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1月5日刊登评论员中山淳史的一篇文章,题为《美中IT双城记》,文章摘编如下:6 ]/ H3 u% t1 i, ]
& f; v! E! L0 s7 } V
新的一年让我们从中国说开去。最近我时隔二十年再访深圳,着实被“华强北”的盛况所震惊。
- T) H( p0 o' a, H5 Z/ _* U" i( X/ M* F$ |# k, y
华强北位于深圳市中心,几栋并排矗立的高层建筑都是销售电子产品的。我走进最高的一栋楼,里面的情形就像东京的秋叶原,有家电卖场、电子零部件卖场,但规模可远远大过秋叶原。
, q) z/ C. {/ c" U+ G
+ t: j" W! C! r4 ~2 ~, z日本人对深圳有多少了解呢?紧邻香港,是上世纪8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鸿海精密工业大批量生产智能手机的“世界工厂”?这些说法都对,但又都不能准确概括这座城市的今天。' D! F0 G) _; ^( I, @3 h6 I9 ?
) y, p. b5 W" v笔者的印象是这样的。深圳是世界工厂、技术创新中心、创业家的乐土。之所以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同时发生的,整座城市仍然在不停变化中。
5 k* N4 i, ^6 Y3 n- y3 R% `! X. _, _$ q
在华强北可以买到VR眼镜和山寨智能手机。但是旁边就摆放着无人机、360度全景相机等等诞生在中国的独创产品。让无人机走向世界的正是总部位于深圳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据七成份额。7 z+ x3 h$ T& H3 M. m8 x8 h& o
0 n/ E+ r$ w' g# S* N; } c7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消息,2016年中国的专利申请数或将超越日美成为世界第一,而其中超过半数都来自于深圳。腾讯控股等行业巨头将总部设在深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那些从美国留学归来、指望在中国一本万利的“海归”创业者扎根深圳也是重要的助推力量。: B3 Z& n I8 O. e, i
! ^3 K. o" N* K D我们已知,深圳拥有众多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并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据美国CB风险投资公司的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222家独角兽企业,其中59家中国企业大都位于深圳。
/ j0 Y, q6 n$ H9 a' G5 F/ B' y0 x
W1 ?% K2 l" c5 ]4 c9 `" U$ M实际上在华强北以西的南山科技园,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等地的创业家、风投公司已经入住,为培育出第二、第三个大疆那样的企业展开竞争。+ P6 z3 Q; y1 h. K3 V; l( g
9 @$ Y$ t h7 t: V4 q& O吸引他们的最大因素可能就是被称之为“方案公司”这一行业的存在。深圳有着数量众多生产电子零部件和电路板的工厂,方案公司对于谁在哪里生产什么这一类信息了如指掌,根据创业者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对接。即便创业者自身不拥有工厂或设计、研发部门,但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成品推向市场
1 N# g' b) K w/ M' h; e
" H$ x, H6 @6 k/ w9 Q |