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1分钟注册发帖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美关系] 美国新核武战略迫使中国增加核弹头

[复制链接]
霜冷长河 发表于 2018-2-8 00: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态势评估》是一份阐述美国核武政策的文件。该文件直接把俄罗斯与中国认定为美国在核领域的对手。此份文件的出炉,也预示着重拾"冷战时代"的许多手段和战略,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在这篇为卫星通讯社撰写的评论中指出。- z4 k& |" Z. v6 o6 v* l/ q: v
3 d( V8 c" X) F0 u) r/ _0 d3 \
  与预示"冷战"复燃有关的直接证据是,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包括应对敌方常规武器的进攻;还有在美国军舰上部署携带低当量核弹头的巡航导弹以及为潜艇研发一种携带低当量弹头的新型三叉戟III型巡航导弹的计划。9 l6 o5 ]. X. R4 l6 N, j1 D) m7 _

$ h$ q: Y) Y) x) K. b1 o  这两个措施都是对俄罗斯强大战术核武库的回应。美国还诬陷俄罗斯有对北约东欧成员国的侵略图谋。美国人毫无任何证据指责俄罗斯的另一论调是,一旦俄罗斯军队进攻欧洲似乎会"利用核武逐步降级"的手段。
! G2 G' g# e- v; [
+ E) w  e. M) b' e5 X, q- P# W  D  假设,俄罗斯军队进犯北约某国领土在遭到美国反击后,会使用核武,以防为冲突出现无法控制的升级。俄罗斯人会借此迫使美国人坐下来谈判,取得最终胜利。正如此份文件指出的那样,美国新的战术核武战略将明确告知俄罗斯,它的这一战略将遭到美国的核反击。' a. ], _: V: J5 I' I

; j4 U" z7 r9 s  问题是,所谓针对北约东欧成员国的"俄罗斯军事威胁",只不过是美国以及波罗的海和波兰等国的宣传手段。这种宣传只有一个目的--保证美欧在反俄上的团结,保留反俄制裁。直接进攻北约成员国,甚至在苏联时期都是不可想象的,而对今天的俄罗斯来说就更是难以想象的了。美国人非常清楚这一点。: F, x9 r7 p1 |7 |% ~1 c3 k
& d1 O7 Q; t9 {  l

  A% E/ b# U' l  d, ~$ s
7 A8 ~, \7 |' c8 x' H  美国人还明白,俄罗斯在战术核武领域已经远远超过美国,要想缩短差距需要大量资源。为美国位于欧洲周边水域的军舰配备携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或许迫使俄罗斯也为在大西洋水域执行战斗执勤的潜艇配备"口径"核巡航导弹。这将对美国构成更大威胁。美国人针对欧洲的俄罗斯力量使用核武,很有可能将导致冲突无法控制的升级,数小时内整个文明的毁灭。
( n4 ^1 A  K0 C3 U! S* x
; i! Q' X* s: R0 U: P' R4 l9 L( E  亚洲则有着完全别样的形势。中国只部署有数量有限的核武,仅在最后一刻反击时使用,主要是针对敌人的大城市。中国难以决定为反击美国人一次性使用低当量核武而针对美国本土就进行自杀式打击。对美国亚洲盟友实施核打击,仅在它们完全参与这种冲突后才有可能。打击的目标有可能是广岛,但它更有可能成为中国常规武器在战争头几个小时进行密集打击的对象,并严重受损。0 `$ s; z1 R( O% b
$ i" H" u% l# z# |8 _. Y5 m9 p
  针对核版导弹"战斧"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初退役,相对于美国其他盟友的中立态度,主要是日本的反应十分消极。在日本人看来,核版"战斧"应恰好是与中国几个冲突版本中最有效的工具。1 A) ?" j/ Q% @& h3 y; b
  S  h/ Y. i  Q# l
  或许,美国的新核武战略将迫使中国,首先是增加核弹头数量,其次是开始关注以前被忽略的多种战术核武的研制。
) }* t5 ?& ]# {  O# X8 F" ?( h. t) L) ~; F* g/ B3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侠 发表于 2019-4-25 02: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勤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分钟注册发帖

本版积分规则

重要声明:“百事牛www.BestKnew.com”的信息均由个人用户发布,并以即时上载留言的方式运作,“百事牛www.BestKnew.com”及其运营公司对所有留言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及立场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论只代表留言者个人意见,并非本网站之立场。由于本网受到“即时上载留言”运作方式所规限,故不能完全监察所有留言,若读者发现有留言出现问题,请联络我们。

Archiver|小黑屋|百事牛

GMT+8, 2025-4-29 08:33 , Processed in 0.0198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