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对于中国而言还比较新鲜,但美国则驾轻就熟,在过去百年对多国发动过,其中频度最高就是中国近邻日本,对日贸易战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1 M- F: N0 h+ S! K7 {; `0 V* }. @3 B
7 n- Q9 ?. W8 Z当前中国和当时日本的境遇惊人地相似。日本在与美国贸易战后进入“失落的二十年”,经济增长放缓,崛起的势头最终彻底瓦解。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4 j; ?; A4 i" L8 L* H: O) J" ^1 p' p$ r" W" {8 U3 G
0 Q/ O8 N5 ]9 F7 x中国和日本面临哪些相似境遇?$ a% U |5 H$ X/ _4 u5 m8 b# A
8 H9 A$ V4 X1 i' w7 x
“1980年代日本工业产能开始逐步超过美国,这使美国人感到害怕。相似的是,目前中国强劲的制造业竞争力也被看作是导致美国工作机会减少的主因。”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麟祥教授认为,在面临被超越的时候,美国无法接受超大贸易逆差。
. a |( P! F; J4 P3 d8 u/ `4 q- j6 Q: r. |. _% m( h
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370亿美元,并占据了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部分。因此,美国传统的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工业中心失业率走高,甚至翻倍,最终形成“铁锈地带”。/ R% ^& Z* j9 i" I1 H4 j
7 S6 U' r# ]. K, w& U) x
5 @5 a3 N, z1 R2 H) A
: e4 T" O# c0 O“当前中美之间则达3750亿美元。即使算上通胀因素,中美间顺差占比也高于当年。” A9 m# n' M4 {: @
9 Y4 t0 [; ]+ G9 i9 s: f* M黎麟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中国企业属于国有,获得了政府的各种帮助;当年的很多日本企业也在各自财团内部的银行获得便宜的信贷。美国认为这些对企业的补贴造成不公平竞争。
* T$ e8 ^, ?/ ~" t9 c( _- K4 K# V* B4 h6 v! c7 d
. g2 a; G8 m. y* w O2 y1 O
' s S8 S J$ d3 N“所以美国认为必须要对此采取行动。”受这些因素促使,美国从1975年开始,共针对日本发起了15次“301调查”,甚至一度被称为“上世纪80年代的珍珠港事件”。; R ]( x6 \/ ]# q4 [ q) x% i# B
! V+ k- b9 w: c相似的原因,促使美国时隔40年后再次举起贸易战的“大棒”。4 Y6 t- S! t. r
+ l, L, _5 _! \$ H/ g& d站在美国的角度,中日的贸易角色何其相似。反观国内,中国和80年代的日本也有几乎差不多的情况——人口增长趋缓,处于老龄化社会前夕;多年房地产价格高居不下,泡沫开始出现等等。9 ~7 F4 C' E" ]8 v$ L; Z
/ U6 ^2 N+ }# s: o& x1 L中日有哪些不同?0 b. R) E; ]% q5 H% o. }
4 d$ ?0 u5 @/ I7 P* Z
虽然两场贸易战背景相似,但在一些关键领域也有较大区别。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些区别使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意愿更强。2 w9 W% @ |8 j( e! J7 M
& i- h. A T) q* N) N
首先是经济体量的不同。黎麟祥称,中国占美国GDP的百分比,要大于80年代的日本,中国增速也更快,使其很可能在2030年经济上超过美国。0 U- _: B9 u, T) N+ ]$ M# Y: R
- i% E, a* Q8 S
相比当年的日本,美国对中国不满之处也更多,除了贸易不平衡外,还有知识产权盗窃等问题。
- Y# C' f% l0 G" N: {7 O2 l4 [ C6 ^9 _
- A; |1 e/ S$ P, L) K更重要的是,黎麟祥看来,日本当时对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更依赖。中国则比较独立于美国。日本被看作美国的盟友,中国则被看做战略竞争对手。所以在美国眼中,中国的今日带来的威胁要远大于当年的日本。“美国对待当前的问题会更严肃。”
0 x6 q7 i% N* [9 S' Z2 H4 \0 g
& S9 I0 i4 v' l" x$ }" v# J4 {. m/ W$ H
日元突然升值的后果6 y# G2 X6 H+ Y5 P- B) H
0 Z* r6 A6 h* \. a/ n1 T0 \
日本经济持续衰退,进入“失落的二十年”,并非贸易战直接导致的。“本质上是日本未能成功处理与美贸易摩擦的结果。”中国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者马萧萧表示。/ e2 y) G3 G/ q2 S. |' z, x
: O& u1 b+ E# ~: y$ H
80年代对日的贸易战并未帮助美国显著减少贸易逆差,美国又将原因归结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高估。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下,美、日等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署广场协议(The Plaza Accord),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 _ a! m8 F; v) B7 H. b3 e
0 h7 B! R2 v2 |- V# Y% ~3 f9 A* M
; W& Q$ T" r; f9 F; m, n: h9 n& g5 |% C* Q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贸易顺差减少。为了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以及美国不断发起的贸易战,日本积极提振内需,日本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造成疯狂的地产泡沫。
& F& ?& b% k3 }3 ?3 @3 n3 x% _0 w3 ~% C, }+ B% F% S0 z! b
马萧萧称,“日元急剧升值,导致了日本实体经济外流、资本涌入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资产泡沫,最后导致了崩溃。”
# t2 G, n. T" b! J' D1 c
( M: N* w6 [* u; H黎麟祥对此也表示同意。“但我不认为中国会同意签署任何与广场协议相似的协议,中国更独立于美国,日本则更依赖于美国。中国会对美国这类需求进行抗争,而日本却没能力这么做。”% c, l* B) K/ Q2 s8 I9 D7 \
8 c6 g( Q" w, p/ C1 M, d: P
# O! b: |* h$ j7 Z! r; H+ H日美、中美贸易战本质上的不同在于中国比日本更具自主性。马萧萧认为,中国应对摩擦的步伐是自主的,调整范围可控。黎麟祥认为,中国应从日本身上学到,在金融领域的改革和汇率改革上,应该坚持自己的路径,而不要屈服于外国的要求。- J2 j! @4 I$ c8 [: ^% M( U0 Q
2 j& ^' E5 ?& b x! ?+ q% H% d0 Z
最终的结果,中美贸易战可能会“大而化小”。黎麟祥表示,中美贸易战即使真正爆发,也不会持久,涉及范围也不会很广。中国和美国还有很多领域需要合作,比如朝核问题。- W9 u! `& N/ K
6 V; r5 X0 ^# a7 O马萧萧称,整体来看,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向消费导向转变,贸易战的结果中国能够承受。本次贸易摩擦的背后是中美核心竞争力之争,以目前中国的体量以及应对措施来看,贸易战将中国推入一个失去的多少年,应该不会出现。6 C8 }* X2 q5 X; t
5 [6 `5 O9 A7 g5 k( z Z
0 ]. S' R. m5 B1 D*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