0 L2 a; t/ A
文件内容明定,6月30日前,大陆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接连结均将被切断,银行不会再单独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管道。这意味着,未来大陆的行动支付交易体系,将全面纳入中央的监管范围之内。
+ \7 l+ b! V: g* z5 N' R
( f X& R2 w. a! k) J/ h* t+ B1 _# A [2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